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磨课中成长
一节好课,一定是经过执教教师慎重的思考,多次的试讲,团队成员千锤万击的群体智慧的雕琢之作。
本周三下午驻马店第二实验小学“一课研究”团队就邓沂鑫老师将要执教的《轴对称图形》进行了第二次磨课。
下午的第一节课,我们团队的成员一起去二六班教室试听了邓老师的课,邓老师就上次说课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新的尝试,通过新的调整,无论是在引入新课的趣味性上,还是探究新知环节的教师有效引领方面,都感觉较上次试讲顺畅了很多。但在听课的过程中大家又发现了很多新的问题。
一下课,我们在晁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工作室,就邓老师试讲的情况进行了新一轮的探讨。晁老师说:“曾有人把课堂比作乐曲,一节好课必然是起调扣人心弦,主旋律引人入胜,终曲余音绕梁。”就这节课而言,为了呈现出这样的效果,我们团队的人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教师怎样问才让问题具有指向性,2、教师要在该问的地方学会追问,3、青年教师要写详案,只有这样才能锤炼每一句话。
在晁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把这节课又从头到尾捋了一遍。
晁老师告诉大家在导课环节我们一定要扣住学生们的两心,即好奇心,好胜心,本节课的导入,猜一猜这个环节,呈现的方式要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老师的语言要有神秘感,要充满童趣,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学生的心。为了让邓老师有切实的感受,晁老师亲自到台前演示,手把手的指导,团队成员一字一句的抠,细到语调、表情、怎么停顿,力求做到最好,通过这样的磨砺,受益的何止是邓老师,相信团队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一个好老师一定具有演员的能力,要会演戏。
不觉间放学的铃声响了,可付大喜老师和邓老师还因一个疑问不能释怀,无奈我们都要放学,开教研会。研讨就此结束。
五点半研讨会刚一结束,大家又聚在一二班教室继续讨论这节课。就刚才两位老师提出的质疑她有了新的想法,给我们两种解决的方案,晁老师拿着粉笔,在黑板上,写着、画着、比划着,三位年轻老师紧缩的眉头随着晁老师的讲解渐渐舒展,邓老师激动的说:“我终于弄明白教参上所说的剪纸片环节要达到的三个目的了。试讲中出现的层次不清,就是我自己都没有弄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处理,现在我知道在哪方面使劲了。”付老师也激动的说用红心替代衣服这个素材好,我们从简单的入手,让学生明白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再让学生剪自己喜欢的图形就能加深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如果以后我讲这节课就会很清楚该怎么突破难点了。”是呀,通过这样的研讨,相信我们团队里的每一个人在讲这节课时应该都知道该怎样讲了。
讨论交流完所有的环节后,晁老师又叮嘱邓老师要准备好自己的教具,布置学生带的学具,谆谆教导,事无巨细。走出教室时,时针指向7点。
“一个人可能走的快,但一群人会走的更远。”在这样一个学习共同体中,研课、磨课活动,不仅仅是参与,更重要的是投入。相信这样的活动一定会有效地提升我们的课堂教学能力,使我们在教学中不断精益求精,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