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知乎看到一个话题,就是中国汽车这几年发展得如此蓬勃,为何在欧洲依然看不到中国车的身影。
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分析一下中国汽车出口的现状。翻看中国各年出口车企排名,会发现很多在中国不那么主流的品牌,竟排到前十,例如力帆、华晨、华泰。这几年在中国卖得不算火的奇瑞,在出口方面也名列前茅。 其实中国内销市场已经足够巨大,导致大家没有过多杀出去的意欲。别说中国市场销量足够养起自主品牌,很多国际大厂都是靠中国市场养着,尤其是大众和通用,大众一半销量来自于中国。
至于力帆、华晨、华泰这些,说得不好听就是在国内压力太大,于是被迫出口找销路。这些品牌主要销往一些第三世界国家,例如我之前看一部半偷拍的朝鲜纪录片,里面街道就有很多华泰E70和奔腾X80。奇瑞主要卖往伊朗,长城则深受非洲兄弟喜爱。不过近段时间情况有所转变,像吉利博瑞、广汽传祺等一些精品国产车,开始销往经济较发达地区,例如美国和阿拉伯。只是在这些发达地区里,中国品牌还没成为主流。
说起出口,如今还有另一个现象,就是合资品牌在国内生产,然后再出口去其它国家。例如通用的别克昂科威、凯迪拉克CT6等,就返销回美国。沃尔沃在大庆工厂生产的S90,用来供应美国和欧洲市场。当然啦,沃尔沃有吉利股份,本身留着一半中国血液。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 在外国旅游会越来越多看到中国品牌。例如我之前去泰国旅游,MG在当地能见度并不低,尤其是MG GS。在打Uber的时候,还遇上一位开着MG3的漂亮妹纸。
回到问题最初的欧洲,尤其是在英法意德这些发达地区,中国品牌能见度近乎为0。不过也有些具有特殊背景的“中国品牌”能在欧洲看到,例如辗转去到上汽手里的MG,曾经是英国国民车。去到中国人手上后,英国长桥工厂还生产了一段时间,用以供应英国市场。 只是如今已经停产,改由从中国进口;沃尔沃虽被吉利收购,但北欧人依然很认可沃尔沃,S90、V90和XC90满街都是。 吉利对沃尔沃干涉很少,让沃尔沃独立发展,使得大家依然觉得沃尔沃是个北欧品牌。
欧洲发达地区对汽车很固执,基本只认本土品牌,别说中国品牌,日本、美国、韩国的品牌在当地也很难卖起来。德国汽车或许说技术上较强,但意大利品牌的民用车,在同级谈不上有什么可取处。尽管如此,意大利依然满街菲亚特 ,就是不买别国车型,甚至连旁边的法国车也看不起。哪怕像西班牙这类非汽车大国,加之Seat已经属于大众集团,但民众依旧很支持这个曾经的本土品牌。
还有还有,欧宝想攻略英国市场,也特意转用从英国收购回来的沃克斯豪尔品牌。当然啦,例外还是有的。例如福特在英国的销量就很好,还有是借雷诺背景进入欧洲的日产,逍客和Juke在欧洲也有很可观的销量。可是去到高端领域,日产依然玩不转,日产曾想在欧洲推广英菲尼迪,至今没看到有任何成果。在欧洲之中,北欧倒是个例外,之前去芬兰,道路上满是丰田、起亚之类的日韩品牌。而且还是些很低端的型号,例如老威姿、老赛拉图之类。这些性冷淡国家,对物欲的态度,不是常人能理解。
相比之下,美国对车的态度就开放得多。这个跟美国历史有关,美国属于移民国家。原住民就只有印第安人,没有那么多民族上的精神包袱,如今川普排外则是后话。美国市场能包容各国品牌,除了 接受本土美国车和欧洲豪车之外,还能接受日韩系车。难得的例外是大众,这个在欧洲和亚洲都混得不差的品牌,没有受到美国人青睐。我倒不觉得美国人对大众有偏见,而是大众车不太符合美国人对买菜车大件便宜的需求。日本厂商之所以在美国卖得好,很大程度源于推出针对当地需求的车型。
在美国市场失利之后,大众也开始去讨好美国人口味,推出了皮卡车型,以及块头很大的途昂。大众在中美买家心中的地位不同,途昂在美国走性价比路线,售价跟汉兰达相当。有人说中国跟美国消费者共性较多,情况确实如此。除了两地消费者都偏好大车 、看重空间、油耗和配置之外,两地对不同品牌的包容能力都很高。毕竟中国人口基数大,且文化差异迥异,各类需求都有基数不少的人群。于是国内街道上各类型车都有,不局限于某个国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