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本世界和学生经验世界之间,老师的作用就是搭建一座桥梁,每一节课都是老师和学生一块做的一次精神上的旅行和探险,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如果没有意外出现,景点都是事先可以知道的,没有超出个人的想象力范围和理解能力范畴的东西,自然不会喜欢这样的旅行和探险。恰恰相反的是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常常会有出乎学生意外的,又能让学生感觉很有收获的一些东西,可能这个东西没有我们选定教学设计中体现的深刻,对学生来说确是自己发现的惊喜,或者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想法,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观念,并且这样的观念有相当的合理性和说服力,这就让成长中变得更加深刻。对课堂我们应该存在有意义的追求而不是平庸……
千万不要忘记自己曾是学生。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总念叨:以前自己读书的时候最不喜欢怎么样的课堂,就不要让自己的课堂成为学生最不喜欢的模样。反而言之,也就是魏老师口中的千万别忘记自己曾是学生!我们当学生的时候,不喜欢老师满堂灌,希望能讨论一下,而不是按照上课老师既定的计划完成教学;我们当学生的时候,不喜欢老师照本宣科,希望能联系生活实际,讲讲有趣味的事情,让我们更好的理解学习内容;我们当学生的时候,希望老师都是幽默有趣,抑扬顿挫,让我们聚精会神,饶有趣味的听课;我们当学生的时候,希望老师不要拖堂……我们当学生的时候,希望老师布置的作业都是少而精且有针对性……当你自己是学生的时候,你发现内心充满对于老师上课时的期待,对于学校建设的期待。当然魏老师在书中举例:学政治科目的时候,老师讲到“人类社会最高级阶段是共产主义的社会”,讲辩证唯物主义的时候讲到“运动是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宇宙、人类、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当时的魏老师就很想问一个问题——最高级阶段就意味着到头了,不能发展了,然而唯物辩证法又告诉我们运动是永恒的,变化是绝对的,这不是互相矛盾了吗?学生产生这样的疑问,希望在那一刻有机会表达并且能够讨论,这也说明许多学生心中理想的课堂应该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相信新时期我们的学生内心也是同样有各种想法,让他们的活力充分得到施展,施展在健康、积极、智慧的方面,但能否让其充分表达?这就考验老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智慧了。千万不要忘了自己曾是学生,不要再把自己作为学生时不想要的付诸在学生身上。
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
只要从事教师这个行业,总能听到:以学生为本,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而事实上在一线教育工作上却很难完全做到。要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就要从在学生经验出发跟学生对话,在书本世界和学生经验世界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从书中得知魏老师的课堂设计总能别出心裁,这些都来源于魏老师从学生的经验来上课,这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让学生们将所学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素养。书中提到:历史课上的宗法制,西周时期的宗法制是一种按照血统远近区别亲疏的制度,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如果我们只是把这句话讲给学生听,学生可能记住了西周时期的宗法制,核心是什么?但是可能不明白真正的宗法制是什么样的。西周时期离我们21世纪已经三千多年,怎么样让一个三千多年的制度让学生充分理解,按照教参上面的重难点去讲,是没办法完全解决困惑的。魏老师别出心裁的设计~提问学生:中国人的姓名和西方人的姓名有什么区别?(在英语里面是名字在前姓氏在后;在汉语里面是姓氏在前,名字在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进一步追问:中国人常常把市长、县长叫做父母官,西方国家从来没有这个说法。魏勇老师告诉学生:因为里面和西周的宗法制度有关:第一,我们的宗法制度是按照父系血缘关系远近来定亲疏,跟父姓理所应当。第二,宗法制度存在社会等级,家庭群体中,父亲处于统治者地位,嫡长子处于准统治者的地位,其他人要服从……第三,家族利益为先,个人利益为后……这就是搭建学生的经验世界和书本世界的桥梁。
