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天气,没有开一点玩笑,骄阳不遗余力地洒出光和热,空气狂热席卷了城市的各个角落。在这酷暑难耐的七月,我有幸参加了组织安排的香港游学活动。
在此之前我没有去过香港,对香港的认识也是来源于港片,只知道香港是一座融合于东西方文化的城市,它是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也是全球名品集散地,对香港教育的认识更是模糊。直至有一次参加全国小学数学观摩课,特级教师谭智俐老师分享了她在香港各个学校学习所经历的事情,让我特别好奇香港的教育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百闻不如一见,感谢组织给予的机会,让我带着好奇与憧憬,开启了香港游学之旅,见识了香港的教育特色。
Part one 我眼中的香港教育特色
一、独特的办学模式
不同的文化、历史与体制造就了不同的办学目标、不同的办学模式以及不同的办学行为。香港学校的运营模式主要有四种,分别是官立学校、津贴学校、直资学校、私立学校。每种学校运营模式背后的办学团体都不一样。官立学校的办学团体是香港教育局,它全数是由政府资助,学校不收学费,且教师多为公务员。津贴学校的办学团体是非牟利办学团体,政府只提供营运资受聘于金,学生无需缴纳学费,教师受聘于学校,非公务员,但薪资待遇按照公务员制度。直资学校是不同办学团体与教育局签订服务合约,政府提供大部分营运资金,教师受聘于学校,学校可弹性安排教师的薪金,学生需付学费。而私立学校可由办学团体独立营运,政府也不提供资助,学校有权选择教师,学生也需要缴纳学费。香港的中小学校,公、私立学校各占10%,主要是以官立、受资助学校为办学主体,根据政府提供的教育津贴,提供免费12年义务教育和标准收费的基础教育。
由于每个社会办学团体的实力、背景、办学意愿、办学目标都不太一样,从而保证了办学的特色化和自由化。我与田家炳中学的副校长交流得知,香港的教科书没有硬性规定书本的印刷商是谁,只要具有相关印刷许可证即可,学校可自己订立购买书本名称,由学生自行购买,相对自由。由于香港的教育局和政府只是起监督的作用,在制度上和源头上保证了香港的中小学开发校本课程、特色课程的自由,中西结合,教学严谨,从而建立起全方位发展学生的模式教育,打造了不一样的教育特色,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学校教育。
二、以全人教育为目标
“全人”是指有自信,能关顾他人,有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有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的人。我们参访的几所学校,都是培养有全球视野、社会关怀的领袖,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即批判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创造性、道德判断能力、有效沟通、团队精神与合作、全球化及多元文化意识、独立研究能力。香港的全人教育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确立“以生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香港的中小学注重学生的发展需求和个性差异,树立“以生为本”的发展理念。比如中小学每周一次的社团活动,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主动手,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我们参访的青年会小学与国际、国内联谊,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活动不因成绩好坏,全部学生都可以去,尽全力保证每个学生拥有同等的机会。学校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了学生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自我认识、自我选择、自主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真正把“全人教育”理念应用到教育实际工作中去。
2、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自身为主导,教学方法多样化
