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手机上看到一篇很喜欢的英文,毕业之后再没有认认真真看过英文资料,即使大学期间英语六级成绩优秀,然而时隔多年,很多词汇搭配都已忘却。
一遍读完只读懂了文章大意,看到很多熟悉的句型和固定搭配却无法记起有关的知识信息,百爪挠心,索性上网查资料把整篇文章透彻地分析了一遍,并认真记了笔记。
末了,看着自己认真写下的笔记,那种学生时期对知识的渴望与敬畏由然而生,不禁拍照发朋友圈感慨一番。
不一会儿引来大批朋友围观,有同样唏嘘往事已已的,也有好奇询问为何的,但更多只是默默点赞的,其中一个问:“终于想通考研了吗?”引得我一阵反感,只回复了一个字,“不”。
我知道我的反感不是对别的,而是对这位朋友的疑问而生,是对自己曾经的失败一再被人提醒而生。
这位朋友是我大家四年的好友,那时候我们一起上课下课,一起吃饭自习,甚至一起手拉手上厕所,在别人眼里我们一定是无话不谈的蜜友吧,事实却是我们都保留有自己的秘密,维持着安全的距离。
大三那年,我们为了逃避求职困境,相约一起考研,争取再来一段相互陪伴的校园生活,然而我数学太差,她英语太差,双双落榜。
后来,我因为一些事情不得不放弃考研的想法,及早踏入职场。她却因家里安排,需要一张研究生文凭,重金报班在家全职备考。
分开的第一年,我们时常联系,每次都是我下班后身心俱疲,还要打起精神考取执业资格的无奈吐槽,和她枯燥乏味,对英语恨之入骨的抱怨,也时常不忘要我辞职陪她一起考研的规劝。
分开的第二年,我们依然联系。我工作上顺利了许多,她再次落榜又重复上一年的生活,只不过换了一个对英语要求不高的专业报考。当然,还是不忘劝我辞职考研,只是我跟她说了我的处境,她却不能感同身受。
分开的第三年,我考得了一些证书,工作上更加得心应手,她又落榜,已经不想再安慰鼓励她什么,她倒依然不忘劝我辞职考研。
那时候对于她的执着规劝,我思考过纠结过,可我觉得自己是个懦夫,我有心仪的专业和院校,不想退而求其次,但我又知道,第一年没考上败在数学,那隔了这几年,我更加没有勇气克服。
后来的几年,我换了更理想的工作,她考上了自称冷僻到无人报考的专业。每次依然头疼英语,四级考到研究生毕业还没考过,还是劝我辞职考研,去报一个不考数学的专业。
我不明白这些年来她为什么一直觉得我该辞职,只是突然意识到,我们的成长轨迹早已相互偏离很远,她不懂我的世界,而我也无法回到和她一样的生活。
现在的我们有些疏离,大概对我们的关系心照不宣,偶尔联系也是寒暄而已,也许很快将相忘于江湖,就像我们在彼此的生命中留下回忆,相互陪伴之后便各安天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