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玉书林朝阳《带我去远方》小说在线免费阅读_陶玉书林朝阳《带我去远方》全本免费在线阅读_陶玉书林朝阳《带我去远方》小说无删减版在线阅读_陶玉书林朝阳《带我去远方》完结版免费阅读
小说别名:文豪1978(陶玉书林朝阳)_带我去远方(陶玉书林朝阳)
主角:陶玉书林朝阳
作者:坐望敬亭
简介社畜林朝阳为了工作忙的连相亲都没时间,穿越后娶了知青点最美的女知青陶玉书。以为是抱上了美娇娘,结果对方考上大学后便断了联系。家里人为此饱受闲言碎语的困扰,林朝阳却满不在乎,改革开放的浪潮正滚滚而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他哪有空为了一个女知青浪费时间?他本打算利用先奋斗几年赚上几个小目标,然后迅速躺平,从此
关注微信公众号【海芋阅物】
去回个书号【119】, 即可免费阅读【带我去远方】小说全文!
“十一,下个月十一赶上周末,我们好好在外面玩一圈。”
可能是心有愧疚,陶玉书最后补充了一句。
林朝阳心想也行,反正周末就一天时间,也玩不了什么。
到了图书馆,里面依旧坐满了人,哪怕是星期天,也无法磨灭燕大学子们的学习热情。
今天闭架借书处是胡文琼值班,为了方便学生们借书,馆里的各个借阅室和借书处周日依旧有人值守,不过只上半天班,到中午十二点就没人了。
见林朝阳休息时间还过来,胡文琼有些意外,他说道:“在家闲着没事。胡老师,您要是有事就去忙,反正我闲着也是闲着。”
周日上午来借阅的学生并不多,大家都知道图书馆职工周日都得休息,借阅也都是集中在工作日。
闭架借书处的工作并不复杂,最难的是找书,林朝阳这两天熟悉了一下书库,真有人来借书,耐心点按图索骥也是可以找到的。
有人来顶班,胡文琼乐得高兴,“正巧家里衣服还没洗呢,小林,那就麻烦你了。”
“您客气,我也是正好今天没事。”
收获了一波同事好感,林朝阳坐在工位上继续他的创作大业。
有了昨天的试水,他脑子里的一些想法和思路变得清晰,再下笔感觉少了些滞涩,多了几分从容。
来到燕京的第一个周末匆匆而过,林朝阳在图书馆待了一整天,傍晚学生们准备去吃晚饭时才想起回家。
路过未名湖时,他瞧见有不少学生在湖边,有人坐在湖边的长椅上安静的看书,有人在绕着湖边慢跑背英语单词,还有三五人聚集在一起朗诵着林朝阳没听过的诗歌。
未名湖与朗润湖南北相望,作为燕大的著名景点,一塔湖图在中国的高校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尤其是在夏天这个时候。
湖光塔影,钟亭落霞,垂柳依依,美不胜收。
望着眼前的美景,林朝阳也忍不住走近去欣赏一番。
“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
一定是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
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
风筝的线绳就在母亲的手中……”
所谓钟亭,是未名湖西岸的小山坡上的一座亭子。
此时正有一波校园诗人正在进行诗朗诵,声音乘着傍晚的凉风飘来,饱满有力,充满了热情。
林朝阳一耳朵便听出了那是郭陆生所写的《这是四点零八分的燕京》,作为朦胧诗早期的代表性诗人,郭陆生虽没有赵振凯、顾成等人那般在八十年代成为大学校园里呼风唤雨的偶像,但其影响力却丝毫不弱。
后世歌手汪峰曾出过一首叫做《光明》的歌曲,歌词便是出自郭陆生的代表作之一《相信未来》。
在上山下乡的那个年代,他的诗歌激励了一代人,也成为了那个年代特殊的文化符号,在知青群体当中做到了口耳相传,脍炙人口。
诗很熟悉,更让林朝阳熟悉的是声音的主人。
“郭陆生的诗都听腻歪了,你换一首诗行不行?”
章耀中被女同学奚落,有些下不来台,“那你来一首新鲜的!”
