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小朋友在幼儿园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吃好睡好玩得也好。这些对新环境有超强适应力的宝宝,会让爸爸妈妈感到很安慰。他们很高兴自己的优质陪伴带来了好结果,孩子很有安全感。
但是,还有一些小朋友,他们在幼儿园不吃不睡,也无心玩耍,哭到让父母怀疑人生,觉得自己是不是没有给足孩子安全感,导致他们不愿意离开父母,去探索更广袤的世界。
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很大程度上,我们对于孩子是否获得了安全感的焦虑,影响了我们对孩子真实个性的理解。与其把关注点放在孩子是否获得了安全感的结论上,不如换一个思考角度想想,作为孩子安全感的重要来源,父母自身是否具备充足的心理能量,支撑孩子安全感的发展呢?
Part 1 孩子安全感的根基是父母的安全感
1. 有安全感的父母会「读心」
安全感的建立,是孩子们生命头两年最重要的任务。语言表达能力尚未发展成熟的宝宝们,需要父母像一个「读心」专家一样,解读他们传递出来的各种信号,为什么哭了?为什么笑了?是什么东西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
「读心」能力特别好的父母,就是0-2岁孩子内心状态的一面镜子,能够准确地看见婴幼儿的内心世界。和这样的父母相处,孩子就会感受到,他向外界发出的信号,是能够得到积极回应的。这种同步互动的情感经验是成就安全感宝宝的关键。
但是,「读心」能力不够好的父母,对不会直接表达需求的宝宝们来说,就像是一个黑洞洞,他们不能映射孩子们的内心状态,孩子们就无法通过父母的回应,肯定自己的心理需求。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互动不同步,会阻断孩子安全感的形成。
父母「读心」能力的来源在于父母自身的安全感。在精神分析学领域,「读心」能力也称之为「心智能力」(mentalization),是指我们能否透过他人行为的表现,看到他内心的感受和需求。
如果你总是觉得内心是不可捉摸的黑箱子,觉得外在直观的行为等同于一个内心的状态,比如,孩子一定要哭到满地打滚,你才能意识到孩子内心不舒服,可能有什么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那么,你可能是一个心智能力未发展好的人。
心智能力发展良好的人就是一位「读心」专家,时刻保持着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觉察与解读。有安全感的父母,他们的内在感受能够得到认可,因此,他们也更愿意倾听孩子们的内在感受,成就孩子们的安全感。
而没有安全感的父母,他们在洞察自我的情感状态和孩子的情感需求方面存在后天缺陷,如果不刻意练习「读心」能力,他们就可能会在孩子身上重复自己的不安全感。
相对而言,0-2岁的孩子心理需求比较简单,研究发现有 2/3的父母能够与1岁左右的婴幼儿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随着孩子们自主意识不断增长,独特个性逐渐彰显,对于父母「读心」能力的要求日渐高涨,如何持续地维持安全的亲子依恋关系,对部分父母来说可能会是真正的难关,尤其是那些自己在原生家庭中没有建立过安全感的父母。
2. 妈妈 A 的故事
大家看这样一个故事。
妈妈 A 很忧愁,女儿2岁多以后,自主意识迅猛增长,需求未得到满足的时候会满地打滚,乱扔东西。每一次女儿情绪大爆发都是对妈妈爱心和耐心的极限考验,也让她清晰地感受到原生家庭对她当下的影响,那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她需要做大量心理建设才能超越它。
小时候她如果不听话,爸妈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打和骂。被打了还不允许哭,只有乖乖听话才能平息父母的愤怒。反反复复的经验让她学会了默默地忍住泪水,努力按照父母的要求调整自己的行为。
长大之后,她和父母的关系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矛盾,但亲密感不足。关于自己的事情,她也只报喜,不报忧。因为父母接不住她的真实感受——那些让她烦心的事情,她感觉即使说了,父母也不会给她安慰,反而还可能引发争吵,说了不如不说。
所以她现在面对自己的女儿,常常会力不从心。孩子尚未出生,她就已经开始钻研儿童心理学了,也知道孩子的成长所需要的重要养分来自于高质量的陪伴和安全的依恋关系。
但是,每当孩子表现很「熊」的时候,她的第一反应却是远离孩子。尽管理智能够抑制自己打骂孩子的情绪化冲动,但是,要如何回应一个不「听话」的孩子,保护亲子相互信任的情感联结,还是时刻会挑战她的情绪状态和养育工具箱。她总是担心,万一自己突然爆发,肯定会影响到孩子的人格健康。
3. 安全感有可能会代代相传
看完这个故事,不知道大家会不会隐隐约约看到一点自己的影子。我想说,安全感的确有可能会在父母和孩子之间代代相传。原生家庭的亲子关系会影响到新家庭的亲子关系。换句话说,父母内心有安全感,是孩子能获得安全感的根基。
如果父母在成长过程中从未和任何一个人建立过安全的依恋关系,在他们成为父母之后,脑海中就很难联想到那些能够给予他人安全感的行为榜样,那么,随着孩子的需求变得复杂,这些父母就会感到无力应对。
那么,他们是否就不可能给孩子安全感呢?当然不是,有过养育经验的父母都或多或少地体会到,为人父母的新角色是一次新的成长机会。父母没有安全感,但又想要给予孩子安全感,这是一个更需要勇气和自我赋能去应对的艰难挑战。
下面我们就和那些在原生家庭中未能获得安全感的父母们仔细聊一聊,如何通过养育行为的更新迭代,阻断原生家庭不安全亲子依恋的代际传递,养育人格健全的孩子。
我们先来看一看,父母没有安全感,会有哪些表现。
Part 2 父母没有安全感会有哪些表现?
