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日志
人们总是把幸福解读为“有房”,“有车”,“有钱”,“有权”;其实真正的幸福是“无忧”,“无虑”,“无病”,“无灾”。“有”多半是给别人看的,“无”才是属于自己的。
那很多人就会问,那如果没有“有”,我们也不觉得幸福怎么办?都“无”了,我们也有烦恼怎么办?其实这中间有一个平衡的“度”的问题,幸福的人生是“有”和“无”相生的,而不是单独一方独立存在的,如果连温饱也不能解决,我们谈何“无忧无虑”。除非四大皆空,完全放下红尘琐事,但凡做到“放下”二字的,也就不会在乎是入世还是出世,物来顺应,当下不杂便是了。
道德经里的智慧讲“有”的一段话, “五色使人目盲,五音使人耳聋,五味使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之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妨。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而不为目。故去彼而取此。”这里说的圣人是如何看待“有”的,“为腹不为目”,只要为了吃饱肚子就可以了,而不是为了眼睛看着越多越好。
最近我们老宅基地拆迁后,很多村里的村民都拆到了三四套房子,包括我们公司里的兄弟姐妹们也一样,在拿到新房之余,却生了很多烦恼,比如说装修房子夫妻不能达成共识的;有些为孩子要卖掉拆迁房想给孙子孙女买学区房而闹得不愉快;更有甚者,兄弟姐妹夫妻反目,告上法庭的大有人在。原来朴实的村民们并没有什么过多的奢望,所以都过着道法自然的生活,但是突然多了好几套房,大家都开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谁也不肯让步。所以看似一件“有”的好事,随之带来的也有“有”的困惑,当今社会房子就是“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了。
所以凡事“有”都是一体二面的,前后相随一起来的,所以“有”未必会给人真正得到幸福;而真正能让人感到幸福感的就是“无”,我们再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用“无”的思维去分析与解读就能迎刃而解,对方与我的意见不一致是否出于好意,发心如果是好的,就可以沟通解决的,有争执就代表大家都在“我”的立场考虑问题,如果大家都可以“无我”,“无为”一些考虑的话,也许说这些事儿也不算什么事儿,比如我和我家先生,在装修也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我后来一想,他爱操心就让他操心吧,我倒也省事儿,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无”才是让人真正得到幸福感的法宝。而“无”是向内观,而不是向外求的,所以幸福是动词,不是名词,幸福是要自己去付出与创造的,绝不是等着别人给予的,外求的幸福感永远也不满足,唯有自己去创造的幸福才是长久的,富足的。
幸福就像摩天轮,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