他的话有几分赌气,可对方却当真了。
当林朝阳走到钟亭台阶下时,只见一个扎着两支羊角辫,高挑身材,眉清目秀的女生站在亭中石凳上,昂首挺胸。
“乌云是起飞又落下的时辰
鸟儿四散
蓝色的斜线
抽打着幽暗的树林,
仿佛在抽打一千支手杖,
抽打一千颗老人的心。
---心呵,何处是家
何处是你的屋顶
……”
女生朗诵的声音比章耀中还要饱满热忱,眼中流露着虔诚的光芒,直到朗诵结束,钟亭内的七八个同学纷纷报以热烈的掌声。
“剑英,这是谁的诗?写的可真好。”众人开口询问。
女生脸上带着几分得意,“赵振凯的《我走向雨雾中》。”
众人惊讶出声,郭陆生是朦胧诗早期的代表人物,赵振凯则是这两年声名鹊起的后起之秀。
不过在《今天》创刊之前、在《回答》79年发表在《诗刊》上之前,赵振凯的大名只是在一小部分诗歌爱好者中传播而已。
毕竟这两年,朦胧诗还没像几年之后那样席卷中国校园。
查剑英所朗诵的这首诗,大家也没有听过,想来是刚写出不久,不知道查剑英是通过什么渠道得知的。
“林大哥?”
章耀中注意到了亭外的林朝阳,众人的聊天被打断,齐齐望了过去。
“真巧啊,耀中。”
打了个招呼,章耀中将林朝阳介绍给几位同学。
77级中文专业的查剑英、王晓平、陈健功、葛兆广,78级的刘振云,新闻专业的杨英明、孙兵川。
陈健功在进入燕大之前便是小有名气的业余作者,燕大毕业后笔耕不辍,是八九十年代中国文坛的代表性作家之一。林朝阳对他的作品印象最深刻的是一篇叫《涮庐闲话》的散文,讲的老燕京涮羊肉,令人阅之垂涎欲滴。
他从七十年代初便开始文学创作,如今已经是燕京文坛小有名气的业余作者。
王晓平在编剧领域名声很大,代表作《刮痧》《甄嬛传》《芈月传》,另外她后来还成了导演郑小龙的妻子。
查剑英后世以写杂文、评论、访谈出名,最为人所熟知的作品应该是《八十年代访谈录》。
刘振云就不用说了,小说、编剧两开花,冯晓刚的电影让他的名气比以上几个人加起来都要大,他是中文系78级,刚开学就积极靠拢师哥师姐。
中文系五个人,除了章耀中,其他四个人林朝阳穿越前都听过他们的名字。
至于新闻专业的两个人,他倒是没听说过,想来也是跟专业有关系。
听说林朝阳是燕大图书馆的管理员,查剑英、陈健功等人对他颇为客气,王晓平问他:“林大哥,你也喜欢诗歌吗?”
“我对诗歌了解的比较少,倒是挺喜欢听你们诗朗诵,朝气蓬勃、充满热情。”
林朝阳没说喜不喜欢,这帮年轻人很明显都是朦胧诗的狂热粉丝,他说喜欢,万一被拉进诗社怎么办?说不喜欢,那是找不自在。
实际上朦胧诗他上学的时候倒是读过不少,对很多作品也很喜欢。
听他这么一说,陈健功、查剑英等人还挺高兴,起劲的又朗诵了两首诗。
年轻人的精力似乎都是无限的,林朝阳长了一张年轻人的脸,却感觉与这群满腔热忱的年轻人格格不入。
也许二十年之后,他们也会变的市侩、利己、满身俗不可耐的铜臭味,但至少在现在,他们还是充满理想主义和浪漫色彩的。
年轻的感觉可真好!
关注微信公众号【海芋阅物】
去回个书号【119】, 即可免费阅读【带我去远方】小说全文!