1. 跷跷板的两极:自我或依恋
早期依恋的重要性就在于,它是我们每一个人看待自我和世界的窗口。
当我们还只是一个婴儿的时候,我们完全依赖于抚养人的照料才能生存下来。如果主要抚养人能够敏感地觉察到我们的生理和情感需求,并给出及时的、准确的回应,我们就会觉得,自己是值得爱的,他人是可以信赖的。
反之,如果我们发出的求助的信号总是得不到回应,没有一个成人能够在情感上和幼小的我们同步,反复的挫折经历就会在我们的脑海中形成另一种图式:我不可爱,他人不会帮助我,我需要自力更生。
这种关于「自我-他人」的认识会持续反映在我们的人格功能中。具有安全型依恋的人,他们对自我和世界的认识都是积极的,因此,他们既敢于活出真实的自我,同时也愿意和他人建立稳定的亲密关系。
但是,对于未能形成安全依恋的人,他们或是觉得自己是好的、别人是不好的,或者觉得自己不好,别人都很好,或者觉得自己和别人都很不好。不论是对自我还是对世界的消极认知,都会影响他们的自我功能和人际功能,导致他们在追求自我价值和人际情感联结之间的持续冲突。
这就好比是坐跷跷板,要么过于专注于自我的需求,回避或惧怕亲密关系;要么过度关注人际需求,不惜牺牲自我的需求,否定自我价值。
当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成为父母之后,他们同样难以平衡自我的需要和孩子的需要,陷入非此即彼的分裂状态。比如,完全以自我为中心,觉得有长辈或配偶带孩子就够了,不会主动承担起照料孩子的责任,或是意识不到,亲子之间的情感联结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成为「缺位」的父母。
还有一种没有安全感的父母,他们会把自己未满足的情感需要投射到孩子身上,试图补偿自己年幼时所缺失的关爱,全心全意地照顾孩子,把孩子的需要和自我的需要捆绑在一起,成为「牺牲型」父母。 这两种状态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健康的亲子关系。
2. 养育行为缺乏内在标准
安全感会塑造我们看待自己、他人和世界的内在标准。比如,他会在成长过程中建构一套自己的人生智慧,不一定会得到很多人的掌声,但是内在自我是和谐的,也或多或少有一些真正亲密的朋友。
但是,没有安全感的人,他们就很容易被外在声音主导自己的人生,缺乏整合自己生活经历的一套内在标准,给人一种飘忽不定、难以琢磨的感觉。
具体到父母角色上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他们的养育行为也是左右摇摆的。
以没有安全感的妈妈B为例,从怀孕期间就开始看养育指导的书籍和文章。有一天看了一篇文章说,母婴同床睡对孩子发育好,因为孩子刚刚离开温暖的子宫,需要母亲情感上的抱持,帮助他们建立安全感和适应子宫外环境。她深以为然,决定孩子出生后就睡在自己身边。
又过了一段时间,看到一本权威养育指南书上写着母婴同床睡不安全,会增加婴儿猝死的风险。这位妈妈又被吓到了,赶紧买好婴儿床,准备和宝宝分开睡。
等宝宝再长大一点的时候,又接触到一些宝宝睡眠指导的书籍,这些书的观点就是,宝宝很小就具备了自主入睡的能力和晚上睡整觉的能力,父母要学习婴幼儿睡眠引导方法。宝宝睡眠好,身体发育才好。妈妈也不容易抑郁。
这位妈妈又跃跃欲试,精心训练几个月大的宝宝自主入睡,断夜奶,睡整觉。训练初见成效之时,又看了一些反对睡眠引导的文章,认为睡眠引导可能会让小宝宝们习得性无助,不利于母子的情感联结,也不利于孩子情绪的健康发展。
这位妈妈彻底崩溃了,感觉自己伤害了自己的宝宝,又从头开始亲密育儿……从这位妈妈的养育历程我们就可以感受到,她自始至终都没有自己的判断。
看似很用心在养育孩子,但她并没有真正去了解一个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真实需求是什么,过度依赖权威信息、他人经验的指引。
3. 照顾孩子的心理能量不足
随着孩子心智的发展,父母想要维持和孩子之间的安全依恋关系,需要很充足的心理能量,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自己和孩子的需求。这些心理能量的根源就是父母自身的安全感。没有安全感的父母,另一个直接的表现就是缺乏心理能量。
通常来说,没有安全感会表现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焦虑型,一种是回避型。焦虑型父母总是沉浸在自己的焦虑中,他们可能是乐于付出的,但是,由于他们自己对亲子依恋具有强烈的自我中心欲望,换言之,他们的照顾行为很可能是从自己的需要出发,对孩子的需要反而很不敏感。
