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文成就
1、夏朝的《夏小正》,已包含物候、气象等。
2、商朝殷历经出现干支纪日、闰月、冬至等概念。
3、《春》中记载了“有星孛入于北斗“,即哈雷彗星,俗称“扫把星”,其周期为76年。我国是最早记录哈雷彗星现象的国家,但推算出哈雷彗星轨道的是英国人哈雷。
4、《甘石星经》成书于战国,主要内容是天文历法,包括一些恒星的位置。
5、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太初历》,该书把24节气定为历法,明确24节气的地位。
6、《汉书》中最早对太阳黑子的记录:“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
7、唐朝的僧一行制作《大衍历》,同时僧一行测出了子午线的长度。
8、元朝时期,郭守敬受官方委托编撰《授时历》,和近代的公历纪年仅仅相差20秒左右。
二、相关理论
1、我们国家的历法为阴阳历,如果以月亮的月圆月缺变化为历法称为阴历。如果以地球绕太阳公转方式形成的历法为阳历。
2、四象: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乌龟)。
3、五行,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的《甘誓》与《洪范》。相生相克: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跟五色:
金—白色 为金属光泽之色
木—青色 为木叶萌芽之色
水—黑色 为深渊无垠之色
火—赤色 为篝火燃烧之色
土—黄色 为地气勃发之色。
三、二十四节气
1、指导农事的历法,属子阳历。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经确立,《淮南子》一书记载了和现代完全一样的二十四节气名称。
2、《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
季节变化:四立
太阳高度:两分两至
寒热程度:三暑两寒
降水现象:两雨两雪
气温变化:两露一霜
自然物候:惊蛰清明
作物成熟:小满芒种
四、天干地支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生肖与月份对应:
正月虎月,二月兔月,三月龙月,
四月蛇月,五月马月,六月羊月,
七月猴月,八月鸡月,九月狗月,
十月猪月,十一月鼠月,十二月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