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都认为,判断一个人的人品,似乎有一个铁的定律,那就是时间和利益。
时间是识人最好的试金石。“时间是考验一个人的最佳良药”,正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利益是断人最薄的遮羞布。“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正所谓“现实冷漠,人情凉薄”。
“自私是人性的本质”。这句话似乎彻骨又不得当,但却反应了一些事实,人都会对自私的本质遮遮掩掩,而将自己性善的一面显露出来,因为本质本性永远都是冰冷彻骨、赤身裸体的、是不好看的。难怪孔夫子用“食色性也”四个字概括人性。
在《孟子 离娄下 》中,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这句话的大意为,“人区别于禽兽的地方只有很少一点点,一般的人丢弃了它,君子保存了他。
孔子孟子阐述了人性之根本,君子知道守节和自律,知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而小人不知道这一点,在时间和利益面前暴露其本质,“碎了试金石,去了遮羞布”。翻脸无情,直言不讳;鹗心鹂舌,不择手段。
严格意义上来说,在这个世界上,君子和小人并无严格界限,同样的好人与坏人也是相比较而言。这个人、这个事全对,不能证明那个人、那个事全错。同样的那个人、那个事全错,也不能证明这个人、这个事全对。
不过,能在利益的驱动下快速暴露其自私贪婪本质的人,定要“慎”交、“慎”言、“慎”行。即使与这样的人关系在阶段性的时间内很好,只要在利益的驱动下,“交”、“言”、“行”全部都会转化为反攻回自身的卑鄙手段,而在没有利益的交相辉映下,一切又显得那么的伪善美好。
同样的,我认为在以下几种情况,有这些行为的人,人品自然是不好的。不能深交,定要远离!
一、见他人患难,失势,落魄,无助之时。斩断生路,落井下石,封井压盖之人。
二、与他人有利益交集,心生嫉恨,忌妒心重,心胸狭窄,眼里容不下别人,见不得别人好,这其实不算什么,很正常。但付诸行动,使坏、耍手段,手段如搬弄是非,挑拨离间,阳奉阴违等,如果这样做了性质就完全不同了,不老实仅是一方面,更多的是人品层面的问题了。
搬弄是非:把别人背后说的话传来传去,蓄意挑拨,或在别人背后乱加议论,引起纠纷。
挑拨离间:原指没有根据的话,现在多指在别人背后散布诬蔑、中伤的说法。
阳奉阴违:指玩弄两面派手法,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当众同意背后反对)。
心胸狭窄:心内不能容物,极端的自我与自私,心中只有自己,而不能出现别人。
如果生活中遇到了这种人,千万要远离,不能深交,注意言辞,说话也要小心,今天他能因嫉生恨谋害别人,明天同样也会加之于你,至少你是不确定的,心里一定有忌惮。对待这种人需谨慎相待,心里无视,勤打招呼,避免损失。
三、出卖对自己有恩、对自己好的人,俗称“反骨”,当代意义有“反叛”之意。简而言之,就是忘恩负义,不报恩也没什么,但杀恩,不是投桃报李,而是恩将仇报。
有以下行为的人,人品自然是响当当的。同样也必然是“栽得梧桐树,自有凤凰来”。
一、见他人患难,失势,落魄,无助之时。不看热闹,雪中送炭,鼎力相助,温人心暖。
二、见贤思齐,礼敬贤让。讲道义,重仁义,惜感情。
三、乌鸦反哺,知恩图报。
我在生活中判断人品就是这几点,其他的诸如有什么不好的习惯、爱占小便宜、脾气不好什么的对我个人来说在评判人品好坏的方面不重要,在我的心中只要有这三点的其中一点,就是人品的问题。
以上实属个人鄙见,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