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是对数据库表中一个或多个列(例如,employee 表的姓名 (name) 列)的值进行排序的结构。如果想按特定职员的姓来查找他或她,则与在表中搜索所有的行相比,索引有助于更快地获取信息。
例如这样一个查询:select * from table where id=10000。如果没有索引,必须遍历整个表,直到ID等于10000的这一行被找到为止;有了索引之后(必须是在ID这一列上建立的索引),即可在索引中查找。由于索引是经过某种算法优化过的,因而查找次数要少的多。可见,索引是用来定位的。
在经常需要搜索的列上,可以加快搜索的速度;
在经常用在连接的列上,这些列主要是一些外键,可以加快连接的速度;
在经常需要排序的列上创建索引,因为索引已经排序,这样查询可以利用索引的排序,加快排序查询时间.
同样,对于有些列不应该创建索引。一般来说,不应该创建索引的这些列具有下列特点:
第一,对于那些在查询中很少使用或者参考的列不应该创建索引。这是因为,既然这些列很少使用到,因此有索引或者无索引,并不能提高查询速度。相反,由于增加了索引,反而降低了系统的维护速度和增大了空间需求。
第二,对于那些只有很少数据值的列也不应该增加索引。这是因为,由于这些列的取值很少,例如人事表的性别列,在查询的结果中,结果集的数据行占了表中数据行的很大比例,即需要在表中搜索的数据行的比例很大。增加索引,并不能明显加快检索速度。
第三,对于那些定义为text, image和bit数据类型的列不应该增加索引。这是因为,这些列的数据量要么相当大,要么取值很少,不利于使用索引。
用得到的查询关键字
Column = ?
Column > ?
Column < ?
Column between ? And ?
Column in (?, ?, ?)
T1.column1 = T2.column2
Column like ‘?%’
用不到的
Column != ?
Column + 1 = ?
Column not in (?)
Column is null(bitmap的索引好像可以用到)
Column like ’%?%’
尽量使用>=,而不是>
尽量使用left join is null 而不用 not 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