反思消极关注的一件事情。
朋友说起孩子数学成绩,有些担心。问起来,孩子读小学三年级,比起语文和英语,数学成绩不好,担心以后成绩。
听到这里,我心里很快给贴起了标签:“焦虑家长”。
朋友又说,让孩子学习奥数就是为了提高数学成绩。
这更增加了我的主观判断。
于是,说是开玩笑的口气,其实不乏真实的味道,说“别太焦虑啊,这才小学阶段就如此,以后到了中学该咋办。”
这是积极关注吗?当然不是!
原因出在哪里呢?要知道这还是不涉及自己的事情,要是涉及自己,怕是更加难以积极关注了。
这是需要思考的地方。
再后来,朋友继续说,孩子数学老师告诉自己,孩子要加强数学学习啊,暑假考试最好不低于95分。
暑假考试前听说数学老师要调走,就非常希望孩子考出好成绩,否则感觉不好向老师交代啊。
后来成绩出来了,考了97分,终于舒心松了一口气。
听到这里,知道孩子数学成绩并不差,非常不错,所谓焦虑在家长是比较的结果,在我则是消极关注使然。
可见,积极关注多么不容易。
为何习惯看到消极并心怀真诚的说出“焦虑”呢?表面原因是自以为是的“为你好”,真实原因可能是为你好的“自以为是”。
这个自以为是就是所谓好为人师,虚假优越感。
人家不是求帮助的,也不是求指正的,不过是说说遇到纠结事情,发泄一下当下孩子学习竞争环境,可是没有听懂含义。
这就是积极关注的一个内涵,要真正“听懂含义”,听出言外之意。
最不济的办法,哪怕听不出含义,也不去嘚瑟所谓“高明”,人家不是来领教指责和高见的。
更要知道,很多时候人家说给点建议,多多指正,虚心请教,可是人性深处没有人真的想听批评指责与不是!
可见,人际交流中,首先不是积极关注的问题,而是不要消极关注的问题!
只要不去显摆高明,说消极话语,别真的把自己当作权威,这就是积极关注了。
不是消极,就是积极!
避免最差,就是最好!
每逢中考高考前,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正常发挥就是最好发挥,我们知道这就是底线思维。
换个说法,避免孩子最差、不务正业、不走正道,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就朋友说孩子数学成绩这个事情,听后最好的关注就是别说消极焦虑的话语。
人家心里明白的很,再说无益,倒是顺着说说感受,适当提问如何想的,多听人家感受,表示理解辛苦付出,让人家多说说,处理下情绪就好。
其实呢,孩子成绩好的家长,也有人会不过自己谦虚而已,还希望你多多表扬呢,结果给了焦虑的标签,岂不是自以为是的好笑。
别帮倒忙,就是帮正忙!这就是积极关注的首要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