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久不断的努力”,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一万小时定律”。一万个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一万个小时。按比例计算,如果每天工作八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只需要五年。而我们从小学到大学毕业一共是16年 ,大概3万多个小时。可为什么我们还是不会学呢?
一、“假把式”模式
我们从小被灌输的思想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期末拿奖状”。半年的学习最后都有一张奖状来评定,因此我们的目标从来没有那么高大上,说什么我要好好学,将来成为专家类似等等,不过是好好考试,期末拿奖状,这样就能得到父母老师的夸赞。
学习的目的不同,最终的结果自然也就不同。
二、重复重复再重复
应试教育下,我们应对考试的普遍招数就是做题、做题、重复地做题。反正都是有标准答案的,连解题方法都只是固定的几种,不需要也不允许你有创新,创新了多数时候意味着不得分。于是我们加班加点的刷题,只为最后考一个好分数,上一个好大学。
这种让大脑不断重复的机械化工作,让多少创新的脑细胞生了锈!
三、孤独的学习者
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不喜欢一个人,他叫“别人家的孩子”。他聪明、懂事、好学,门门考试95分以上,还年年拿奖状,父母总拿他来跟我们比较,“你看看人家……”,于是看到他,心里总会升腾起一股怨气。
于是“别人家的孩子”就一直都只是“别人家的孩子”,很少能演变成我们的良师益友。殊不知和“别人家的孩子”同行,我们变成“别人家孩子”的可能性才会更大。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哪怕觉得自己这十几年的学白上了,别灰心,它至少给我们敲了个警钟。
只要我们想改变,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