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 一 首 歌
都 是 一 个 故 事
有的歌,闭着眼睛去听,你能听见自己藏在心灵深处的情感。因为共鸣和引申,所以我们记住了那首歌,不愿出来,只愿意沉沦。
有的歌,闭着眼睛去听,你能在别人的故事里,获得力量。不陌生,不需要代入,似乎他(她)的故事,就发生在我的世界里。我们合着一样的拍子,走在一样的路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还有的歌,闭着眼睛去听,能够化无形为有形,能够润物细无声。就像是古刹中的钟声:
敲一下,烦恼就消散一些
敲一下,心灵就轻快一些
她能够把繁重的扔掉,把抑郁的敲散,让我们从中获得自由和广阔。
《野子》,就是这样一首适合闭着眼睛去听的歌。
我听歌很多年,但是很少有如《野子》这样,不认识歌者,只是单凭歌词、旋律和唱功,就能够因为一首歌而喜欢上了歌手。
苏运莹,一个生于海边,长于海边的女孩子。活泼,开朗,性情,向往自由。
在她的歌声里,我们能听见海的声音,看得见博大和宽广。大风越狠,我心越荡,那是自由的搏击,那是坚定的信仰,无畏无惧,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她前进的步伐。
声音不急不缓,略有些沙,只有钢琴的伴奏,便更加凸显出了她的声音,坚实,沉稳,像是安静下来的火热岩浆。
不碰,安之静之;一碰,便是天地变色,风起云涌。但是其中蕴含着的无尽的磅礴的力量,即便静默着,也不容人们忽视,那是厚积薄发的严阵以待。
这样的声音,是女子的柔情与硬汉的力量相结合,可以在让人忽略了性别的条件下,依然受到感染,沉浸其中,不愿自拔。
刘欢老师曾经点评苏运莹的这首歌,说是与其他的叙事歌曲很不相同。仔细品味这句话,我觉得甚是中肯。
叙事歌曲,有起承转合,有开头结尾,有高潮,有平缓,可是苏运莹的这首歌,她抛弃了叙事所应具备的所有因素,反其道而行之,只告诉我们她坚定的态度,还有一往无前的无所畏惧。
我们在她的态度中,了解了事件,也从她的坚定中,明白了她的坚持和执着。
而更为难得的是,在她的歌声里,她的态度和坚定,我们都能看得见,很有画面感,不是隔岸观火,而是身临其境。
苏运莹的这首《野子》,很有冲击力。这种冲击,不是重金属的撕喊,不是飙高音的震颤,而是技巧上的真假音的转换。一音三转,虚实结合,笑、啊的顿挫,乱、望尾音蕴含力气的唱腔,让我们在感到新奇的同时,更是直击心灵
尤其是副歌部分的唱法,不是呐喊,胜于呐喊;
不是宣告,胜于宣告。
这种词、曲、唱的三位一体的结合,堪称绝妙。
晚上睡前看李商隐的诗,读完一遍,觉得境界深远,可是一句一句翻译下来,顿时就觉得失去了韵味,好似我把一匹上好的锦缎,用剪刀一刀刀给剪碎了似的。我想诗是这样,歌曲也应该是这样。
野子,野,子,是自由的,是无拘无束的,是奔放的,是随心所欲的。我这样分析下来,好像把歌的美感给破坏掉了。其实我们喜欢一首歌,往往都是一见钟情,不需要长段讲述,也许就是一段旋律,一句歌词,我们便认定了她,是她,就再也错不了。
正所谓,遇见,总是会不期而至。
无须预定,更无须设定,情不知所起,却一往情深。
也许一眼,一听,便已过了千年万年。
野子,便是如此。
我在歌中遇见了自己,也在我中,找到了歌声。
我们彼此相融,肝胆相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