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圈里有一张母校的照片,下面配字:回望时依旧激动,岁月中曾经有你,才完美了我的青春。话可不是我说的,只觉得很有诗意,就用来怀念了,愿岁月静好。
今天颠簸了一路,在实习单位与学校间往返。交上了那一纸论文,我轻轻纾了口气,"终于快要毕业了!"车窗外面,眼看熟悉的围墙、斑驳的障碍场、转角的那棵银杏在视线里拉拉扯扯,越发模糊,我的思绪,也不由得开始回顾这四年,或者说,两年,在警校的时光。
起点就是2012年9月开始,漫长的40天的警训吧。来自山里的柔弱女孩,还没做好准备就不得不开始意志的磨炼。我因为枯燥的日常对教官的一句哪怕是简单的陈述,也会忍不住发笑,涨红脸以后,教官的长尺就伸到我眼前了。我时常会被罚100个深蹲或是俯卧撑,会被叫去写一篇哭笑不得的反省报告,惩罚的花样,只有我做不到,没有教官们想不到的。于是在经历多少个日夜的打磨,我终于褪去了本来的那层肤色,我开始习惯挺胸收腹,喜欢走起路来带起一阵风,会把房间整理地一层不染,会把被子叠成豆腐块,开始混在清一色的人群里,找不见当初那个畏缩不敢说话的自己。
一个警训,就改变了我的许多。
而结束,则是整装待发迈向大三实习。这之间又发生了什么?警训过后我们就回归了学习。这期间我加入了许多学生社团,认识了很多人,参与了很多活动。我也记得总是要上课,而且警校不能逃课,我的努力也终于换来了很不错的成绩,在每个学期的综合排名总是靠前,理所当然地拿到一、二等奖奖学金。但似乎是环境的影响,我变的不太去跟外界交流,这么庸常而平淡的日子却激发了我心底很想叛逆的想法。我不再那么乖乖地学习过滴水不漏的生活,我感觉一直以来被所谓的"理想"要挟,活得是那么疲惫。以至于现在,每每见一次熟悉的同学,我反而觉得更加陌生。我知道自己本该很热情,可怀疑,或许再过三五年,我连照面的名字都会想不起来。
"热闹是别人的,孤独是自己的。"一个好友说的,也是朱自清先生的原话。我羡慕她,可以做到对生活中的很多事,看得极其淡然和洞明,守住自己心里对幸福的定义。我却汲汲追求,看重别人的评价,总会拿一个个具体的目标衡量自己,而事实证明,这么做下来,我还能留在自己身边的,竟是如此寂寥。
我们成长着,以梦想的名义,以更好生活的名义,而事实上,却根本没有想清楚过怎么过更好的生活。难道是一路逃离,一路伪装,麻木地拿眼前的目标欺骗自己,等到时间都逝去,相遇的人也散去,心中的那份空白就被填充了吗?依然没有!依然被推着,被追问,依然怅然若失。
我不是个善于思考的人,主要是懒。很多时候,都是受旁边事物的启发。我想,今天会突然想到这么多,也完全是读了蔡崇达的《皮囊》,所受的影响。
一开始不喜欢这本书,小镇长大的黑狗达(作者)把生活写得太过质朴,我读着就好像读自己,很想逃避。黑狗达,文展,厚朴,都是追求梦想的青年。只是性格不同,一个选择步步为营处处隐忍,一个选择逃离和背叛过去,一个选择沉浸在无限放大的理想中,最终的结果,我跟作者一样说不清认同哪一种生活方式,因为大家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试图改变,却都没有一个,活着就本应该想清楚怎么过好生活的答案。
阿太走了,父亲走了,成刚走了,都消失得无影无踪,生命是不能承受之轻。没有压力了,我们却再也无法适应。在应该珍惜和享受生活的日子里,我们不断地用梦想来麻木和强迫自己,努力往前奔跑啊,不要掉队啦,可是,梦想实现了,我们却依然不会享受生活。
不是在说,咱不要积极了,就开始享乐主义吧!而是想表达,想清楚了如何享受生活,如何更好地生活以后再去规划梦想。
最后还是把作者写的一首诗,《世界》,送给大家共勉
世界都不大
我可以哪里都不去
我可以在这里
只看着你
直到一切老去
(我也觉得很幼稚,但同时很独特,很有勇气。依然愿意这么孩子气地倔强抗争,希望能和我珍惜的人、事一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