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春节我们乐此不疲抢红包
期盼了那么久的春节假期如一阵风过,转瞬即逝了。此处默哀一分钟……
现在的春节跟传统的过年几乎完全变了个样,以前一家人围着电视吃年夜饭,现在每人抱着一部手机抢红包。
除了各个微信群里抢红包,各大平台也都使出浑身解数,豪掷数亿给全国人民发红包。
如此庞大的数字,刺激着人们的神经。于是,大年夜,每个人怀着要抢个千八百块的雄心壮志,最终在只抢了块儿八毛的现实面前,感觉自己被忽悠,痛斥奸商。
但是我相信,即便每年都觉得那三两块钱,实在不值得提前好几天费心费力地去集福字,盼着中大奖,可到了明年,我们依然会乐此不疲地重复这个游戏,最终偷着乐的是各大平台。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沉浸在抢红包的诱惑中乐此不疲呢?下面让我们从《自控力》这本书中寻找答案。
02
多巴胺的秘密
《自控力》是凯利.麦格尼格尔的著作,在书中作者介绍,人在感受到快乐时会分泌多巴胺,多巴胺是属于人体内的一种神经元素,会使人产生快感。
从饭店的菜单,到乐透彩票和电视广告,我们在渴望中感受到快乐,大脑会释放多巴胺,其实这种快乐更多是来自于一种激励。
对于快乐的渴望是让我们欲罢不能的关键。
这就能解释我们的生活中为什么处处都是低头族,微博、微信、抖音、直播……我们像得了强迫症一样不停刷着手机,我们总是在期待着下一条信息会更精彩,对于未知的渴望让我们停不下来。一部小小的手机,轻松俘获了我们,我们沉溺其中、不可自拔。
抢红包就是这样,一个未点开的红包,包含了无数种可能,那种渴望和期待带来的快感,远比我们抢到多少钱更强烈。我们总是在期待着下一个红包可能会更大,我们不会错过任何一个红包。
游戏更是如此,“升级”和“胜利”随时可能出现, 玩家乖乖上钩,沉浸在对下一局胜利的渴望中。2005年,一位28岁的韩国锅炉维修工在连续50个小时奋战“星际争霸”之后死于心血管衰竭,不停燃烧的多巴胺让他像犯了毒瘾一般不可自拔。
我们去超市,总是会看到很多面点区会有免费试吃的样品,实验证明,品尝样品的人更容易购买放纵自己的食物。即便你抵挡住了样品的诱惑,你也会因为大脑释放了更多多巴胺而寻找一些东西,来满足你对奖励的期待。
你要一直密切关注多巴胺,在日常生活中,有太多陷阱在诱惑你,这种观察会让你避免像个提线木偶一样被完全控制。等下一次你想冲进商店的时候,你要考虑你可能不是为了买食品,而是大脑在引导你寻找刺激多巴胺产生的东西。
知道是怎么回事并不一定消除你的欲望,但是至少让你有机会抗争一下,锻炼一下自己的意志力。
03
让多巴胺为我所用
既然多巴胺有如此魔力,我们应该如何利用这种规律让它为我们所用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
1对于一些需要我们坚持的事情,我们可以把它和能让多巴胺燃烧的事情联系在一起,增加吸引力。
在戒酒和戒毒的过程中,最有效的干预治疗法被称为“鱼缸疗法”。通过药物检测的病人有机会从鱼缸中抽出一张纸。一半的纸上写着一个价格,从1美元100美元不等。另一半的纸上没有写价格,而是写着“继续努力”。这就意味着,当你像鱼缸伸手的时候,你有可能获得价值1美元的奖励或是一句鼓励的话。
研究显示,83%拿到“鱼缸奖励”的病人坚持了整整12周的治疗,而使用普通治疗法、没有奖励承诺的病人只有20%坚持了下来。
事实上,患者最终从鱼缸中拿到的“奖励”要比他们想象的少很多。这就证明了,难以预料的奖励究竟有多强大的力量。
这就给我们启发,比如我们想养成健身的习惯,我们可以将健身这件事情跟未知的奖励联系起来。你可以建立一个家庭账户,家庭成员存一部分钱进去,每天你健身完后,可以抽签,你可能会抽到100元奖励,也可能会抽到“继续努力”,这种未知的期待会给你的健身增加无穷的动力。
2对于一些需要我们克服的事情,我们需要冷静认清多巴胺作用的规律,洞察我们快乐的根源,去做真正让我们快乐的事情,避免多巴胺陷阱。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伊冯每次心烦的时候都回去超市购物,可花钱买了一堆实际上并不需要的东西后,她又会后悔自责。她开始仔细观察自己,发现每次去超市的路上她都是最快乐的,想象着可以在超市随意挑选商品,她充满了渴望和期待。但是花钱却让她有压力。
从那之后,她还是会去超市,但是她选择把信用卡放在家里,只带一定数量的钱,这样她就不会超支了。她发现这样做之后,她从超市回家的路上远比她花了很多钱更快乐。
(当然,这是举的美国人的例子,如果换做我们,还需要不带手机。毕竟现在有了手机,我们完全可以不带钱出门,照样可以买到任何我们想买的商品。)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当我们理解了让我们快乐的事情究竟是什么,我们就有可能做出最明智的决定,知道该如何让自己感到快乐。
当我们注意到大脑对我们奖励的承诺不过是假象时,魔咒就解开了,如果你强迫大脑,让它一边期待着奖励——获得快乐、幸福,一边真切地感受现实情况,那么大脑最终会调整它的期望值。
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用,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