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祖!
中国人数千年来的精神归属!
中国人将个体生命能量,与更大生命能量——家族生命能量相连接的重要仪式。
家族是一种氛围,家族是一个系统,是一种血缘关系的延续,是一种能最的传承和一种责任的承担。
每一个个体的生命能量,必须与更大的生命能量相连接,才会找到生命的安全感与归属感,其生命才会更有力量!
因此,人类的生存发展中,出现了宗教,宗教就是用来让人个体的生命能量,与更大的生命能量,如神、佛、道(宇宙力量)相连接,当一个人拥有了自己的宗教信仰,生命便不再感到单薄,便充满力量。宗教,给人心理上极强的支撑力。
而千百年来,中国人最注重的生命能量连接,寻找生命更大依靠的方式,便是祭祖——我们信仰祖宗,我们相信祖宗的保祐,我们相信祖宗自有在天之灵。
于是几乎家家必有宗庙、祠堂——中国人精神依归的地方,中国人的心灵之根,中国人相信,个体的生命,能从家族的生命里获得源动力、支撑力。中国人几千年来的发展动力几乎就是光宗耀祖!中国人的立身、立命之教育,几乎首先就是从家庭宗庙、祠堂开始的,并以此为归属的。
一个有着家族生命能量支撑的个体,他几乎必然活得有目标、有定力、有信心;
而一个家族被人唾弃,或者家族衰弱的个体,他的内心会敏感、脆弱、自卑。
中国的煌煌大家族,几乎都是千百年来传承不息,家族里人丁兴旺,人杰辈出。
而那些不注重家族能量传承的家庭,他们不几代便会断子绝孙!但凡家族中有一个出人头地者,他们几乎首先想到的是,回归老家,修坟建祠!
当中国的家族祭祀的传统被毁掉之后,中国人真正的生命教育、立人立命之教育,真正有效的家庭教育,便随之彻底瓦解!
为什么,中国人笃信家族可以庇佑子孙?家族生命能量可以给后代子孙带来福荫?
古语有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一个为善之家,积善之家,其家必倡。中国人的教育便从此生发。中国人的生命便从此生生不息。做为中国人,怎么能舍弃这千年的传统?
我们知道,孩子是父母两人的精血孕育而成,孩子从生命刚一产生开始,即还是胎儿的时候,这生命里,就已经凝聚着父亲和母亲的信息,从现代科学角度上说,这叫基因遗传,而且我们还发现,孩子基因里继承的不仅仅是父母的而且还有父母双方家族成员的信息,有些信息会直接从肤色、体形、五官、发质等方面直接体现,有的则从性格、情绪、心理、疾病等方面直接体现,这些一般我们都能直接观察感受得到,虽然家族中的先辈们早已离逝十多年,几十年,上百年,上千年,绝大部分我们与他们从未谋面,从不认识,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信息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也就是说,我们从来不会是单纯的个体,因为我们的这个看似个体的身体中,承载着的是家族祖祖辈辈、历代成员们共同的信息。
也或者说,一个人从母亲腹中来到世上,赤条条地,他到底带来了什么?那么我们同样还是说,这孩子赤条条地看似一无所有,但他带来了整个家族祖祖辈辈历代成员的生命信息,或者说生命能量。
如果说每一个人的生命,就是一种能量的话,当生命消失,那么能量消失了么?
我们的祖先,那一个个生命,早已消失,他们的能量呢?他们的能量是不是一代代的传承给了我们,他们的能量是不是一代代的庇祐自己的子孙后代呢?
正如我们古人常常说的:“祖宗保祐”“祖宗有德”“为后世积德”,这话说了几千年!难道只是一个心理安慰吗?
家族里的生命是消失了,但那能量还在!
我们从来没有成为一个单纯的个体,我们只是家族中的一员,我们与父亲、母亲,有着无论如何都割舍不了的东西,那东西从脐带铰断的那一刻开始,就一直用一种特有的方式与我们联接着,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断裂。
家族生命的能量,就是家族的爱!就是爱的力量。
一个世世代代积德行善的家族,他们的后代子孙多会顺利安康。
同样,一个家中无孝无德的家族,他们往往也不可能保祐他们家族的后代子孙,因为这个家族以往的生命还不能得到安稳,这些不安稳的家族能量,怎么会让这个家族的后世子孙们幸福安康呢?
因此,祭祖,就是向家族致敬,感恩,是他们将家族伟大的生命能量,传承给了我们,我们才得以如此健康地存活成长!
祭祖,就是与家族伟大的生命能量连接,家族中千百年来,祖祖辈辈,他们肉体早已消亡,但他们的生命能量永恒存在,如果他们在天有灵,他们必将护佑子孙!如果他们在天无灵,我们也能知道我们的生命来自哪里,那是我们的根,我们的生命之源!
清明,祭祖——中国人千年来的精神归属!
补记:
今年的1月1日,曾带父母来到郎头古村,黄家祖祠,真是无限感慨:
不知其当代子孙如何,但见其辉煌过去,耕读传家。一道街面,祠堂林立,书室相随,这就是最好的见证!
一则他们注重家族荣耀,每个生命的潜意识深处,几乎必有一种观念:我要荣耀我的父母、家族,这是我的生命之源。一个感受不到家族荣耀的人生命里会充满无因由的自卑与软弱。因此此处家家有祠堂,尊崇先辈恩德,以定子孙心志。
二则他们极其注重读书教育,几乎每家每巷必有书室书院,先祖贤达读书之所。其书室书院一一紧邻祖祠,数量之多让人感叹。清室一方,长年诵读,无外诗书孔孟,经史子集,其教育学习之法应被今人专家斥为简单机械,死记硬背,不合成长规律。想那学子,尊祖训导,清室勤读,诗书满架,偃仰啸歌,青竹映门,荷韵香盈,其心定静,其情自高,其才自成。
三则皆处风水上地,坐北向南,南开方塘,塘清荷碧,芙蕖幽香,日暖水润,书室学子,浸淫诗书,晴耕雨读,织罢闲茶,心宁情怡,务本求诚。
此三者,家兴族旺,子贤孙肖,而今人观之,多茫茫然不屑也。
(千里之外不得归,以文遥祭拜祖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