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以前是个“迟到鬼”“拖延症重度患者”,包括现在时不时也是这样。曾经一度我很懊恼,也经常因为迟到和拖延错失一些机会、影响一些关系,每每这些情况发生我都痛心疾首地想,我一定得改。然而,你们能猜到的,就是多年过去了,我依然活在“无志者常立志”的状态下,我也渐渐接受了别人给我贴的“没有时间观念”“不守时”甚至是“不讲信用”之类的标签。直到有一天我接触到了叙事疗法,用这样的方法协助我自己去看迟到拖延的问题,好像逐渐从问题里解脱出来了。
叙事疗法是一种后现代的心理治疗方式,指咨询师带着好奇贴近来访者,倾听他们的问题故事,并通过外化、改写、重塑等技巧,帮助来访者用有力量的支线故事去替换有问题的主线故事的过程,并借此来增加来访者的自我认同。接下来我就讲讲我是如何用叙事帮自己解套的,通过叙事的一些理念介绍来解释我是如何理解迟到拖延与我自己的关系。
1. “人≠问题”:
古典学派重视诊断、分析并解决人的问题,将问题看成是个体内在品质的一种外在表现,而叙事的观点则提倡对人的尊重,将问题和人分开,问题是问题,人是人。谈话的方向即是支持来访者在问题和自我之间建立合适的关系。
以前别人,甚至包括我自己,都把我的迟到拖延看成我自己的问题,我跟这毛病纠缠在一起,改又改不掉,让我觉得很委屈也很无力,久而久之也放弃了做出改变的念头。但是当我带着叙事的理念看这件事,如果迟到和拖延是两兄弟来找我,又会是怎样呢?如果两兄弟是信使,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话,我是否可以邀请两兄弟坐下来好好聊一聊?毕竟是多年的旧相识,如果我和两兄弟叙叙旧,我们会聊些什么呢?且让我回忆三十年来与这两兄弟相处的点点滴滴(讲述主线故事):
场景一:去上课、去上班、去开会总是掐点儿到现场,即便早起了也会在家磨蹭一会儿、预计早到了几分钟也会在楼下磨蹭一会儿,结果呢?大部分时候就是迟到灰溜溜坐下来。
场景二:楼下男友已经等了半小时,但是仍然觉得这个口红颜色不够好,于是擦了重涂,最后让男友等的着急;一个小时以后要去赴宴,可是戴哪套首饰既显得别致又不会显得刻意呢?于是换来换去挤压了交通时间,最后还是堵车又让别人等着;
场景三:赶飞机、赶火车经常是冲进门去,下一秒就关舱门,特别惊险,后背一直冒汗。
场景四:老板交代干3天的活儿,往往用deadline前仨小时干完,搞得最后紧张兮兮、鸡飞狗跳。
正是因为迟到和拖延这两兄弟,害我在别人眼里是个拖沓鬼、不尊重别人时间。我也烦死他们了。
2. “每个人都是自己问题的专家”
我们每个人,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但仍然能够走到今天,这表明一定是有一些资源在支撑我们,这些资源本来就蕴藏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之中,将这些积极资源调用起来,我们就更有可能找到不一样的生命故事,之前的问题也就融化了,所以我们都是面对自己问题的专家。
我很庆幸于没有去买《做一个有时间观念的人》《守时的重要性》一类的书,虽然书名都是我瞎编的,我隐隐的觉得关于拖延迟到的答案都在我自己身上。只是感觉火候没到,还没有很想要解决问题。如果说行为改变前面必然要经历有意识、有意愿这两个阶段,那我一定是意愿还不够强烈。那我就来仔细琢磨一下迟到和拖延两兄弟跟我相处时我的感受吧,也许能有一些线索。做完了细致的分析我才终于对自己和对两兄弟有了进一步理解。原来我也不是受害者,而是我与两兄弟合谋,一次又一次上演同一主题的闹剧,名字大概可以叫《快看我快看我,我好可爱呀》。在那些经典的场景中,我以前只看到了贼挨揍,却没看到贼吃肉。比如场景一中,我也挺享受众目睽睽之下大摇大摆走进去坐下就能听干货、或是迟到了从后门悄悄溜进去享受老师或领导的目光扫射,这比起“没人看到我”、“提前到了跟别人没话找话说或者忍受尴尬”、“提前到了听一些不那么重要的开场”都更重要的多;比如场景二中,当等了我很久的男友、司机、朋友看到我到了那瞬间并没有给我脸色看,反而热情地说“没事儿没事儿”“一定挺忙的吧”、“就差你了,开吃开吃”、“路上挺堵的吧”我会感受到那种被原谅、被接纳、被允许、被重视...是如此让人痴迷沉醉;再比如场景三中也在惊险之余格外享受刺激,一边擦汗一边感受自己就是个幸运儿,回望一路上被各种理解和照顾,一路可以走绿色通道,比如司机师傅为了帮你抢时间甚至不顾违章、排队的人群也可以允许你加三儿、舱门口空乘快速办手续且眼神里仿佛说着“加油宝贝儿!”;再比如场景四里,在焦虑和紧张的刺激下,往往也是灵感大爆发的时候,更能让自己交上完美的答卷,就在11:59分按下回车键看邮件发送的那一瞬间,成就感、自豪感油然而生,感觉很想变成另外一个人给自己亲上几口,并惊呼“你也太天才了吧!”...总之,拖延和迟到两兄弟,帮我一次又一次在惊险中体会到自己和别人的爱意,而这些在夹缝中稍纵即逝的被爱的感觉,都是我如此珍惜的,我却从来都没有察觉到。我从中理解到,我对被爱有如此强烈的需求,渴望被看见、被理解、被接纳、被珍惜...原来我有这么多美好的期待,也许都被压抑了,他们却偷偷地藏起来,像是只有两兄弟在帮他们撑腰,一次又一次在闹剧中希望被我看见。当我看见了我的渴望和需要,也就化解了跟两兄弟的恩怨,不再想与他们对峙。而是看看未来如何与他们相处。
