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情绪的是人,没情绪的是物“。一个正常的人是必然有情绪的。情绪本身从来都不是问题,有问题的是我们如何看待情绪。
有些人在有负面情绪的时候,会选择用饮食、刷剧、购物或报课等方式来舒缓应对。而在《驾驭情绪的力量》中指出:在面对情绪时,如果不是直面并觉察自己的情绪,却用一种替代方式,比如饮食,来解决问题通常是行不通的。
有小伙伴可能会说,以上问题我都有,那该怎么办?别急,我们今天就来在书中寻找答案,来看看我们要如何正确的面对自己的负面情绪?
在《驾驭情绪的力量》这本书中作者提出了用”正念“的方法来拆解情绪。什么是”正念“呢?通俗地说正念就是:不带评判的觉察、全然的参与并体验当下真实的生活。情绪来就来,走就走,接纳然后带着情绪该干嘛干嘛。具体做法有三步:
一、抽离自我,远观情绪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我们陷入焦虑、悲伤、愤怒、内疚等情绪中时,我们是很难处理情绪的。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冲动行事,而是先给自己按下“暂停键”。让自己先从情绪中抽离出来。尝试从外部、他者的角度,观察和体验当下的情绪。
二、清晰的定义和标识情绪
接下来就是要搞清楚,当下控制我们的到底是哪种情绪?比如是恐惧、焦虑、愤怒、愉悦、羞愧、内疚、恶心、兴趣中的哪一种,越明确,接下来就越容易解决问题。而不是笼统地说:“我感觉糟透了”或者“我觉得难受”。我们为自己的情绪贴上标签,给它清晰的定义。
三、流程化处理情绪
当我们清晰的知道了自己的情绪之后,就可以流程化复盘处理情绪了。比如:
当时是什么样的情境?
是什么人或者什么事触发了你的情绪?
这种情绪会造成什么身体上的感受和反应?
这种情绪又会引发什么冲动,导致什么行为?
这种情绪对我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分别是什么?
这么一个流程下来,你会发现很多隐藏的东西。
如果没有这样一个暂停并且觉察的时段,而是代之以饮食、刷剧、购物或报课。我们就可能放弃了内观的机会,放弃了真正了解自己的内心并深度思考的机会。
举一个今天发生在我身上的例子:
因为想着今天要交作业,自己还没有写,而且孩子爸这一段生病没胃口,吃饭也不多。所以中午烧菜的时候只烧了两个:一个煎牛排和洋葱;一个白菜、土豆胡萝卜片。
孩儿爸说不够吃,还得再炒一个,我说够了就没弄。结果吃饭的时候孩子也说不够吃。孩儿爸早早下桌,我又煎了鸡蛋给孩子,但是心里也不太好受。
好好的一顿饭,因为当时的固执惹得家人不太愉快。吃好饭后,自己也觉得无趣,于是拿起手机随便翻看。突然意识到,此刻自己的行为不就是情绪化刷手机吗?
我不是有意识的去了解我关注的信息,而是为了避开自己的情绪而无意识的浏览。于是,饭后拿起书,找到上面提到的那三个流程解决方案,对照自己来一遍:
第一步:先是旁观自己,对!我现在是有情绪的。
第二步:我的情绪是什么呢?应该是对自己有一点恼火,不听爱人的劝告,再加一个菜;还有自责,本来爱人生病需要恢复,我还没让他吃好这段饭;
再想想之所以自己有固执,还因为其中掺杂一丝抱怨,抱怨这半个月来爱人的生病住院打乱了自己的节奏安排,增加了自己的负担;也还有愧疚,在面对自己和家人时,没有做到无私,潜意识里还是把自己的愿望排在前面。
第三步:流程化处理情绪。这一步其实也包含在第二步的分析里了。
你看,如果我当时只顾着刷手机,就不能认识到自己其实掺杂了这些复杂的情绪。那么接下来,我在生活中就可能还犯同样的错误而不自知。
当然这个生活中的例子很简单,有的时候我们面临的情况更复杂,那么体察标识出自己的情绪,然后按照自己的价值观选择接下来合适的行动,就非常有必要。
这里我还要说一点:其实情绪本身没有对错,就像追剧、购物、报课一样。并不是我们追剧、购物、报课不对,而是因为我们把它们当作排解情绪的手段是不对的。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带着正念去做。吃饭即吃饭、追剧即追剧,当我们的的心意与所从事的事情重合的时候,我们的快乐是最大的。反之,当我们所做与所想不一致时,我们就很少能体验到心流,当然没有快乐。
比如说,我们报一门课,并不是因为真心的喜爱,而是担心自己落后,或者为了舒缓焦虑的情绪,那就可能越学越焦虑,越学越找不到快乐。
所以,我们标识并梳理情绪,就是要找到并直面自己真实的想法,然后思考到底什么对自己更重要,自己的价值观到底是什么?我们应该采取什么行动才合适。
当然,我们在思考自己的价值观的时候,可能也会带来焦虑和悲伤。然而,如果你不向着自我的价值行进,你的感觉肯定会更差。
最后,我把文章开头的话补充完整:“有情绪的是人,没情绪的是物,能驾驭情绪的是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