如果按照正常节奏,这个时候林朝阳应该来个人前显圣,随口念一两首后世流传的经典诗作震惊全场。
可惜在场的年轻人们没给他这个机会,大家对林朝阳的到来并没有太过注意,与他闲谈了几句,便完全沉浸在对诗歌的狂热中。
林朝阳倒不觉得是被冷落了,他能看得出来这帮人是真心热爱。
不过他对这种事提不起什么劲头,反倒是查剑英继续朗诵诗歌时,陈健功和章耀中的对话引起了他的兴趣。
“诶,邹仕方真给茅盾先生写信了?”章耀中问陈健功。
“嗯,团委的人同意了,他执笔。茅盾先生是我们的老校友,肯定会给这个面子的。”
林朝阳好奇的问了一嘴,章耀中跟个包打听一样,把自己知道的情况全说了出来。
五十年代,燕大曾经有一个享誉全国高校的诗社——五四文学社。
早期的成员包括了吴祖缃、谢勉、冯智、钱礼群等人,这些人后来都成了燕大的教授,也是中国文化界举足轻重的人物。
去年国家恢复高考,77级的学生当中有几个能张罗事的,以哲学系的邹仕方和文学系的陈健功为首,向校团委文化部发出建言,希望可以恢复筹办五四文学社的提议,获得了团委的认可。
与此同时,团委和燕大学生会也开始筹备五四文学社的社刊,并致信茅盾先生希望他老人家可以为这份新刊物撰写发刊词并题写刊名。
林朝阳听完章耀中的话,心中是有些佩服的,一来是因为这帮学生们的组织能力,二来也是为燕大对这帮学生的宠爱。
章耀中和陈健功对话的空隙,林朝阳想起自己正在写的小说。
正所谓未雨绸缪,小说写完了肯定要发表的,章耀中之前在《燕京文艺》上发表过诗歌,正好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向他咨询一下。
“耀中,《燕京文艺》的审稿标准高吗?你有没有相熟的编辑?”
“林大哥,你是要投稿吗?”章耀中好奇的问道。
林朝阳点了点头,“是有这个想法。”
章耀中来了兴趣,问道:“写的什么题材?诗歌?小说?还是散文?”
“小说。”
“小说啊……”他语气沉吟,“我倒是见过诗歌组的编辑,可问题是不管你这一摊儿。”
他说着,眼睛一转,把一旁的陈健功推了过来。
“这事你得找健功,他可是《燕京文艺》的老作者了。”
章耀中把林朝阳想投稿的想法告诉了陈健功,他爽朗的笑起来,“我算什么老作者,就是给刊物投了几次稿而已。不过朝阳你要是不介意的话,我倒是可以拜读一番大作,给你一些参考。”
林朝阳笑道:“那就多谢健功了。不过小说还没有写完,我也是今天恰好见到你们。这样吧,等我写完了小说,再去叨扰你,如何?”
“乐意之至!”
投稿有了领路人,林朝阳再次朝陈健功道了声谢,又跟大家聊了几句之后,眼见时间有点晚了,便告辞离去。
望着他的背影,查剑英问章耀中:“你跟那位同志很熟吗?”
“火车上认识的,林大哥的岳父是历史系的陶教授。”
刚才章耀中帮双方介绍时只通了姓名和身份,并没有介绍多余的信息。
“陶教授啊!”
陶敬法的名字大家都是听说过的,历史系的实力派教授之一,不过在外界名声不彰。
陶教授的女婿,这是中文系众人见到林朝阳的第一印象。
林朝阳回到家中时已经是晚上六点半了,陶母和赵丽正在往饭桌上端菜,见他回来,陶母脸色不虞。
“周日休息就知道在外面玩,作业都做了吗?功课都复习了吗?”