大家可能都听过「有一种饿,是妈妈觉得饿」,对吧?说的就是尽管孩子说他吃饱了,拒绝再吃任何东西了,妈妈还是觉得孩子没吃饱,可能是懒得不想自己吃而已,于是追着孩子喂饭。
这种情况下,妈妈是选择性地忽视了孩子已经吃饱的信号,沉浸在自己的主观推断中。可能原因是担心没能把孩子养得健壮一些,或是自我未满足需求的一种投射,享受喂饭这种亲密的养育行为带给自己的掌控感。
回避型依恋的父母往往抱有这样一些人际信念:不要和别人走得太近,不要给别人添麻烦;同理,别人也不要总是来打扰我,让我一个人安静地独处吧。他们对于温暖的、情感外露的人际交流会感到很不舒服。
虽然为人父母的本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他们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互动,但相对具有安全感的父母来说,回避型依恋的父母不喜欢孩子向他们表达情感和需要,也不习惯向孩子传递亲密的情感信号。
我们知道,父母和孩子之间经常抱一抱、亲一亲,就是最好的亲子依恋催化剂。情感充沛的父母很擅长用肢体语言、口头语言甚至书面语言向孩子表达爱,但是,回避型依恋的父母会习惯性地抑制爱的表达,他们可能体会不到抱孩子、亲孩子的行为仪式对亲子关系有多重要。
对于孩子的索爱行为,他们的烦恼可能会多于享受,回应起来也无法和孩子的情感同步,例如应付式地抱抱孩子然后马上松手远离,或是在孩子要亲亲的时候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他去找别的大人。
Part 3 父母没有安全感,如何给孩子安全感?
尽管如此,我们在生活中也能看到不少例子,就是父母自己成长过程中未曾得到良好的照顾,但在养育儿女的时候,他们却能够称得上是非常好的父母。
是什么样的原因或品质促使他们超越不安全感的无意识重复,让养育行为更加良性地发展?
1. 安排亲子专享时光,练习正念养育力
前面我们说到,安全感也会遗传。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在生命早期和主要抚养人建立的依恋关系,会自动生成一套认识自己、认识社会的「内部工作模式」。
通俗地说就是,孩子会根据和父母的互动经验,形成关于「我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他人是什么样的」的心理图式,且这个形成过程是无意识的。
如果我们不能做到真诚地反观自我,「内部工作模式」对我们一言一行的影响也是无意识的,就像自动导航系统一样,牵引着你朝特定方向走。不安全依恋之所以具有遗传性,也是因为我们会对自己的经历进行无意识模仿。
要阻断不安全依恋的代际传递,首先要对不安全感所对应的「内部工作模式」保持觉察,打破这种无意识的状态。
我给大家推荐的第一个方法就是正念练习,它是提升觉察力的重要技术。正念练习的理念很简单,比如,吃饭就专心吃饭,感受自己咀嚼的过程,以及食物给身心带来的感觉变化;和孩子一起玩的时候,就专心观察孩子,把自己的心理年龄调整到和孩子同步,像孩子一样心无旁骛地玩耍。
但是实操起来,需要强大的毅力去坚持。例如,前面提到的妈妈A,她总是沉浸在自己的焦虑中,担心自己不够好,也担心孩子不够好。
面对这种个案,我们会鼓励这位妈妈开始正念练习,每一天安排30分钟没有评判、没有约束的自由游戏时光,放下身段,和孩子一起趴在地板上,玩孩子为主导的游戏。
当孩子不需要她参与的时候,她也不要看手机,就坚持在旁边观察,对孩子的游戏活动做出积极的实况描述,忽略那些平常会让自己感到不舒适的「熊」行为。
这样全情投入的亲子时光会增强父母和孩子的亲密感,父母也会发现,当自己把注意点调整到孩子的积极行为上时,孩子变得比以前懂事了。
更为重要的是,父母自身过滤掉了自己的情感杂质,对于如何帮助孩子变得不「熊」这个问题,也会有更清晰的思路和更灵活的应对办法。
2. 重新发展自己的「读心」能力
没有安全感的父母,在大多数时候都对人的内心世界不敏感,或是喜欢用自己的心理感受去推测他人的心理感受,这有可能让彼此的心理距离更为遥远。
或者,他们干脆忽视他人的心理感受,懒得去猜测,一定要他人明确说出心理需求的时候,才给予支持和帮助,长期如此,就会失去很多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机会。
若要做一个能够给予孩子安全感的父母,需要重新发展「读心」能力,要有意识地练习准确感知自己和孩子的情感的能力。
