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将要直面的,与已成过往的,较之深埋于我们内心的,皆为微末。——爱默生
我经常进行长时间的思考,对于过去、现在与将来,对于生活、人生与社会现状。我发现自己对水有着某种特别的痴迷与亲密感,有水的地方,我就能感受到内心的安宁。因此,我特别喜欢对着水进行思考。有时沿着一条小河慢行,有时坐在一片湖边的石头上。
对于某些人而言,思考也许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而对于有些人,思考也许是最令人享受的事。当我思考的时候,身心与思维都呈现出完全开放的状态,它们愿意接纳一切事物,也愿意思考任何事情,甚至常常把许多毫不相关的东西生拉硬扯在一起。这时,眼前的景物、过往的人、欢乐的时刻与曲折的经历,会毫无秩序地一起涌来,它们彼此互不相让,却又保持着和谐。
大抵是青春时光已经远逝的缘故,面对真实生活裂变而来的各种考验和压力,我现在的思考显得有些沉重,它呈现着有些令人沮丧的灰色。思考的时候,眼前是绿水清波,是依依杨柳,是绿莹莹的草地和碧蓝的高空,而内心浮现的则是这些问题:人为什么而活着?人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一切事物最终都只是虚无吗?这个世界到底是真实存在还是只是虚无的一种影像而已?
当这些宏大地令人害怕的问题一齐挤入我的脑袋时,我便失去了对眼前真实事物的感知能力,情绪也不再有喜忧之别。客观地说,倘若说此时的我是在思考,实在是言过其实了。事实是,我被这些也许永难回答的问题攫住了,面对它们,我浑身发抖,身体感到了阵阵寒意,内心惊骇不已。面对这些问题,我脑中的消极观念就像亵渎了神的旨意,它对我的身心遣下十万神兵,严厉地执行着智慧的处罚。
随着思考的延伸,自然而然地,心中又浮现出这些问题:我从哪里来?我往哪里去?我期待未来的自己是怎样一个人?我现在还有什么梦想?我该如何去做?于是,我又顺理成章地回望、梳理、分析过去的生活,回想昔日的青涩梦想以及重新感知当下自己内心的悸动。
诚然,如前面所言,陷入思考的人大抵是快乐、自由的。因为思考是一种心流体验,它会将人暂时隔离在真实世界之外,放置于一个界定在真实与虚幻的时空之中。而且,据说人脑对于经历过的事情有一种过滤机制,它会过滤掉那些令人痛苦的负面事物,留下更多欢乐幸福的碎片。照此说,沉浸在思考与回忆中的人所得的至少有一部分是虚假的。同时,非常值得留意的是,陷入思索的人通常容易身陷既定事实与空头幻想的双重欺骗中,最令人恐惧的便是,唯我的思想独尊,从而堕入死循环,长久遭受谎言与偏见的欺瞒。
每当我思索却一无所获时,脑中就会想到一句话: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面对“人为什么而活着”这样的困惑,我最先想到的,是向书籍求智慧。
最近两年来读过不少探讨人生命题的书籍,各有特色。而我最先联想到也最想读的是泰勒·本-沙哈尔的《幸福的方法》。大约几年前,我曾偶遇这本书,有幸一读。正好现在手边有这本书,也算一乐。
人为什么而活着?也许人人都有一番论说,也许还有人会斜着眼嘲讽地撇一句:你是开玩笑吗!尽管这个问题可能会受到很多人的质疑,尽管它也许永远无解,但我始终相信会有一些更适合的答案。比如,到现在为止,最使我信服并看重的一个答案是:人应该为幸福生活而活着,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标。
在《幸福的方法》一书中,泰勒·本-沙哈尔博士——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幸福课的导师——对幸福这一概念进行了丰富的阐述。这也是他从自己多年的亲身经历中找到的答案——人生的使命是追寻幸福生活。
然而,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对此有深刻认识的人少之又少,躬身践行的更是凤毛麟角。我们看到的(甚至包括我们自己),更多是为了金钱、声望、权力等奋力拼杀的人。不得不说,“物质至上”的信仰已经疯狂传染了整个社会,很大程度上,它摧毁着人类的幸福,灭杀着人类的健全人格。当然,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相比于过往的任何时代,不论是文化思想、道德观念、政治经济抑或人的生存环境,都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迁。生活节奏的迅疾以及巨大的生活压力都在考验并改变着人类的根本观念。本质上来说,人类正在或被动或主动地改变着去适应这个新世界。
那么,人类对金钱、声望、权力以及社会地位的追求行为是错误的吗?显然,黑白分明式的“对”或“错”是无法解释的,更恰当的解释应该是——如沙哈尔博士的观点——金钱、声望、权力以及社会地位这些东西不应该成为人的终极追求,相对的,它们都是人们为了获得幸福生活的手段,而非目标。倘若一个人终生都在追求这些东西的话,毫无疑问,他只是它们的奴隶而已,他的人生就是一出悲剧。因为,幸福才是所有人生目标中的终极目标,而其他的目标都只是追求幸福旅途中的垫脚石而已。
