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被莫名其妙的植入了仇恨
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小的孩子2岁左右,孩子爸爸是公务员。
新闻联播是爸爸必看的,里面的学问很大,不仅关系到股市走向,也是岗位属性所需。只是每次播到关于日本或者美国的新闻时,孩子的父母亲便向孩子传输:“我们不要跟日本人和美国人做朋友,他们是大坏蛋,他们杀害了我们很多的祖先……”
每次听到这样的传输,我就会适当的去“纠正”大人的不应该,孩子还小,我们不应该传递负面的信息给他们。他们会说:“就是小才更要让他们知道啊,知道历史知道国恨不能忘……”
先生一向提醒我:碰到这样的顽固者,无需与其过度讨论或者争辩,因为他们的思想认知根深蒂固,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沟通的清楚。并且对于即得利益方他们的利益主权是不容被撼动的。
在刚出社会的时候,我也是一个愤青,只要一听到关于日本跟中国矛盾的,我就会愤慨:“他x的,这些日本人,坚决不要买他们的东西,在看到去日本旅游或者购买日货的人,会立刻评判别人没心没肺,不懂爱国……”当自己开始翻阅各类资料和思想越来越“独立”的时候,我开始警醒到这是一种很可怕的现象。好像我那个朋友的孩子,一个2岁的孩子,清澈天真,对世间的所有一切都是一张白纸,我们更该给予的是美好的传递。这样至亲的人思维传输的信号,一定会影响他的价值观,而这样的价值观里面,却带着负面仇恨。
我记得在小学,我们的课本和学校常组织的集体大电影里,向我们传递了很多的这类信号。如:“南京大屠杀”还不止一次的播放,每一次的视觉植入和引导,就增加我们一份的“仇恨”。到现在,我常反省,在我的思维系统里面到底被植入了多少的“负面思维”,我们莫名其妙的非要去仇恨一个“对象”。而对于事情的来龙去脉或者对方的好坏与否,根本不假思索和探究。好像谈人是非一样,只是因为大家都那样传,我便那样的信以为真,极少人能在大众的流言蜚语中保持冷静的去分析,或者至少能不跟风。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独立思考的精神从来就没有被正视对待过。
不管是对于那个2岁的小朋友,还是读小学就接受愤恨教材的我们,这样的绑架式理念无不体现我们中国式教育的强盗逻辑。我是大人,我是权威方,我说的就是对的,你就要接受,就要认同。我更希望在这点上,我们能包容和格局大一些。“世仇”就要“报仇”的理念不应该如此蛮横的传递给孩子,而是能鼓励孩子,去探究和思考或者多元化的让孩子自己给出更多的处理方式。而不是一刀切的野蛮“仇视”,在我看来,这样只能显得施教者的“无能和小气”。
更为可怕的是,这样的仇恨教育实际上是会造成变相的教人犯罪。2012年的抗日游行事件,21岁的蔡洋,本是个老实的刷墙工,虽平凡也自在。但就因为看到信息泛滥的抗日煽动,激起了他那从小被植入抵日的“正义感”,盯上了同胞的一辆日本车,猛砸,还把车主砸成重伤,被判了10年。
前不久,腾讯报道#女子在乐天超市直播毁坏商品#被警察抓获。#一女子进店破坏韩国货,还出口脏话的骂销售员#,#一女子在乐天超市大骂购买者#,这样的新闻每次在政治的发酵中多不胜数。更多在网络中自命爱国正义的化身:“键盘英雄们”更是各种不堪入目的字眼去人身攻击许多无辜的受众。大肆嘲笑和扒露对方的历史污点来表达自己的正义。缩小回生活中,以这种以诋毁和嘲讽别人而感觉自己良好的处理行为,在旁人看来,足以笑对这情商和素养的水平。仇视,是距离犯罪边沿最接近的一种情绪了。
有个网友评论很有意思:“我们要抵制的不是日货,韩货,美货,而是蠢货。”但更应该值得思考的是,这样“蠢货”到底是谁制造出来的?教育的导向?教材的导向?舆论的导向?无论哪一种导向,我们的施教者和言论制造者都应该从中醒悟过来,给孩子们树立一个正确的三观。
2、抵制的最好方式,应该是要过的比对方更好
爱不爱国和抵不抵制不应该画上等号。爱国的宣导理念应该是正面的,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缅怀过去先烈和仇视其它国家上。历史一直都在那,不会因为你今天没说一句你爱国,没去打砸其它国家的东西就证明你遗忘了它。在对孩子的教育引导上更该谨慎,我们常被教育,有容乃大,慈悲为怀,多一个敌人不如多一个朋友。但这种仇视性的爱国教育又与之冲突。所以,你会发现,我们常常无法坚守一个核心的价值观,很多人身上都是如此矛盾的现象。这会儿记住了要抵制,风口一过,那会便又开始无国界的购买个人所需。放眼望去,我们整天抵制这个国家,抗议那个国家,常常树敌,连与台湾和香港也常“犯冲。这样的影响方式真的好吗?
爱国的方式和理念更应该是有魄力和格局的。我更赞赏爱国先从爱好身边的人做起,爱好同胞做起,激励和引导孩子们去思考如何做可以让我们的社会更美好。激发他们的使命感和创造欲。因为相比仇视而言,爱国的最好方式应该是要在发展上和生活上过的比对方更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