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没成本其实是个经济学概念,指人们在做决策时,受到了自己过去所投入的时间、金钱、精力等因素的干扰,对于先前付出了投资的事情有更强的忠诚度和继续投资的意愿。
举个例子,离婚时最离不开对方的,往往不是什么也不做,在家被伺候的好好的一方。而是不停的在婚姻中付出的一方。因为所有的付出,都是沉没成本,我们不肯承认自己爱错了人,明知道对方不爱自己不肯付出,也咬牙坚 持着。所以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爱上渣男却绝不回头,遭遇家暴却说其实他是爱我的。这些例子里都有着“沉没成本”的影子。
一、识别沉没成本的关键点有 5 个:
1、过去已经发生。 2、投入再多也不能挽回已经发生的损失。 3、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4、与新的决策无关。 5、会占用我们有限的资源。
我们往往容易对过往的事情抱有“幻想”:万一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了呢? 万一他回心转意了呢?万一一直赔钱的饭店时间长了,客流量就上来了呢?
为了识别我们大脑中的想法是一厢情愿的幻想,还是基于事实的判断,当我们面临选择时,建议大家找出纸笔,将识别沉没成本的 5 个要点一个个的写下来,不断反问自己,如果我继续投入,到底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有个案例是:“我离婚了,前夫很不负责任。虽然法院强制执行要他支付三十万,但他其实没给。去年,他又来找我,说咱们以前一起做的生意是不是可以继续做。我知道自己不应该去关注他,可是我骂了他一顿,又借了他五 万。我有点恨铁不成钢,想帮他变好,想让他赚到钱。可是他把五万又亏没了,最近又回来,说能不能复婚。我有点于心不忍,可是又觉得,好不容易离婚了,好像又反反复复走进了同一个陷阱。我对他有期望,人嘛,相处久了,有各种牵绊,没法一刀切,经常会有些大大小小的情感波动,也会引发出很多问题。”
假设你是这个当事人,你会怎么判断?
二、为何沉没成本会影响我们决策?
沉没成本其实很好识别,但这并不会让我们的决策变容易。我们都是有“损失厌恶”的倾向的,离开意味着我们前期所有的投入都白费, 收不回来了。“一想到我花了十年的青春陪着这个人成长,我就没办法理智 的面对分开这个事实”,“一想到我投了几十万开的这家早餐店,我就没办法 接受持续亏损的事实,这是我的身家性命啊!”
我们不肯放手的第二个原因,是我们常常想证明自己过去的决策是对的,证明自己没有错,这就会导致我们形成一种心理固着。用心理学上的认知失调理论来解释,一个人的行为与自己之前对自我的一贯认知(一般是积极且正面的)产生了不一致,就会产生不适的紧张情绪,为了克服这种心理紧张,往往会选择改变自己的行为、看法和态度。简单来说,就是我们之前的决策太失败了,但是承认自己失败会让我们心里很难过,我们不想难过,所以我们宁肯抱着不是那么正确的决策不放,不肯承认自己是失败的。
三、如何避免沉没成本对我们的影响
1、站在“未来的自己视角”为现在做决策既然“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那么我们不妨跳出自我,基于未来的高处视角,来为现在的自己做决策。 4 个问题,可以帮助你跳出自我。
第一个问题,你现在有几个选择? 第二个问题,最好的选择是什么?为什么? 第三个问题,你最想要的是什么?为什么? 第四个问题,最好的选择和你最想要的是同一个吗?
这几个问题,可以帮助你理清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以免被自以为的想法误导。
我们执着于过去,执着于沉没成本,在于我们看问题的视角往往局限于现在和过去,而不是未来。
这其实很好理解,过去的事情是实际发生了的,确定了的,过去的经验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理解事物的方式,也是我们为未来做决策的依据。未来的事情是不确定的,虚幻的,面对未来我们是慌张的,畏畏缩缩的,所以我们很难 从未来的角度做决策。
识别沉没成本,减少沉没成本对我们的影响。就是放下过去的经验,从一个更长远的角度看问题。
之前有个视频很火,是一个收费站的阿姨要下岗,因为现在收费站不需要那么多人了。阿姨拒绝,跟记者说,我的一辈子都在这里了,我现在下来了, 将来可怎么办,我什么都不会,我只会收费站的工作。如果从未来的角度看问题,我们其实是可以发现哪些是夕阳行业,哪些是朝阳行业。这时如果我们放弃了“我已经为现在的工作投入这么多时间”的思 想,开始防微杜渐,学习新的技能,防止有一天被时代淘汰,我们就能够更 好的适应当下和未来。
2、从机会成本的角度看沉没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要放弃的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对每个人而言,选择的机会越多,就意味着放弃的成本越大。
我们可以再认真地问一问自己下面 4 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选择 A,我会失去什么?