比林朝阳早回来了两分钟的陶玉墨挨了母亲两句骂,一脸茫然,要骂你早骂啊,我刚才进屋的时候不骂,这会儿要吃饭骂上了。
她心里委屈,但善于察言观色,很快便反应过来,母亲骂的另有其人。
莫名的给林朝阳背了个锅,陶玉墨把被母亲骂的怨气撒向了林朝阳,看向他的眼神又多了几分敌视。
陶玉书心思玲珑,对母亲的指桑骂槐心里门儿清,可母亲这种狡猾的损人方式,她也没办法多说什么,只能给林朝阳一个爱莫能助的眼神。
林朝阳很清楚丈母娘对他的意见,不过他觉得与其去讨好不待见他的丈母娘,不如将精力都花在对他青眼有加的老丈人身上。
职场小技巧:单位一把手就一个,站队要认清形势。
随口闲聊般的将自己今天的工作交代了一番,陶父认可的点了点头。
“你刚到单位,多帮同事顶班有助于团结同志。”陶父端起了碗,拿起筷子正想夹菜,又补充道:“不过也要注意尺度,不要被人当成是理所应当的。”
“您说的是。”
“嗯,吃饭吧。”
一家人吃饭,陶玉书给了林朝阳一个赞赏的眼神。
连着五六天时间,林朝阳已经慢慢的适应了燕大图书馆的工作,跟同事们也逐渐熟悉,摸起鱼来轻车熟路,心安理得。
图书馆的工作说忙很忙,说清闲也很清闲。一般早中晚最忙,因为这个时候学生不上课,乌泱乌泱的涌到图书馆来,借阅室和自习室里永远都充满了人。
等到学生们上课的时候,工作就清闲多了,偷闲的时候也比较多。
林朝阳便是利用这样的时间,完成了他第一篇短篇小说的创作。
小说光写完没用,得发表才有钱拿。
又赶上周日,林朝阳没跑去帮同事值班,而是拿着新鲜出炉的稿子往南走去。
32号楼是58年建起的灰砖简易楼,就在教授们住的小洋楼院落燕南园的南面。
在钟亭见面那天,陈健功告诉了林朝阳宿舍在哪,让林朝阳稿子写完了就来宿舍找他。
今天是周日,学生们没有课,走廊上有不少学生端着脸盆,脸盆里放的衣裳,想来是去水房洗衣服的。有的人则是提着洗漱用品要出门,这是去洗澡的。
还有人换上轻快装扮,三五成群走在一起,为首的腰间夹着篮球,这是准备去篮球场挥洒汗水的,陈健功就在其中。
“健功!”
林朝阳极其熟稔的招呼了一声,陈健功也报以亲切的回应:“朝阳!”
他心知林朝阳必定是来送稿子的,便对身边的同学道:“你们去吧,有朋友来找我。我不在,好好打,输的别太难看。”
“你不在正好,我们肯定能大胜经济系二十分。”他的嚣张被同学们怼回来,一群人嬉笑着分别。
陈健功领着林朝阳进了宿舍,又给他倒了杯水。
“看样子,稿子写完了?”
关注微信公众号【海芋阅物】
去回个书号【119】, 即可免费阅读【带我去远方】小说全文!
两人坐在书桌两侧的椅子上,林朝阳直接将小说稿子放到桌上,“我没投过稿,对这方面不是很懂,麻烦你帮我瞧瞧。”
林朝阳并不认为穿越就是全能的,就好像他没办法把看过的文学作品完全复刻出来,只能凭借着散碎的记忆去拼凑,再加上点自己的创造。
陈健功笑言道:“我也就是多投了几次稿而已,这对我也是个学习的机会。”
“牧马人?”他看着稿子首页上的小说名字轻声念道。
“前段时间《工人日报》发了一篇报道,是关于五十年代大学生严纪彤和王伯龄夫妇的。”
陈健功回想了一下,“我有点印象,是那对放弃了巴西华侨身份和遗产毅然留在国内报效国家的夫妻吧?”