3. “放下主流文化的量尺”
叙事疗法的创始人麦克怀特说:“个人问题的形成,有很大因素与主流文化的压制有关。”社会文化通过引导社会评价体系来塑造社会成员的行为(如,什么样的人才是成功的?什么样的行为才是对的?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的?),社会成员间的相互对比成为个体社会化的主要途径。文化主流总是有一定的压迫性,其忽略了个体生活的丰富性。
当我被“不守时”这个大帽子扣住的时候,我就看不到自己的需求,也无法绽放自己的价值。而过往我们太在意人的价值和功能性,我们小时候都是被“太阳当空照...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这样的歌谣教育影响的,仿佛都要为了服务社会长成好孩子、好学生、好员工,而房子、车子、票子、职位、权利都成为衡量我们成功的唯一标尺。同时我们也从小被教育遵守各种规范、形成统一标准的美德,仿佛这一切标准都比人本身还重要。在这样的环境中,我经常感觉自己像流水线上的产品,却缺乏生机。我们头脑中有太多“应该”“必须”“不得不”在束缚我们没办法活成我们想要的样子。我们被规范的同时,无限的创造力和生命力也被控制住了。每每想到这里我都感觉不寒而栗。如何打破这些我们看不见的心网,让我们看到无限的可能性,做出更贴近内心的自由的选择,这将是我此生追求的目标。
当我们内心丰盈的时候,就好像置身于海底世界。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同的、都是弥足珍贵的,我们可能是沙粒、珍珠、珊瑚、海龟、螃蟹、小鱼...每个人都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这本身就是有价值的。如果我们内心干涸,我们就像置身于菜市场的鱼池子,我们只能是待宰的鱼肉,只能跟别人比个头儿。
4. “较期待的自我认同”
当个体完全用主流文化价值观作为评判自己行为的唯一标准时,个体往往只能看到那些符合或者不符合主流文化标准的行为,将其他行为视而不见。如个体认为自己的行为长期都不符合(达不到)社会主流标准,那么其就有可能形成消极的自我认同,认为自己是不好的,认为自己是有问题的。但是实际上,任何生活事件都有多元的意义价值,一件事情可能即是消极的又是积极的,将生活事件的多元意义的丰厚性展示出来,个体就更可能在其中选在符合自己价值判断的意义,进而感到自己人生是主动的,改变自身被动面对问题的策略,从而形成适合的符合自身体验的自我认同。
在我自己案例中,当没有看见自己行为背后的隐藏动机和渴望,就硬生生地以“我们要守时”的标准来框住,带来的只是失落和懊悔。而看到了自己的需求,再去重新作出选择,我可能会选择提前出门一会儿,也许在路上有不一样的风景。当我真的这么做了,当我可以从容地在路上帮助一位有需要的大妈、当我可以任性地驻足欣赏一片落叶、当我可以感受等待别人时的甜蜜、当我可以享受跟别人先攀谈一会儿不急于步入正题...这就加强了我将来愿意给自己更多时间而不是只能有一种姿势来享受关系里的爱与被爱。
5. “寻找生命的力量”
主流文化影响我们,让我们认为自己就是问题,认为自己是没有力量的。叙事治疗就是帮我们把问题和人剥离开,将问题“外化”,解构主流文化对我们的影响,让我们可以成为面对自己问题的专家,成为生命的主人。虽然很多问题还没有找到答案,但是慢慢地去走,去看,我们一定会找到属于生命的力量。
随着学习的深入我越来越感受到叙事的魅力,她让我感受到温情、浪漫、开放、包容。她就像一位有丰富阅历的女子,因为懂得人生冷暖,因此才愿意敞开怀抱,以慈悲之心滋养万物。这如水般的女子,褪去了少不经事的青涩,不再像年轻小姑娘一般抱着改变这个世界的贼心不死,而是尊重万物的如是存在,协助他们长成应该有的样子。春天,她陪伴柳树感受枝条摇曳;秋天,她见证笔直的杨树为下一个轮回积蓄力量。在她那里没有黑白对错,没有什么绝对的真理可以束缚住自由,任何存在都能在她那里总能被充盈生命的力量,继续茁壮成长。
而我也更加坚定自己的初心,用叙事的力量去陪伴自己和他人的成长,去追求无限的心灵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