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讲讲展览里看到的唐代女性服饰和妆容。
眉间翠钿深
唐代女性的眉间落英缤纷。比如
女娲:
大剧院布展中缝瞩目
连捏得这么随意的她也是——手艺可以不好,配件要齐全。
这些盛开在唐代女子眉间的小花小草叫“花钿”,也有叫“花子”、“面花儿”的。传说花钿源于“寿阳公主梅花点额”的故事:“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自后有梅花妆。”寿阳公主在含章殿檐下小憩,风把梅花吹落在她脸上,花痕让公主的容貌更显娇媚,公主便常用花瓣装饰前额。从此花钿流行于世。在几乎同时期的《木兰辞》里,木兰从沙场归来“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花黄便是黄色的花钿。从南北朝开始,花钿盛行了大几百年。在《金瓶梅》里还出现在宋蕙莲和潘金莲脸上。在《牡丹亭》里还出现在杜丽娘的脸上:“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诶~你们小时候有没有把小亮片、小贴画贴在眉间?
初唐至盛唐时期的女性,脸上的花钿还比较简洁,像阿斯塔那这几位,只贴在眉间嘴角。到了晚唐-五代时期,女性满头满脸都是花钿,形状也是千姿百态,除了花朵,还有成对儿的水禽、蝴蝶啥的,比如范文藻先生临摹的榆林窟五代女供养人像。
网上搜的
五代贵妇们,这一张张桃红柳绿、鸟语花香的脸,贴的跟手账本儿似的。
花钿是丝绢做的,除了花木兰贴的花黄,还有“朱钿”、“翠钿”、“金钿”等不同颜色。做好之后还要涂一层油(茶油或桐油)。花钿可自制,也有成品出售,以郁林郡生产的最为著名。平时放置在小银盒中,“取用时呵气加热,贴于面部。”花钿背部是涂胶的,涂的是产于辽中的“呵胶”:“呵胶出辽中,可以羽箭,又宜妇人贴花钿,呵嘘随融,故谓之呵胶”(某条宋代记载,转引自孟晖《潘金莲的发型》)。呵胶用着方便,吹一吹或者舔一舔就有黏性了,但似乎并不牢靠。按照孟老师的思路,唐代女性化妆先扑一层厚厚的粉,再糊层胭脂,糊得脸红如刚吹完一瓶小二(意会啊,唐代木有蒸馏酒),花钿隔着粉和胭脂还能贴结实了?
然而随处散落的花钿也能被审美,花钿长啥样、落在哪儿都能让文人脑补出绮丽的画面。唐诗里有很多关于女性行走坐卧时遗落花钿的记载,如“西子去时遗笑靥,谢娥行处落金钿”(韦庄《叹落花》)。这闪着丝绸柔光的小小意象,像五颜六色的春光留给大唐女子眼角眉梢的吻,给读者无尽的旖旎想象。
“西域回响”里这几位贴着朱钿的姑娘是舞伎,她们旋转、跳跃、闭着眼的时候也会把花钿甩出去吧。
两件女俑还在唇边贴了假靥,就是那两个小黑点。假靥是花钿的一种,模仿的是微笑时唇边的梨涡。前面引用的“西子去时遗笑靥”,用假靥指代落英的花瓣。这两件女俑的表情其实是刻板的,因为贴了假靥,像定格了抿嘴浅笑的瞬间,表情生动起来【并没有,阿斯塔那出土的女性形象不如中原唐墓出土的女俑表情丰富。
连娟细扫眉
我国古代女性重眉妆而不是眼妆。画眉的过程充满了美感,又有几分私密,常和闺阁之乐联系起来,比如张敞:“我们夫妻感情好,我愿意给老婆画眉你管得着么?”。
画眉甚至能改变命运。隋炀帝的“殿脚女”吴绛仙,用一双长蛾眉迷得隋炀帝颠三倒四,从人形脚垫直升为婕妤。
唐代是恋眉癖大爆发的时期,诗词、绘画、雕塑中留下名目繁多的眉形,如长眉、短眉、细眉、阔眉、桂叶眉、八字眉、连娟眉……眉形与时尚紧密相连。白居易在《上阳白发人》里写的那位“小头鞵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的宫女,就担心因着装、妆容过时而被外人嘲笑。
“西域回响”里展出了唐代女子画眉的材料:眉石眉笔。
眉石眉笔 和田洛浦县山普拉墓葬出土
