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我回老家去,碰上妈妈准备了一些鸡蛋和其他营养品要出门。我问她去哪里?她说,邻居家媳妇小产,过去看看她。
等会儿遇见妈妈和几个近邻一起回来,几个人又站着说了会儿话,也就各自散了。
我问妈妈怎么这么多人在这里,妈妈说,都是街坊邻居的,过去看看她。
在我看来很平常的一件事,回到小县城,跟朋友无意间说了起来。朋友却给了我一个意想不到的回答:你们那里的人可真好!这事儿放到我老家那里,别说去看她了,背后不说闲话,暗地里使绊子就不错了,还邻居去看望呢,自己家亲戚都不一定会去。
这个回答让我不仅是意外,还很不解,这么一件人家自己的事,就算是邻里关系不好,亲属关系差,不看望就不看望呗,背地里说闲话也再所难免,“使绊子”这样暗黑的做法,未免有些过了,凡事总要有因果的吧。
带着这样的疑惑问朋友,他边摇头边叹息,说,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人情世故,像我们那里的,杂姓很多,各自为政,一姓有一姓的生活圈子,关系复杂着呢。虽然大家也保持表面上的相互来往,暗地里却是矛盾不断。
这种情况我开始并不理解,随后经历一些人事冷暖,才渐渐明白。
在农村长大的孩子,集体观念比较强一些,记忆里快乐的童年是和村里的孩子们一起渡过的,在大人共同协作用大石磙子碾压的光滑平整的打麦场上,光脚追逐奔跑。饿了就到最近的菜地里摘新鲜的蔬果下肚。被糟蹋了菜地的人家不是按辈份叫叔伯家的,就是那个小伙伴自己家的,大人们虽心疼正长的蔬果,却也不会为难我们。还叮嘱我们不要吃不干净的东西,免得拉了肚子。
有时候,谁家大人要出门办事,孩子托付给邻居照看是很放心的。出门回来带了好吃的孩子们都有份儿。
谁家有红白喜事,一声通告,村子里该帮忙的自觉就过去了,一群邻里坐在一起择菜洗刷,孩子旁边追逐打闹,一番热气蒸腾的景象,这种场面也是很多长大后到城里生活的人对渐行渐远的乡土生活所怀念的。
这是我所知道的乡下人的人情来往。小时候认为这是人情常态,自己走上社会,才明白,这看似和谐平和的背后是一套他们生存来往的人际关系。
那时候,村子上人情来往都是父母在做,谁家孩子娶媳妇该上多少礼钱?前年咱家办事谁家的谁谁过来帮的忙,今年得给人家还回去。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乡邻亲戚间的人际交往,也是给自己孩子,下一辈人“走路”。说的阳春白雪点,就是给孩子们打造人际网络,只是更为朴实些。
乡土社会里的人情来往,不仅有地域文化,氏族关系,血缘近疏在里面。还有层不可忽略的关系在里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利益,特别是现代的乡土社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人际关系,人情来往也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即越来越利益化。
这是我那个朋友所说的,他们的那个乡土社会不和睦,各揣心思的一个原因。
关于人情味,在某度上搜索看到这样一个回答:
人情味是从内心发出的对于人类的热爱与尊重,是一种博爱,是掏出真爱给每一个人,是用爱的味道去慢慢体会的。它不是偏私,不是施舍,不是表面的礼貌。
我不反对这个观点,但我也不认同这个观点,它太高大上了,脱离了根本的人性的弱点。
举个栗子。
某地,有爱心人士出于善心,免费给大众提供早餐,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纷纷加入吃早餐的队伍。感激之情之言不绝于耳,后来,出于某种原因,早餐做不下去了,结果爱心人士被指责的体无完肤。
我并不怀疑爱心人士的善举,也不怀疑人们最初的感激赞扬的真诚,更不怀疑大多数人变脸的速度,和他们义正言辞所谓的指责。
人情给予同等认知层次的人,你感受到的是温情,他知道你的付出,理解你的行为,并会积极的和你产生良性的互动。
认知不在一个层次的人,一方付出,一方独享,天平倾斜,付出的一方感知人情太冷,独享的一方认为人情太薄。矛盾由此而生,而且难以化解。
所以很多时候,不要说什么人情淡薄,这玩意啥时候都没浓厚过。
同等的利益,情感认知的平等交换,才会让人情这东西细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