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搞清楚,汉字拼音化(即用拼音文字取代方块汉字),直到1986年1月才结束官方推动。
下面是相关说明。
贴出两篇论文的全文(含一篇文章的摘要,因为其正文无刊名),另一篇文章中的3页(作者是时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刘导生),共16页。
文章有页码。择其要者介绍,用页码指称原文位置。
1 重要术语(仅说明在列举文章中使用的意义)
汉字拼音化 用拉丁文字取代汉字(160页)。在节选的文章中使用汉字拉丁化,意思相同。
拼音汉字 用字母表达出来的汉字(118)
表意汉字 现行汉字(118)
文字改革 用拼音汉字取代表意汉字(118)
2 官方推动到1986年才结束(原文是“拼音化运动才逐渐淡出中国语文现代化工作范畴”,若在工作范畴之内,当然是作为工作布置下去。逐渐淡出这个用语可能说明不是马上停止)(162页)
3 118-121是一篇文章,1983年的,作者的观点是要尽快废除表意汉字。注意文章在官方推动期间发表。发出此文用以佐证当时的氛围。
4 节选两页的文章是86年时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刘导生写的,他说当了三年,上任是1985年3月。
他是1986年1月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的报告人,这次会议决定在一个时期保持汉字形体的稳定,从而暂时结束对废除方块汉字的官方推动。发出来是说明这个史实。
26页说明作者的身份,另外他文中提到1933年接触到的拉丁化拼音文字,这是一种废除了汉字的拉丁字母文字,在一些地方一直使用到1955年(一说58年,有不同说法是可能的,因为一种语言的停止不可能立即传导到所有人,会有一个过程)。它叫北方拉丁化新文字,简称北拉。出版有报纸书籍。此处不叙述,感兴趣的可百度,可以找到报纸和书籍的一些图片。
27页说明他刚上任时的情况,可以看出当时汉字拼音化的势头很足,但他持谨慎态度,因而受到指责。他指出当时文字改革委员会中反对汉字拉丁化的干部只是少数,意见不占主导。说明官方推动汉字拉丁化是事实。注意当时至少已经是1985年3月了。
29页介绍1986年1月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他的报告中第一点要求文字改革不能急于求成,应该主要指汉字拼音化,第二点更明确相当长的时期不能用拼音文字代替汉字。这两点结束了对汉字拼音化的官方推动。第三点是保持汉字形体在一个时期稳定,应该是指不继续简化字。第四点是推广普通话。
29页印证了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文章在162页上的说法:官方推动到1986年才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