林朝阳颔首,“这篇小说就是受到了这对夫妻的故事的启发。”
听他这么说,陈健功来了兴趣,“那可要好好看看了,你先喝点水。”
陈健功将桌上的茶缸推向林朝阳,然后自顾自的翻阅起了稿子。
陈健功忙着看稿子,林朝阳闲着没事,四下打量着宿舍。
中文系男生住在32号楼,四层的楼房中文系的人占了三层、四层两层楼,东语系和西语系各占了一层和二层。
男生宿舍是六人间的十几平方米的屋子,三架上下两层的铁架子床、一张书桌、两张椅子,便是宿舍里的所有家当。
一眼便能看全的宿舍,没什么看头。
林朝阳见陈健功看稿子看的入迷,便也拿起桌上的书,是《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的代表作。
走廊上不时传来的声响并没有打扰正在阅读的两人,时间在太阳的偏移中慢慢过去。
林朝阳的小说脱胎于他后世读过的小说《灵与肉》,提起这个名字很多人都没听说过,但电影《牧马人》很多人应该都不陌生,《牧马人》的电影正是改编自《灵与肉》。
林朝阳把电影的名字挪到了小说上来,小说就叫《牧马人》。
另一个时空里,这篇短篇小说发表于八十年代初,一经发表便收获了广大读者的喜爱,让作者张先亮在中国文坛一举成名,也奠定了他在中国新时期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一万七千余字的篇幅并不长,陈健功看的很认真,花了一个多小时才看完。
他从信纸上抬起眼睛,看到对面正专注看小说的林朝阳,眼中满是欣赏。
他将稿子放到桌上,声音惊动了看书的林朝阳。
林朝阳抬起头来,满眼期待,“看完了?”
陈健功点头,“看完了。”
“如何?”
“好!很好!”
陈健功用简短的三个字表达了自己对这篇小说的喜爱,好像是觉得这依旧不足以表达这篇小说的好,又补充道:“我写不出的好!”
林朝阳受宠若惊,“过奖了,过奖了,我这是第一次写小说。”
听到他的话,陈健功脸上泛起苦笑,又夹杂了几分艳羡。
“第一次写小说就能写的这么好!”
这样的褒奖让林朝阳知道再谦虚就是虚伪,只是淡淡的笑了笑,既不自傲,也不过分自谦。
可在陈健功眼中,却是对自身实力和作品品质的强大自信。
合该如此,燕大历史系教授的乘龙快婿,又怎么会是一般人呢?
前几天初次见面时不显山不露水,只是因为还没到显山露水的时候,如今作品面世,恰如长刀出鞘,锋芒毕露。
陈健功跟共和国同龄,二十八岁才考上大学,思想成熟,心中思忖若真如林朝阳所说,他是第一次写小说,那么未来的前途必然是不可限量的。
想到此处,他迫不及待的站起身,“走!”
“干嘛去?”
“我领你去《燕京文艺》编辑部。”
“不是写信投稿就行吗?”
“特事特办。”陈健功说了一句,脸上满是自信,那是《牧马人》的质量所带给他的。
林朝阳提醒他,“今天是周日。”
“你不说我都忘了。”
陈健功这才想起来,不过他的兴奋依旧没有被打散,作为《牧马人》的第一位读者,他迫不及待的想把这篇小说介绍给世人。
“编辑部有时周日也有人,先去碰碰运气,没人再回来。”
那工作日再去好不好?
这话只能放在心里,陈健功是好意,而且这个年代通讯手段不发达,大家已经习惯了寻觅和等待,多跑一次编辑部在陈健功看来并不是问题。
陈健功让林朝阳等了一会儿,他跑到团委借了一辆飞鸽牌的二八自行车,朝林朝阳拍拍后座,“走着!”
