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半年来的第一个电话,我妈还是主动打给了我。电话两端长久的沉默让我喘不过气来。
“这次过节回来吗?”
说来还真是讽刺,我不是早就无家可归了吗?
02
小时候父母总是吵架,准确的说是母亲长时间的谩骂和父亲的沉默。我总是害怕的躲进小房间,祈祷他们快点儿结束争吵。
直到有一次,母亲破门而入,大声的质问我:没见过你这样的孩子,家长吵架你都不知道劝架吗?躲在这儿干嘛 ?我想:我做错什么了?你们为什么要吵架?你们吵架不应该跟我道歉吗?可当时母亲的强势让我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是默默的擦眼泪。
“哭哭哭,就知道哭,这个家就是被你哭成这样的!我死了你们就都开心了是吗?”母亲丢下的一句话,像是把我丢在了拥挤的人潮,我留在原地茫然无措,我知道,我们走散了。
后来我发现,我失去了哭出声音的能力。我怕无端的质问,更怕被谴责懦弱。我变得怕生,几乎没有什么社交能力,甚至没有表达能力,极度缺乏安全感。
而我的母亲,她为什么要这样对待家庭,对待自己的人生?
03
母亲给我讲过她小时候的故事。姥爷是名军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退伍后分配到矿区工作。仕途的不如意让他心灰意冷,决定在家务农。农耕生活更是艰苦,常常旱涝保收。长久的积郁让他对姥姥拳脚相加,甚至掰断了姥姥的小手指。孩子们到了上学的年龄,姥爷却说上学无用,不如去捡煤块卖钱。在姥姥的不断劝说下,孩子们才完成了学业。
我很难想象母亲身为长姐,必须早早承担家里的艰辛,万事只能靠自己是有多么无助;难以想象每次亲眼目睹姥爷家暴时,对她的童年造成多大的心理阴影;更难以想象看到同龄人都有书可读自己却只能去捡煤块时,自尊心有多么受伤。
一瞬间,我理解了母亲的所有行为。
她过度的自尊,强势,是她内心渴望的柔软和关爱。
她对父亲和我的期盼,是希望我们成为她可以依靠的港湾。
她极端的表达方式,只是她不知道什么是爱。
可是她不知道,她越是这样,越会让我们的家变得分崩离析。
04
社会心理学指出:家庭和谐因素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换言之,家庭的和谐程度会影响甚至决定孩子的性格养成。
母亲的强势让我变得内向甚至有些自闭。
父母的相处方式让我对亲情淡漠,充满社交恐惧,缺乏安全感。
她可能都没有意识到,这些情绪都出自她的原生家庭,甚至是当年她最排斥,最痛恨的家庭关系。如今,她又原原本本的复制了过来,加以改造,成了自己的版本。我们的受害者,最终成了“施暴者”。
父母是我们生来的老师,是他们指导我们从“自然人”变成“社会人”。是他们言传身教的告诉我们该如何面对一无所知的社会。但他们也只有一生,他们的性格也是传承下来的。
最近一直被“霍思燕式”的教育刷屏,她在节目里对嗯哼的教育方式圈粉无数网友。简直就是别人家父母的典范。
她不要求嗯哼能多有出息,大富大贵,只希望他高兴就好。
她不会要求孩子一味地顺从,不需要去做一个“懂事”的小孩,却会告诉你:妈妈不会要求你分享玩具,因为那是你的,你有自己决定的权利,但如果你愿意,是可以互相玩儿的对吧。
她也不会就事论人,而是就事论事。这件事情没做好并不代表我们什么都做不好。
她带给嗯哼的爱是自由的,平等的,安全的。这跟她原生家庭的教育密不可分。
霍思燕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她性格比较安静,从小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总是跟着爷爷练书法,学国画,每天生活在和谐的家庭氛围里。父母对霍思燕的教育非常宽松,从不抑制孩子的发展空间。霍思燕学的是国际金融专业,但她极具艺术天赋,家人也很支持她的选择,才有了她后来的演艺之路的发展。
不难想象,正是祖辈的教育方式,让她耳闻目染,培养她成为优秀的自己,也让她形成了自己的良好教育体系。
巴尔扎克有一句名言:三代培养不出一个贵族。
这句话更多的意思是:情绪的传导性远比我们知道的更为深远。以至于我们会无意识的将祖辈的情绪,继续放在自己的身上,甚至下一代。
05
别人家的父母那么好,我凭什么原谅你?
我们总是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却忽视了父母的差异性。他们是第一次为人父母,选择对我们负责,也许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对我们负责。是的,我们是弱者,我们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利就呱呱坠地。可我们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人生。
原生家庭,是现在很多人的伤疤,每次谈及都像是重新撕开扒下,扯着肉,连持自己的言行。可当我们奋起反抗,甚至断绝关系之后呢?也许我们已经成为了他们。
过度的补偿甚至逃避都会让我们趋近于厌恶的现实,我们努力强调不是任何人附属品的同时,更不应该为别人买单,而是对自己负责。我们放不下对原生家庭的执念,其实是放不过自己。
请停止对自己的伤害。要学会做好自己,让原生情绪的伤害停止传播。我们可能永远无法释怀父母曾经带来的伤害,但我们要试着去理解他们的经历,只有放下过去,才能拥抱未来。
作者:张壹焯,自由撰稿人。一个爱刨根究底想问题的95后心理学小学生。请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