香港的中小学教师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以自身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方法多样化。传统学习中,学习者是从老师那里学,从课堂里学,从书本里学,而香港的中小学教师通过活动教学、网上教学、戏教学、视频教学等多种形式的教学,丰富课堂内容,注重的是学生的体验。香港是一个贫富差距明显的大都市,青年华小学为了消除学生的贫富差距观,开展了贫富宴活动;为了让学生学会尊重残障人士,设置残障体验活动;为了让学生感知生命的不易,组织一年级的小朋友种植植物,体会生命的珍贵和短暂;为了帮助学困生克服学习困难,开展学习跨越困难活动;为了让学生学会感恩、知足,开展亲师日、父母日、感恩日等活动,让学生学会对身边的人感恩。这些体验式学习活动,则是从“体验”中学,从做中学,从实践中学,从游戏中学,体现了明朝大师王阳明先生说的“知行合一”,渗透了杜威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等教育理论。想想我们在日常工作中靠简单地说教教育学生要关爱同学、要有爱心、要懂得感恩等,效果却收效甚微,那是因为学生缺少体验式活动,所以我们很多学生太自我、缺乏爱心、不理解父母和老师的良苦用心。
3、借助分层教学照顾学生差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个性、兴趣、学习动机及家庭背景各有差异,从而导致每个学生的学习接收能力不一,自然而然就涌现了后进生。香港也和我们内地一样,每个班都有后进生,不同的是对待后进生的态度。在香港学校,教师的态度不是“转化”而是“照顾”。他们也会采取课后辅导等方式,但所体现的理念却大不相同。田家炳中学的黄校长说:“教师花时间和精力去照顾这些后进生,不是为了消灭差异,而是为了较少差异。其实后进生也想进步,也需要帮助,你要看得到他进步的地方,尊重他,理解他,才能看得到他的困难。”。黄校长的这一席话让我深思了许久,我们内地的教师改变后进生,喜欢用“转化”一词,殊不知转化是改变、革除,把学生学习困难看成是一种缺点,甚至是错误、罪过。香港的教师对待后进生的态度是“照顾”,照顾是承认、接受,教师接受学生学习上的不足,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甚至是一种保护。
香港的学校为了照顾学生的差异,教师采用分层教学,从备课阶段起,教师集体备课,将教学时间、教学要求、教学方法等各个环节进行充分考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同一个知识点设计不同的提问。他们在面向全体的时候,照顾个别,也不死板;分层教学时,不散,亦不流于形式。田家炳中学的老师透露他们在分层教学时,合理设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讲解例题,不会把学生的分层情况告诉学生本人,目的是不让学生给自己贴上标签。学生的可塑性很大,香港学校的分层教学照顾了学生的差异,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
4、全人课程打造全人教育
香港的全人发展课程面向所有的人,采取多种渠道,通过探索式学习和多元化学习最终让学生提升自信心、发展人际沟通、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正确地人生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和生活态度。比如说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小学秉承志臻完人的校训,将身、心、灵、智、社五个元素融入全人发展的目标中,以此设计全人课程打造全人教育。 青小的校本课程丰富多彩,各具特色,且校本课程拥有完整的校本教材。如青小颇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健康生命科,整个小学阶段的教材体系完整,每个年级阶段的主题不一,知情行并重,让学生明白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提高学生在身、心、社、智、灵的成长,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成就全人发展。他们的校本课程健康生命科其教学策略也是形式多样,通过灵育课感受强化触动,借助圣经元素肯定自己是独一无二的,通过绘本阅读正确认识处理情绪的方法,借助真人书画馆体会正面面对困难的情愫等。每所学校的校本课程都不尽相同,且各具特色。此外,香港的学校还开设颇具规模的兴趣班和社团活动,比如说scratch少儿编程社团、STEM社团、机器人社团等。这些校本课程、兴趣班以及社团活动,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合格的公民,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教育视界国际化,致力于学生的终生发展