潇洒的姿态让林朝阳心生豪迈,怀里揣着稿子,上了后车座。
燕大在西北四环外,《燕京文艺》编辑部却是在位于西长安街的六部口,放一百年前那是妥妥的天子脚下。
十多公里的路程光是骑车就骑了快一个半小时,来到长安街上,快到西单路口的大街路北有个北大门,这里就是《燕京文艺》所在的西长安街七号燕京市文化局大院。
走进大门后是一条宽胡同,胡同东边是一块块城砖建筑的古墙,经过一座古香古色的大殿往西再往北,又是一条胡同,往前走,迎面有座楼房,就是燕京文联。
一栋孤零零的楼房,门楣看起来是欧式的,内部的间隔却是和式的。楼内有各种协会,文化界人事凋敝,这里略显破败。
楼内的协会办公室门前都挂着铭牌,有陈健功领路,两人很快便找到了《燕京文艺》的编辑部。
两人正要敲门,就听见旁边有人喊陈健功。
一回头,是个身姿高挑的年轻女同志,目测超过了一米七,在如今并不多见。不过她身量虽高,却很匀称,模样清秀端庄。
“德宁!”陈健功叫出了女同志的名字,给林朝阳介绍了一下。
女同志叫章德宁,是《燕京文艺》的年轻编辑,恰好也是陈健功的责编。
“今天没休息?”打了个招呼,陈健功问。
“你来的巧,最近积稿多,我们几个人正加班呢。”
章德宁领着两人进了办公室,只见几张办公桌上堆满着稿件,一老一少两位女编辑正埋头于稿件之中,对门口传来的声音并未在意,直到章德宁喊了一声。
“老周,陈健功带作者朋友来了。”
关注微信公众号【海芋阅物】
去回个书号【119】, 即可免费阅读【带我去远方】小说全文!
章德宁的喊声从稿件堆里喊出了个五十岁左右仪态大方的女同志,陈健功向她打了个招呼,又把林朝阳介绍了一遍。
“周老师是《燕京文艺》的小说组组长、编委。”他对林朝阳说。
周燕如摆摆手,示意他不用提这件事。
陈健功说起林朝阳的稿子,先是夸了一顿,然后说道:“难得的好稿子,我就赶紧带他过来了。”
周燕如被他说的有些心动,不过编辑部有编辑部的规矩,陈健功是章德宁负责的作者,他带来的作者自然也归了章德宁负责,稿子的一审也得经章德宁的手。
燕大图书管理员在近现代中国人的眼中是有点特殊含义的,章德宁看稿子之前先是隐晦的打量了林朝阳这个作者两眼。
林朝阳并不是那种靠外貌取胜的人,但却自有一股自信发散。
看完了人再看稿子,章德宁很快便被纸上的文字所吸引,沉迷其中。
等她再抬起头来时,已经接近中午。
从办公室窗户玻璃投进来的阳光将屋子里照的通亮,再看向林朝阳,他的形象在章德宁的眼中渐渐的与小说中高大帅气儒雅的许灵均叠合在一起,焕发着耀目的光彩。
“德宁,稿子怎么样?”陈健功问道。
章德宁只恍惚了一下,回过神来,手里捏着稿子,“写的真好,不愧是燕大的!”
“您过奖了。”林朝阳自谦了一句。
章德宁的夸奖让陈健功有种气味相投的喜悦,“我没说错吧,朝阳这稿子有水平的。”
“我看这篇小说,比《文汇报》上登的那篇《伤痕》写的要好。不过……”章德宁对稿子不吝赞美,但说到最后语气却有些犹豫。
刚刚过去的暑假,沪上的《文汇报》在8月11日刊发了卢欣华的小说《伤痕》。
小说发表之后,在沪上读者群体当中掀起了一阵阅读狂潮,《文汇报》在短时间内将当期报纸加印至180万份,依旧无法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需要。
《伤痕》的影响力随着读者们的阅读和讨论在国内迅速扩大,不仅是读者群体,文学界、文化界也开始讨论起这篇小说。
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红遍大江南北。
但《伤痕》引爆舆论并不代表它的成功是一帆风顺的,现在各地的报纸上关于《伤痕》的讨论层出不穷。
在这几十年的中国,涉及到一部文学作品的讨论通常是离不开政治的。
眼下这个节骨眼,是改革开放的关键节点。
全社会也正在酝酿着一种强大的情感势能。
山雨欲来风满楼!