美国游戏治疗师海蒂(Heidi)发展了一项「情感文字游戏」,很适合没有安全感的父母和孩子一起玩。对于年龄小的孩子,父母可以让孩子用水彩笔在白纸上画不同颜色画的圈圈,代表不同的情绪,同时还要准备作为「筹码」的小物品,比如小小的积木块、彩石。
父母和孩子轮流讲故事,并操作「筹码」,把父母或孩子对这个故事的「感觉」放在对应的颜色圈圈上,可以是单一的快乐或悲伤,也可以是复杂的多种情感。
通常是由妈妈先说,可以起到破冰的作用。妈妈先说了一个故事:
我今天开车的时候,不小心撞到了路边的花坛,车子划伤了。我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爸爸,爸爸说,还好只是车子受了一点外伤,花坛没事,人也没事。
然后,妈妈就把小积木块(筹码)分别放在纸上代表「悲伤(灰色)」、「懊悔(棕色)」和「开心(绿色)」的颜色圈圈里,说明她为自己总是开不好车而悲伤、懊悔,但爸爸的理解和包容又让自己感到很开心。
接着就轮到孩子学着妈妈的方式讲故事,让孩子选择他的感觉筹码,比如他可能喜欢彩石,以及代表不同感觉的颜色,让他们自己决定分别用什么颜色代表快乐、悲伤和愤怒等情绪。
他可能会说:
今天小朋友C抢了我的玩具飞侠,我没有哭,我想玩他的滑板车。我就跟他说,我们交换吧。他同意了。
然后让孩子把他的感觉放在纸上的颜色圈圈中。「我好高兴啊」(把感觉筹码放在绿色圈圈中)。
「为什么这么高兴呢?」「因为我喜欢小C的滑板车。」「还有其他的感觉吗?」「我还很会沟通。」「嗯,你会沟通,这让你感觉怎么样呢?」「我感觉我很厉害。」「觉得自己很厉害的时候,是不是也很高兴啊?」「是的。」(在代表高兴的绿色圈圈中再加上一个筹码)……
只要孩子有话可说,这个游戏可以一直玩下去。通过这种游玩方式,让孩子和父母都放下防御,一起探索内心世界。父母和孩子的心智能力会发展得更好,这是孩子安全感的重要基础。
3. 协同养育
我们缺失的安全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全部恢复的。当自己的问题尚未解决好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协同养育,不同抚养人之间可以优势互补,共同支持孩子的全面发展,正如一句谚语所言,「养育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庄」。
支持性的协同养育既能够缓解个人的养育压力,也更有助孩子的人格和社会性发展。
比如,电影《登天之梯》中有一个案例,哥哥是在大家庭中长大的,个性善良,有责任心。弟弟是妈妈一个人带大的,可是,妈妈是一个个性软弱的女性,面对养育的压力选择逃避,忽视弟弟的情感需要。
结果,弟弟成长为一个没有共情能力的人,残忍伤害他人生命也毫无愧疚之心。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也可以看出来,协同养育既可以调节每一位养育者的心理压力,让每一位养育者都能够以自己的良好状态和孩子互动,同时也能够弥补单个养育者的个性缺陷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但是,没有安全感的父母,往往也不是足够好的协同养育者。家庭成员之间形成支持性的养育联盟,并做出建设性的养育分工,相互支持彼此的养育决策,这对于缺乏安全感的成人来说也是一大难题。
比如,焦虑型的父母处理不好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在冲突情境下容易愤怒,难以和人确立建设性的合作关系。回避型的父母也不是好的合作者,他们宁愿自己一个人承担,也不愿意向他人寻求帮助。面对人际之间的冲突,他们也不懂得正面应对,而是习惯性地选择逃避,远离事端。
因此,要发挥协同养育的作用,焦虑型的父母需要学会远距离地观察,尽可能赋予其他养育者更多的决策权。回避型的父母需要学会近距离地投入,克服自己对于人际依赖的不舒服感,主动与其他人养育者建立情感联盟关系,更重要的是跟孩子有更多真实有效的情感交流。
孩子安全感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这是每个父母都希望给予孩子的人生礼物。为人父母,也需要时刻关照自己。愿我们都能实现自我超越,保持开放的心态去学习和改变,让自己成为内心更安全的父母,给孩子更多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