第二个问题,选择 B,我会失去什么?
第三个问题,哪些损失不可避免?
第四个问题,选择 A 的机会成本和选择 B 的机会成本,哪个更诱人?
3、做一个精要主义者
看起来选择越多,决策越难。这个也舍不得,那个也想要,结果脑袋就会乱 成一团乱麻,其实哪个选择都可能不是最好的选择,才会出现这个问题。针对这一现象,领导力及商业策略师格雷戈提出了“精要主义”思维方式。
精要主义者拒绝不假思索的贪多求全,提倡把宝贵的时间精力集中在对我们 来说最重要、最有意义的事上。格雷戈总结了精要主义的三个关键词:
选择(choose):选择自己要做的事
甄别(discern):从众多事项中甄别出最关键的
取舍(trade-off):我能做任何事,但不是所有事
所以说,精要主义的核心,就要懂得给自己的人生做减法。
四、沉没成本其实是必要且必须的
经济学上认为,除非是决策失误沉没成本这一极端的情况外,否则沉没成本 本身其实是非常必要且必须经历的。
我们都是一边犯错,一边成长,我们不能只看我们在沉没成本中失去了什么, 也要看我们在沉没成本中得到了什么。只要这个决策在当时是经过理性思考后的,就不算做错。选择本身就是有风险的,沉没成本本身也是一个必须要经历的过程,不要觉得我要逃避选择, 因为我们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方式。
回到我们开始说的那个案例,我们一起来分析她的沉没成本、决策过程以及今后该怎么做。
首先看离婚这件事是不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而不是意气用事。她觉得是, 那么这是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三十万法院强制执行,前夫没给,她又投进去五万,想把他变得更好。过 去在婚姻中她一定有过这样无数次的尝试。但是目前投入再多,也挽不回已经发生的损失。目前从他那里得不到钱,就暂且拖着。这五万是她又一次加进去的沉没成本。可是这样的沉没成本,她又何尝没有矛盾纠结,就像她说的一样,既然都是人,有扯不清楚的七情六欲,没法子完全理性处理。这给予五万的过程,就是必要的沉没成本。也是她的一种当时的选择。
情感是否会因为投入而获得补偿?她说,前夫之所以想复婚,是因为这对他而言是最好的结果,有吃有住,他也可以继续离开,好像前妻那里永远是可以随时回来的港湾。他没有更好的选择,但是对自己来说,这不是更好选择,如果是,当时就不会选择离婚。继续帮助前夫,她就会有期待,这无形中占用了她自己的情感资源和物质资源。她觉得目前人生里最应该学会的功课是“放下”,否则就有可能一直纠缠不清。
站在未来视角,她觉得,带好孩子顺利完成高中学业,目前好好开超市,更多时间放在自己身上,有机会不妨重新开始一场新的爱情,余生那么长。现在自己的收入带好孩子尚还可以,如果三十万没有给到,也不去过分纠结, 这样反而不断因为这件事透支了自己的精力。他的事是他的事,他为自己负责,自己也要为自己负责,分清楚边界。目前最应该做的事,是带好孩子赚好钱,家里还有一片果园,花点时间打理也是一件很开心的事。这是她站在 “精要主义者”的角度,认为这是目前最重要、最有意义的事。
“损失厌恶”会让我们做出错误的决策,那么,如何避免沉没成本对我们的影响呢,我们要学会站在“未来的自己视角”为现在做决策,从机会成本的角度看沉没成本,做一个精要主义者。另外,如果以前有很多沉没成本,也不要太过惋惜,这其实是必要且必须的,谁不是一边犯错一边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