在文学界对于《伤痕》的讨论热潮里,不仅仅有赞扬,还有批判的一面。
《牧马人》这篇文章主旨立意与《伤痕》如出一辙,发表后若是造成一定的影响,必然也会面对这种局面。
况且,《伤痕》从思想性和艺术性而言,可谓惨不忍睹。文学界很多人对于这篇大学生的习作能够引发如此大的热潮很不理解,也很不待见,这也是章德宁敢说《牧马人》比《伤痕》写的好的原因所在。
《牧马人》如果发表后获得成功,说不定会借着《伤痕》的风潮再度引起一番争论。
利弊摆在面前,章德宁只是《燕京文艺》的一个年轻编辑,她虽然认为《牧马人》的质量很好,可也不敢打保票小说一定会发表。
毕竟这些年一部作品能否发表,很多时候与质量本身并无直接关系。
陈健功大概猜到了章德宁欲言又止的含义,他将目光投向了周燕如,和章德宁对视了一眼,两人十分有默契。
“老周。”
章德宁又叫了一声老周,将《牧马人》的稿子交给了周燕如。
姓氏前面加一个“老”起头是我D在延安时期的老作风了,编辑部的人都这么叫周燕如,也就是现在,放在后世就不适用了。
“你先看看这份稿子,正巧作者在这,审稿意见回头我给你补上。”
周燕如知道,章德宁能当着林朝阳这个作者的面递到自己这里,要么是稿子出色到她无法拒绝,要么是稿子太烂,但有人情加持,让她无法拒绝。
陈健功是《燕京文艺》的老作者不假,但要说他的面子让章德宁无法拒绝,那是不可能的。
心中有了猜测,周燕如接过稿子便看了起来。
“他是一个被富人遗弃的儿子——维克多·雨果《悲惨世界》。”
小说前引的一句话抓住了周燕如的眼球,让她内心燃起了对这部小说的阅读兴趣。
好的小说总是在开篇就能让人沉迷,《牧马人》便是如此。
主人公许灵均出身于富贵家庭,可他并没有因此受惠,年幼时母亲早逝,又被富商父亲抛弃。
好不容易等一切厄运都过去了,三十多岁娶妻生子,过上了稳定幸福的小日子,不想早年抛弃他的那个富商父亲又回来寻他。
一番思想挣扎过后,许灵均放弃了到美国生活和继承巨额遗产的机会,决定留在国内。
故事的结局,许灵均回到了他的家,他看到了站在家门口等着他的秀芝。
她穿着白色的围裙,在柔和苍茫的暮色中好像一点皎洁的星光。
他还看到了一团火,那是他的女儿清清穿着红衣裳向他飞奔而来。
他回到了他的家。
周燕如沉浸在林朝阳编织的故事里,心潮起伏,跌宕难平。
“小林!”周燕如停顿了一下,“我这么叫你可以吧?”
林朝阳笑道:“当然没问题。”
“这篇《牧马人》写的很不错。有文笔、有思想、有故事,从外在到内核完成了高度统一。”
闻言,林朝阳面上平静,反倒是陈健功为他高兴不已。
周燕如盯着林朝阳的表情,见他在自己的称赞下面如平湖,心中不禁将对眼前这位年轻作者的评价又提高了一个档次。
“不过任何作品有优点就有缺点。我举个例子,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描写过多了。人物的心理读者是无从揣测的,都是作者赋予的。
因此这种描写带有作者强烈的主观情绪,很容易掩盖读者对于情节的关注。
再比如后半段对于许灵均父子的处理,我看出的意味是父子二人达成了和解,但我不建议你这么写。
说到底,许父抛弃了许灵均,并因为继承了许父的血统,许灵均前半生一直都生活在苦难中。他人到中年虽然成熟了,对很多事情也都看开了,却也应该是个有自己坚守的人。
他可以克制自己的怨恨,甚至是与自己的怨恨、与自己的前半生和解,但绝不能简单的与父亲和解,这样的处理显得人物太单薄了……”
周燕如当了快二十多年编辑,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林朝阳细思她所提的问题大多是恰当的。
有的问题林朝阳有不同看法,两人讨论一番,周燕如也会赞同林朝阳的想法。
如此过了半个多小时,两人才停下。
“总体说来,还是一篇非常出彩的小说。若是能发表的话,应该会引起一番反响!”
周燕如对《牧马人》做出了最终的评价。
关注微信公众号【海芋阅物】
去回个书号【119】, 即可免费阅读【带我去远方】小说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