我们小组在反思总结时提出的主题是“内地农村教师如何拓展学生视界”。为什么提出这个主题?视是视野,界是眼界,首先我们认为视野与眼界,这是一个人与世界对话的方向与框架。一个人的视野有多广,取决于他早年接受的教育、行走的经历、所处环境的影响、阅读的广度与深度以及展望这个世界的心态。其次我们发现香港的教育视界国际化,致力于学生的终生发展。香港的教育者坚信学生日后一定有机会离开香港,走向世界,成为一个合格的世界公民。所以他们采取“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措施,开阔学生的视界。首先是“引进来”,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外国人,比如说寒暑假组织学生去乌溪沙参加营地教育(乌溪沙每年寒暑假都有外籍学生)、请外籍英语老师等。学生接触外国人需要用语言来沟通,语言加上文化,形成了学生的经历。其次是“走出去”,学校组织营地教育、参访其他学校、举办篮球、童车体验、机械奥运会等,不仅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也开阔了他的视界。
常言道一个人要开阔眼界,不仅要行万里路、阅人无数,还要读万卷书。香港的学校很重视阅读,我们发现香港学校的图书馆全天开放,而且楼梯间都设有“漂书阁”,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借阅翻看。学校每周也会开设一到两节的绘本课,教师会组织学生阅读,香港的阅读教书也颇有特色。
香港的学校组织活动、重视阅读,帮助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无数人,这种教育视界国际化,致力于学生的终生发展,值得我们内地的农村老师学习。
Part two 如何将游学时的所见所学所思进行链接
有一个小伙伴在朋友圈写道:“香港游学不是让我们有教育的落差感,而是让我们更加清楚自己的方向,让我们在自己最大范围内更好地去发挥,或是去挑战原本的不可能”。我深表赞同她的观点,内地的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二者尚有较大的差距,更不用说香港与内地的教育差距了。领导者是缩小教育不公平、教育差异的关键,可香港和内地的教育体制不一样。我们作为一位普通的农村教师,只能在现有的条件内,在最大地范围内进行微改变,尝试去挑战原有的不可能。回来后,我一直在思考,我该怎么改变,怎么将我游学时的所见所学所思链接在我的教育教学上。
1、改变教育观念,尊重差生、理解差生。这个学期学校又变更了我的教学任务,换了一个全校老师都头疼的初一班教数学。我曾花了很多心思,可每次考试个位数的数学成绩占了1/3,数学成绩每次都垫底,而我也因此时常被领导点名。想想我从来都没有真正尊重这个班的差生,他们的内驱力不强,基础差,我脑子里想的都是如何转化他们,如何不让他们拖后腿,潜意识里也给他们贴上了差生的标签。如果下个学期我还继续教他们的数学,我将改变教育观念,尊重他们,理解他们,真正看见他们的需要,帮助他们。
2、在任教班级开展阅读,以点带面。去年我申请了幕天的公益图书角,经过一个学期,幕天陆陆续续捐赠了不少的书。下个学期我将在自己任教的班级试点,开展阅读,以点带面,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个不读书的老师怎么能要求他的学生心甘情愿地读书,我自己也会起带头作用,每天保证一个小时的阅读时间,与学生分享我的读书心得。
3、申请途梦计划,帮助学生进行生涯规划。中考过后,没有上普高线的同学不知道何去何从,甚是迷茫。下个学期我想申请途梦计划,帮助学生认识更好地认识自我,从而让他们对未来有一个规划,知道自己的人生方向。
4、继续申请日慈的心盛课程,丰富学生的课程。这个学期我用日慈公益基金会的心盛课程给七年级的班上了十节课,这个班的大部分学生有所改变。学生学会了倾听,学会了感恩。同时我在上心盛课程时,发现很多起打架斗殴事件的根源都是学生不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下个学期我想继续申请日慈的心盛课程,丰富学生的课程,帮助学生成为更好地自己。
5、时常反思。这次游学我发现了自己身上的问题,不爱深入思考,看问题的角度太单一。今后我会时常进行反思,工作上会时常自问,我给学生的东西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是促进了他的发展还是阻碍了他的发展。
6、广泛阅读,行走世界,开阔眼界。我虽时常看书,却只涉猎文学和教育学、心理学这几个方面,其阅读面窄且是浅层次地阅读。游学时深有感触,脚步到不了的地方,书籍可以,而且书籍可以让我们变成更好地自己。今后我要广泛阅读、深度阅读、涉猎各类书籍,而不是只挑选自己喜欢的书。同时我也会多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开阔视野和眼界。教育是一个人格感染人格,智慧孕育智慧、激情点燃激情的过程。一个阅读量广且生活经验、人生经验丰富的老师会在日常教学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视界。
香港游学这场精神盛宴虽丰富却短暂,虽精彩纷呈,却如期散场。每一次外出学习,都有不一样的收获,无论是从教育观念还 是教学理念,所见所学所思都让我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习不止步,成长不停歇,我定会借助游学时所见所学所思的东西,在教育教学路上走得更加的坦荡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