沙哈尔对幸福的定义有一个简化公式:幸福=快乐+意义。人作为感情动物,情绪体验占据着很重要的角色,人人都希望快乐,人人都在努力寻找快乐。另一方面,人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也会本能地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一点在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五层需求模式的理论中有着很明确的定义。快乐与意义两者相比,前者是一种心理体验,作为感性需求,更多是瞬时性的;而意义则是人类的一种理性追求,它同时意味着付出与收获、感受与认知,相对于快乐的瞬时性,它兼具当下与未来的双重界定。
研究某个事物,分类是常用的方法。作者在《幸福的方法》中把人分为四种不同类型:忙碌奔波型、享乐主义型、虚无主义型、感悟幸福型。
忙碌奔波型:这种人注重未来的收益,却忽视当下的感受,即注重意义却忽视快乐。他们相信苦尽甘来,以辛劳痛苦作代价,为赢得未来的成功而奋力拼搏。
享乐主义型:这种人看重眼前的享受,不在乎明天的后果,即注重快乐而忽视意义。他们沉浸在当下的各种刺激体验中,不顾后果,常常要收拾烂摊子。
虚无主义型:这种人经历了挫折和失败,栽一个跟斗便不再爬起来,对生活失去任何希望和信心,即同时抛却眼前快乐与未来意义。简单说,就是失败的代言者。
感悟幸福型:这种人能够平衡当下的快乐及未来的收益,他们目标明确,干劲十足,能够在快乐中追求目标的达成,即快乐与意义的和谐统一。
这四种类型大概能够囊括大部分的人。其实,现实中很少有人会完全与其中之一相吻合。客观情况可能是,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或不同环境中,一个人会表现出不同的状态。不过,总体而言,除了作者推崇并引导读者成为的感悟幸福型之外,其他三种都不可能获得完全的幸福。其中虚无主义型则丝毫不可能体验到快乐和幸福。
很多时候,我们在遇到问题时就会求索答案,而生活中答案常常就是解释(理论)与方法(实践)。那么,既然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标,既然幸福可以经由努力而获得。到底如何才能获得幸福呢?对于这个问题,还得结合快乐与意义的说法。
快乐连接着激情、欣悦、轻松、舒适、安宁、满足与安全感等等,意义连接着独立、自律、目标、成就、价值与贡献等等。结合《幸福的方法》中所介绍的方法,我认为最切实可行也最喜欢的几项如下:
培养习惯:一个人感受不到幸福,不论出于什么原因,在他身上肯定存在着某些非常明显的坏习惯(缺点)。如果想要靠近快乐与幸福,首先必须认识自己的坏习惯,然后尝试改变。用新习惯代替旧习惯,开始时目标不宜太多,一两个新习惯就好。坚持最短一两个月,新习惯(好习惯)就可以养成。继而再去培养别的好习惯,逐渐革新自己,从而成就一个全新的自己。
冥想:我认为冥想是一种与自己对话的活动,它可以帮助一个人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养成一种宁静气息,这样便不容易躁动、鲁莽、激烈,对人对事会更加理智、成熟。方法是,选定一天中的某个时段(比如早晨或晚上),铺一块坐垫或者凳子也可以,闭眼或者睁眼、静坐10分钟到一个小时之间,期间尽量关注自己的内心,关注自己的呼吸即可。
人生地图:用一两个星期的时间,把自己的日常作息记录下来,在每天结束前,写下你是怎么利用时间的。在每个星期结束时画一个图表,上面包括你所做的事情,它们所带来的意义和快乐,以及你所花的时间(你可以为它们带给你的快乐与意义评分。比如说-5分是最低分,而5分是最高分)。在所用时间旁边注明你希望以后用更多还是较少的时间在这件事情上。如果希望用更多的时间就写个“+”,很多时间的话就写“++”,减少就用“-”,保持用“=”。
制定目标:目标是人前行的标杆和动力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快乐与意义的坐标系中,制定的目标须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渴望,也就是自己喜欢的事情或者梦想。目标也需要分为长期目标、短期目标与具体行动计划(每周甚至每日目标)。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我们既能由于感受当下的进步而感到快乐,也会就目标的长远收益而认识到它的意义。因为能够同时兼顾快乐与意义,我们自然地也就能感受到幸福。
最后,我要说的是,幸福诚然值得每个人终生追求。而最重要的便是行动,事实胜于雄辩,行动胜于思想。人生的路既已明了,剩下的就是勇敢的行动。
ps:如果你读完了这篇文字,可以再进一步,思考这样三个问题:
※ 什么对我有意义?
※ 什么能带给我快乐?
※ 我的优势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