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相处是个技术活。假如有一天,你的孩子对你说:“你们再逼我学习我就跳楼!”你会怎么办呢?
听一个人说话,有察言、观相、会意三个步骤。察言,就是看看对方说什么;观相,就是观察对方怎么说,比如说的时候是什么情绪,有什么样的肢体语言;结合当时的情境和对对方的理解,我们才能知道TA真正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也就是会意。
如果孩子是边笑边说,表情和身体放松,那么可能只是开个玩笑,通常不会是个问题。
可如果孩子是在与家长发生冲突时说出这样的话,那么就表示TA内心承受着来自家长的巨大压力,这种压力激发了TA的愤怒情绪,TA想说的是:我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还有一种情境,如果孩子是在抑郁状态下说出这样的话,可能情绪不会那么激烈,但危险性最高。抑郁是把应该向外的攻击性转向了自身,这种情况下有可能会造成自伤甚至自杀行为。
现实生活中,以第二种情形较为常见。既然孩子的跳楼是有前提条件的,那么,TA真正想死的可能性比较小。通常能说出这种话的孩子,可能临近或正在青春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面对自己快速成长的身体会有一种陌生感,看看自己,这不再是我熟悉的小胳膊小腿了,而内心中他们还没有真正成熟起来,还充满了对成人的依赖,所以他们本身就会经历一种冲突——我是谁?我要长成什么样子?他们在不断地寻找答案。同时,由于这个阶段的激素水平不稳定,往往出现敏感、易怒等现象。想必很多青春期孩子的家长都经历过与孩子的大小冲突。
这个时期,孩子们会极其强烈地希望掌控自己的生活,而不再听从家长的安排。“你说得都对,但我就讨厌你说话的样子。”这是典型的青春期少年的想法,面对家长的教育、引导、批评,他们会以不服从的方式来宣示主权,此时的家长,应该改变以往的态度,主动去理解孩子的感受,尤其不能再一味批评教育。
从孩子的一句“你们再逼我学习我就跳楼”来看,孩子的成绩显然离父母老师的期望相去甚远,亲子关系显然已经面临破碎。从人本主义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有努力向好的愿望,而成人只看到了孩子的成绩,却没有看到TA的挣扎,没有恰当的能力评估,更没有给TA有效的方法。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父母不断地把自己的焦虑传递给孩子,把自己内心的不安全感投射给孩子,把自己设计好的路强加给孩子,以至于孩子无法承受,宁可以死相逼。
你还记得自己的少年时期是什么样子吗?你能想象十年以后你的孩子会是什么样子吗?如果你不相信孩子将来会有美好的前程,你是否想过,这份不相信背后是什么?它的背后其实是对自己的不相信,是对自己现状的不接受,而你无法面对这种不相信、不接受,所以把它扔给孩子,这样以来,你内心的难受消失了,而孩子身上的难受却加了倍。
今天,孩子的一句“再逼我学习我就跳楼”正是在言说着这种加了倍的难受,你听懂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