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邀请朋友来埃及旅游,朋友说:“我这英语口语不行啊!”我有点儿吃惊,朋友的英语成绩不错,发音很标准,词汇量更没问题,竟然对口语也这么没自信?
其实,朋友不是个例。中国式学英语,学了十几年,大部分人都没有自信开口说英语,一开口,第一句话还有可能是“My English is poor”。
其实,你的英语不破(poor),“破“的是你怎么看待英语。
1
我刚到开罗的时候,接送小孩上下学经常需要打车。而出租车司机大多数不会讲英语,于是我很快就学会了阿拉伯语的前行、左转、右转、停车和十二街(学校所在街道),一共五个单词。就这样解决了打车问题,有时候我发音不准,司机猜不出来时,就用手指或者在手机上写数字。
慢慢地,凭着不到十个阿语词汇,我可以随便打车到任意想去的地方。如果地名说不清楚,也可以让别人先把地名写下来,然后拿给司机看。
买菜时,菜店老板不懂英语也完全不影响沟通,想要什么自己拿好,该付多少钱,老板用计算器打出来就可以了。就连我们中国的大爷大妈,也能在菜场自由畅买。
语言只是一个工具,除了口头语言,还有肢体语言、表情语言等等。很多时候,口头语言只占了很少一部分。
当你明确自己的目的、途径时,语言完全就不是障碍。
2
大石哲之在《靠谱》中讲过一个关于语言的故事。
大石哲之刚刚入职咨询公司时,需到美国芝加哥参加入职培训。这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咨询新人,组成了一个跨国家、跨文化和跨语言的团体。
培训的时候,母语是英语的人总是积极地讲话,语速快到大石哲之听不懂。这真是让人沮丧的囧境。
大石哲之经过思考后,用笨拙而简单的英语说出了自己的意见。虽然他的英语不地道,只有初中水平。但他用数据和逻辑清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完全正确。你太厉害了!”他受到了大力称赞。
他此刻才意识到他来这里不是为了文化交流,而是为了工作,数据和逻辑才是通用的语言。
不为语言差异所累,而直指问题的根本,这是大石哲之的智慧。
这种智慧同样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人。阻碍我们去与外界沟通的,不是“我的英语很破”,而是心魔。当你能看到问题的根本,关注点在解决问题,初中水平的英语足以应对大部分场面。
3
我曾经在飞机上和一名空姐吵架,用我蹩脚的英语。结果,我还吵赢了。
过程就不想详述了,大概就是一个休假状态的空姐要坐我们的位置,还说那是她的位置。被我们揭穿后,她狡辩说她可以换座位,甚至拉来机组人员壮胆。我说,即使要换座坐到我们的位置上,也要得到我们的首肯。
她便假模假样说“你们愿意换座吗?”我们说不愿意。她便自给台阶,要离开。
这么横的人,怎能轻易放过。我们叫住她,要她道歉,因为她撒谎说我们的位置是她的位置。
最后,那个空姐也没有道歉,而是灰溜溜地溜走了。
如果她道歉了,我还要高看她一眼呢。结果对她,我只有鄙夷。
这件事情好像很复杂,用不熟练的英语和熟练掌握英语的空姐吵架好像很可怕。但实际上用到的英语真的非常简单,大概就是几个简单英语句子的反复强调,比如”You take my seat” ”This is my seat” ”Show me your ticket” ”This is my ticket””You are lying” “you should say sorry to us”。
其中,最重要的是事情的逻辑和吵架时的语气、表情和气场。
4
用英语打电话,非常能验证一个人英语水平的高低。因为在电话里,很多肢体语言、表情神态都过滤掉了,只剩下干巴巴的语言。万一对方还有口音,那更完蛋了。
当我不再惧怕打电话时,我就知道我的英语水平又上了一个台阶。但那一次和学校通过电话后,我才明白,打电话同样考的不仅仅是语言。
孩子们要开学了,我打电话给学校询问开学第一天的具体时间和大概安排。在接通学校总机后,我随便拨了一个行政办公室的电话,结果对方有严重的口音,再加上我表达地不够准确,沟通很不畅快。
放下电话,我接到了我先生发来的信息,说他打过电话给学校了,然后告诉我具体到校时间和大概流程。
后来,我先生说,打电话前首先要明确自己想要了解的几个点:具体到校时间(when)、地点(where)、大概时长(how long)、需要随身携带什么(what)。然后再打电话,就不会乱了。
有时候,我们得不到想要的答案,往往不是语言乱了,而是思路乱了。
5
昨天看李笑来的《财富自由之路》,里面有一个段话,我感觉很好笑,分享给大家:
很多人认为,“我的文章写得不好就放出去”,或者“我的英文发音不标准就讲出去”,会让自己“受伤”,可事实上——“受伤”的又不是“自己”。
如果大家能时刻保持头脑清晰,以及让别人“受伤”的态度,英语“破”一些也不耽误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