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影院内有一半坐位缺席,这倒不足为奇,竟然有三分之一观众是大鼻子老外,差不多年过半百的模样,他们看得懂吗?我心里默默发问,中国六、七十年代的“芳华,”不正是全世界同辈的“芳华”?无论谁都经历芳华,只不过是不同年代而已。
冯小刚导演说:“热血,激情,担当,躁动,纯真,不论任何时代的人,他们的芳华都有这样的共性。”
放映前,灯小姨与我聊起,有一次诚心约老爸看电影,老爸却看睡着了,真扫兴。我说,也难怪,像我们“芳华”的同代人很少与电影打交道,电影院黑咕隆咚的,正是睡觉的好地方。不过,这次灯小姨邀我们看“芳华,”我敢担保,我们仨肯定都不会看睡着,因为“芳华”演绎的是我们的青春年华。
我与灯舅婆开玩笑说,给你纸巾等会抹眼泪,她婉言谢绝了,你自己用吧,我可没那玻璃心。
序幕拉开,“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韩红演绎“绒花”细腻深情,沁人心脾!沿着四十年前的时间隧道,深情地飘然而至。红蓝绿白为主色调的画面,瞬间把思绪拉回到我们的青春年少。
二个半小时的电影,全场鸦雀无声,我有意识地瞟了一眼邻座的两老外,居然没睡着,居然用纸巾抹眼睛。
对于大多影视作品,我的泪点还是比较高的,自称为“有泪不轻弹”的女汉纸。不瞒你说,当伤感悠扬的旋律响起,我的眼眶湿润了,分不出全场的主要泪点在哪,但心里总涌动起阵阵涟漪。
“芳华”到底有多大的情怀,那些记忆里的《绒花》、《英雄赞歌》、《沂蒙颂》、《送别》好像是尘封已久的心迹,伴随着一个时代里的音律,弥漫开来,那些悲欢离愁,记忆里的青春迷朦,峥嵘岁月里的艰辛成长,不正是一场繁荣的芳华岁月吗。
刘峰对林丁丁的一厢情愿,萧穗子对陈灿的爱而不得,那年代的爱情显得格外珍贵,而爱情总是这样阴差阳错,真实生活中的爱情就是这样,有那么多艰难险阻挡在前面,那么多无奈,说出口还有未说出口的喜欢,都成了芳华里的印迹。
对于写作小白,类似影评一类文章,更是摸不着来龙去脉,影片中的人物结合时代的感言,根本无从下手。就从影片时代的题外回忆一下亲历的时代吧。
我们与“芳华”时代同步,但影片中的场景和经历,同生活在农村的我们毫无关联。那时候,参军,女兵,文工团,北京等,是多么耀眼的光芒,岂是泛泛之辈的理想和追求,简直就是上天摘星揽月般的不可实现。
“一人参军,全家光荣。”这决非是一句口号而言,我有贫农出生的好身份,大哥二哥平脚底未能验上兵,父亲没能在村里混有一官半职,高中大门都入不了。说实话,即使体检够格,四叔是“四类分子”这关也过不了。记得当时政审相当严格,有些人到了部队,仍给检举信退了回来。
参军女兵更是寥若晨星,偌大的城镇仅见过一位女兵。参加女兵的条件比男兵要严格,首先,必须通过身材外貌关,饥肠辘辘的年头,农村没几个水灵的姑娘,符合条件的少之又少。正如“芳华”影片中大多女兵,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城市。
影片中的“活雷锋”刘峰,让我回想起遥远的记忆。七十年代,“学雷锋”活动一直贯彻始终,同学们都以雷锋为榜样,人人争做好事。写作文三句不离“学雷锋,做好事。”譬如,今天,帮助老大爷推车,扶老大娘过马路,捡起了一分钱上交…。
班里确实有表现出色的,至今仍记得一位“学雷锋”标兵,名“基英。”我们班几次出了“学雷锋,赶基英”为标题的黑板报。在我们心里,她一直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很巧,四十多后的去年,在就读过的地方遇见了她,恰巧,她也像刘峰一样推着车,基英推着车卖菜,不是卖书。
其实,那时候我们都很简单,紧跟着时代的潮流,哪管对与错。同学之间没有尔虞我诈,只有单纯的友谊。
“芳华”中的何小萍那带着希望和欣喜的笑容,光荣加入文工团。结果遭到群体的挤兑,嘲笑,笑容慢慢变少,消失,甚至变成痴呆。令人可悲的同时,令人匪夷所思。人民军队那么崇高的团队,咋会出现这样讽刺性的现象。一度产生疑问,生活与艺术是否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影片结尾的画外音:“不由暗自感叹,一代人的芳华已逝,面目全非,虽然他们谈笑如故,但是不难看出岁月对每个人的改变,和难掩的失落。倒是刘峰和小萍显得更知足,话虽不多,却待人温和。原谅我不想让你们看到我们老去的样子,就让荧幕留住我们芬芳的年华吧!”
芳华也好,老年也罢,每个年龄段都有各自的美好。心安,知足,便是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