古代画眉工具有个演变过程,早年间(战国-汉晋)用天然石墨,叫“石黛”。到了隋代,隋炀帝赏给吴绛仙的已经是螺子黛了。螺子黛是从波斯进口来的,谢弗认为是用从骨螺贝里提取的提尔紫制成。实际主要原料是进口蓝靛,唐代称作“青黛”。因为螺子黛进口量小,需求大,我国用本土靛蓝山寨之,也叫青黛。中晚唐时期,时尚从“青黛画眉红锦靴”变为“六宫争画黑烟眉”,质量好的松烟墨渐渐取代了青黛的作用,成为画眉新宠。画眉跟写毛笔字似的,先磨墨,再用手或画眉专用毛笔蘸墨汁画。
展厅里这件/套眉笔眉石,看起来还是石墨的样子。眉笔的形状跟现在的几乎一毛一样,多么令人惊讶,一千多年过去了,眉笔的外形没怎么变过,你和阿斯塔那同款眉毛之间只差一点点勇气。
先说说这件俑。
她的身体是木制的,外施彩绘,发型为双环高髻,带披帛。这件女俑的衣服有很多有趣的小细节。
上身锦衣的纹饰看起来像连珠纹对鸟图。
类似款长这样
翻拍自《丝绸之路》图录
开个脑洞,可能是各取两个半圆做的,显得图案更丰富。连珠纹和成对的动物(鸟、羊之类)来自波斯萨珊纹样。萨珊王朝曾信仰祆教,所以有一种说法是连珠纹代表了太阳和火焰。除了纹样,萨珊王朝的织锦手法也对中原产生了影响。指路赵丰老师。
腰带是缂丝。。。
裙子是橘色和黄色条纹的,两种以上颜色布条相互间隔而成的裙子叫“间裙”,裙外还罩了一层透明的蓝色纱。
这件女俑的胳膊是用废纸做的。阿斯塔那墓群是高昌人的公共墓地,高昌人有反复利用纸张的习惯,所以在阿斯塔那墓群中出土过一些用字纸做的明器,主要是衣服、鞋、帽子之类。古人的废物利用,为今天了解高昌和中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材料。很多文书是从这类俑的胳膊、长裙内衬中拆出来的,这件女俑的胳膊是一张收据做的,收据中提到了“长安”,因此也有学者认为这类俑是在长安制作的。
另一件俑与上面那件类似,但衣着朴素得多。
展示了另一种带披帛的方式。披帛从西亚通过佛教传入中原,北朝用于石窟寺的伎乐天,隋代始用于女性服饰,盛行于唐,开元时称奉圣巾。
这件女俑的腰带看起来像普通织锦。
这件绢画是阿斯塔那绢画中人物形象最完整的之一,我很喜欢它。
画中女子发型看起来像回鹘髻,这种发型流行于唐初,模仿鸢飞戾天的场景。
女子上身着“半臂” 、下着唐代爆款大红石榴裙,足蹬“高墙履”。 沈从文先生认为半臂从魏晋上襦发展而来的无领(或翻领)封襟(或套头)短外衣,长袖及肘,身长及腰。是唐初的流行服饰,到开元天宝后期就过时了——安史之乱对我国历史进程的影响可见一斑。
半臂的图案是唐草宝相花。
以前国博丝路展上展过一个类似纹样的鞍鞯,青海出土的。
图翻拍自《丝绸之路》图录
这只绣鞋可能是沈先生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里写到的盛唐宫廷女性穿的一种鞋:“受西域和波斯影响,多是软底透空锦靿鞋,必须配上条纹小口袴”。沈先生认为这是穿胡服时配的鞋,一般是低级宫女“女扮男装”,到中晚唐时期舞伎还穿,普通女性已经不咋穿了。
这位乐伎身着胡服,头戴“浑脱金锦帽”,这种服饰受到了柘枝舞、胡旋舞的影响。
其他小物件
梳子
唐 梳子 若羌县瓦石峡遗址出土
唐代女性的梳子不仅用来梳头,更是发髻间的装饰,温庭筠的“小山重叠金明灭”写的就是金梳子在女子如云的发髻间闪烁的画面。使用方法可参考《捣练图》:
网上搜的
网上搜的
1500多年前的草珠子
出土于山普拉古墓群,墓群的年代为战国至南北朝。这串薏苡籽最晚也是1500多年前的了。文物说明是“项链”,展出来的是手串——盘串也是“自古以来”啊。
薏苡籽就是草珠子,佛教有佛珠“一草二木三菩提”
之说,老北京喜欢用它穿门帘子。
距今约2500年 绿松石项链 吐鲁番洋海墓群出土
唐 发髻
网積
戴幞头用的。
幞头这么戴:
图翻拍自孙机《中国古代物质文化》
古代服饰知识积累不足,
这些我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欢迎对以上内容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