上课要给学生惊喜。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也要时刻给予学生不一样的惊喜,这样的惊喜要有“侵略性”,内容要有“颠覆性”,同时课堂对话也要有一定的“侵略性”。上课要给学生惊喜”这一崭新的教学思想。具体地说,就是课程要具有一定的侵略性,能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提出的这个观点,或者是思考角度、思维方式,颠覆了他之前的某种认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听得进去,教学也才会有效果,而不是仅仅按照教学大纲,把重点、难点,按部就班地交代给学生,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不过可以想见,这样的课堂教学,需要老师付出更多的努力。让学生喜欢上自己的课,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的很难。需要我们从认识上去改变,从行动上去磨练,从实践中去总结,从反思中不断去完善。让每个孩子都喜欢上自己的课,这是我的一个愿望,我也将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不断地努力,与学生们共同成长。
以真实的自我跟学生相处。
不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对学生耳提面命的老师,而是把自己在成长过程当中的一些体验咯、经验、阅历,包括一些教训像朋友一样与学生分享,只是作为一个话语权稍微大一些的朋友,这也告诉我们,作为教师,我们无需总把自己摆在至高无上甚至不可侵犯的位置,这无形中让自己与学生有了距离感,我们要懂得以最真实的自我去面对学生,与他们分享自己的人生体验与思考,对他们施加教育的同时,我们也从学生的身上受到一定的教育及影响。和学生相处时就是在创造环境。这个受教育的环境一方面可能是我对他们施加影响,另一方面我也受学生的教育,他们的一些奇思妙想,一些童真、童趣,说话方式,让我从他们哪里吸收一点“真气儿”,这是一个双方共生的、共同建立的过境。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的成长既需要从课堂中吸取那种规范的、系统的知识,同时也需要在课堂以外分享我们老师做未成年人的学历和对人生的思考,学生在这样的相处过程中可以批判性地吸收、接受。魏老师在书中指出:以真实的自我和学生相处,要求我们老师自己真实的存在变得比较完善、比较上进、比较积极,自然表现出来,不用考虑是否存在缺陷,在完善自己、努力做好自己的时候,可能里已经有意识地把那些不好的东西慢慢地改掉了。相信这是我们要去努力的方向,那就一起努力达到吧!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重新定义教师角色。
师范生都知道,在教综里面所提及的教师角色,有很多种,然而新时期的教育更要求教师要学会重新定义自己的角色,这也是必然的趋势,所谓“传道、授业、解惑”只是过去意义上的“好老师”,现在好老师的意义已经发生了变化,老师不再是真理的化身“传道、授业、解惑”这个老师角色的定义也在发生改变,与学生教学相长的这种状态是让人欣赏的,老师的角色只有付出了努力,然后有所成就,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学生的进步,才值得骄傲。我们不论处于什么样的角色,应该相信大多数的学生是有是非之心和判断力的。不要过于低估学生的能力,过于霸道和专制只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不要过于高估学生的能力,意味着老师给的空间过大,但是不会产生扼杀他们创造力的错误。纵容学生的一些小缺点,还可以纠正,但是你一旦扼杀他的创造力,这是没办法纠正的。所以我们都要重新定义教师角色,做个新时期与时俱进的老师。
守住教育的一厘米主权。
任何教育改革都脱离不了中国教育的大环境,我们都是带着镣铐跳舞,一时半会我们解不开这个镣铐,但是我们尽可能还是要有那么一点美感。什么是“一厘米主权”?魏勇老师这样解释:就是哪怕你的自由空间 只有一厘米,你仍是自己的国王,你是有主权的。比如教师是有镣铐,但是,课怎么上?怎么和应试接轨?怎样做既满足应试的要求同时又不伤害学生的创造性,你是有通融的权利的,是可以做些事情的。在体制内我们都知道关于作为教师有各项规定需要遵守,但不代表我们没有自己的主权,所以我们要像魏勇老师的那样,守住教育的一厘米主权,用良性的变革去促进教育的发展。良性的变革是大家理性、温和地逼近红线,但不突破红线,而是促使红线不断改变,也许我们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但是我们可以在一厘米的主权范围内做我们想做的事情,把负面影响尽可能减少,哪怕一厘米也很有意义。
第一辑完,阅读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