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金树松先生的文章就被吸引了,他这两天写了篇《2018,找事做》。我立刻就有了写篇小文章的念想,题目是新的一年,2018,得找点闲。
先来定义下闲,起码是不仓促无压力,自己喜好又放松,不虚伪不假装的本我状态。那些度着假想着工作计划的,喝着应酬酒担心着老婆孩子的不属于这范畴。
闲的状态是归真,回归自我,感受和接纳自我。闲时风月忙时取经,西游里的二师兄蛮好滴演绎了闲的状态。此句玩笑。
我以此为题,也是基于我的观察和我自己的体验,因为在过去的一年,发现找事做过了头也是一种罪过,在金先生的文章里还没有找到足够的慰藉,暂且写文自我抚慰吧。
闲是一种科学。
我们都很忙碌,我能看到每天六点多起来精打细算时间七点多出门送孩子的上班族们,用各种交通工具从小区蜂拥而出,涌向各个幼儿园小学初中。打招呼几乎都是点头微笑,没有多余闲话。送完孩子直奔工作地的人们更是马不停蹄。
有个妈妈每天早上迎面从我身边风一样的窜过,有天我问她为啥这般火急时,她不好意思地说,从来没有发现窜过的是熟人。〃我送完孩子赶厂车,每次都踩点狂奔过去,生怕错过车,没顾得身边有谁了。〃家到学校,中途路过地铁施工的要塞,人行道只能容下一辆二轮车通过。我每次都失聪在振聋发聩的车喇叭声里,老人孩子们常被摩托电动车逼仄得动弹不得。
有人说城市里人际冷漠,其实是忙的没有机会热乎和高尚。我愿意相信这个。
我的孩子进舞蹈队 ,需要每天晨练,我料想自己没有好日子了,因为6:40整就要出门送去学校。可是事实上这成为了我的充满惊喜的好日子。天已经亮了,空气清新,路上几乎没有行人。我们拖着手,有说有笑欢快地走到学校才刚过七点。车水马龙的十字街,摩肩擦踵的施工路口,布满车尾气的校门口,统统都消失不见了。我满生欢喜地跟孩子说,孩子你要坚持训练,一直留在舞蹈队。(这样我有早起送你的理由)当然后半句没说。
一样地上学,不一样的时间点,情况就有这么大的不同。那些被迫奔跑的妈妈,被迫吃尾气又疲累的爷爷奶奶,他们能够享受到这样的闲情逸致吗?或许能,或许不能。因为这个有着惊喜的闲,本质应当是精心设计和计划实施的成果。
小区有一位妈妈发明了一种烹饪方法,叫做菜饭。出去接小孩前把饭菜洗好切好调制好放电饭锅里煮,回来就可以直接吃了。又美味又营养,关键是节约时间,一人看着两孩子上学接送洗衣做饭,没有个好方法,只能坐等三头六臂了。
还记得有位讲师同学分享她拖地的经验。把拖地,锻炼和听英文歌结合在一起,每天吃过饭很卖力到位地拖地,同时带耳塞很专心地听英语,时间安排的很巧妙。出了汗,享受了音乐,又打扫了卫生,自己开心得不得了。
这种生活里带给人惊喜的小细节就是忙里偷闲的好案例。
闲是一种胆魄。
说到刻意找点闲,说说我有位师兄。很厉害的职业经理人,上市公司的HRD,处理过若干企业并购整合,事业风生水起。在最辉煌的时候跟老板说要退休,过渡两年后真的闲下来了,带着家人到处旅游,把孩子培养得很优秀。一起喝茶的时候,他悠悠地说在自学中医。〃人生可以有很多阶段,每两个阶段之间都应该有段时间悠闲地思考和感受下一段的选择。〃
碰巧我在微信圈里认识一位朋友,真的是拓展了我圈子的国际化视野。知名外企的管理者,常年在北京和广州工作。突然今年就开启了Gap Year. 带了十万块,一个人跑去南美玩耍,一边玩一边打短工。给我们呈现了美轮美奂的玻利维亚,物产丰富景色别致的智利等异国风景。和世界不同国籍的人徒步,做义工,学西语,还计划登陆南极,在等船期了。看着玩着,这种闲看的我目瞪口呆。这位朋友说,等我回来,是会在热爱的领域发光发热的。
此两人,何等高境界的找闲。主动舍弃收入,地位,职业,有舍有得,闲下来拥抱自己,更能感受真实的需要,修订自己的努力方向。是再战江湖前的休养生息。
闲是一种态度。
很多人体味不到假日的悠闲,因为想出去又怕塞车,想慵懒又计较家里没收拾,想旅游又算计得失,想写写东西又如我这样害怕拿不出手,想关手机测彻底底放空又担心单位里一堆破事。这么多顾虑,闲已经沦为忙了,脑细胞一忙,肉身闲着也没意义。要这个闲得下来的态度,也要修炼。
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快两年了。整天也忙得屁滚尿流,脑门长包,下巴生疮,一幅憔悴煎熬的模样。算算一年12个月,学习上课备考项目时间去到10个月。剩下两月在手机上焦虑着。跟自己离职时候的初衷相去甚远。忙过头了,紧张过度了。
有事做,聚焦做,做手头的事,做分内事。金先生说的很好,过好生活就要找事做。自己基本做到了,为啥感觉越努力越吃力呢?忙与闲本是一对孪生子,想想是没有把握好度。闲不下来,忙不精彩。
学了一箩筐,也要时间细细咀嚼消化,沉淀,升华。也要好好发发呆,无虑一身轻。
闲是一种智慧。
既然闲有这么大的益处,为何人们总是要碌碌一生,哀叹抱怨呢?很多情况下,我们不太敏感于问题的源头。象在企业里做分析,常常被表象的〃所以〃迷惑。
有一位经理很强势,把下属们逼得很紧,每次犯错就是一顿劈头盖脸地训。自己也很卖力,常常加班到很晚,多数还要牺牲周末。遗憾团队业绩不太稳定,时好时坏,尤其是经理外出开会或出差时候,总有意外发生。这位经理找到人力部门,说是要搞个工作态度的培训。〃好好教育下这些员工,别再趁我不在整出什么幺蛾子。〃这个挺让人哑然失笑。问题症结需要进一步来分析,这位经理倒是可以先放松下自己,跳出主观论断的模式,从其他角度来看看问题本质。
我的一位导师,在文学,经济,佛学,诗歌等领域都大放异彩。出了多本书,管理着类政府组织的人才协会机构。团队有六十多人 基本是九零后,老师说,自己很少过问协会日常工作,总是有时间定战略,育人才,创作,讲学。因为相信年轻人的冲劲和才干,充分信任授权和激励。真正的打造了团结敬业的一批青年骨干。这真是闲的云淡风轻,道骨仙风。
闲是以退为进,识得庐山真面目,还得不在此山中。
啰嗦了半天,就想说明一件事,任何事情都有两面甚至多面,无论从哪一面看问题,都不一叶障目否定我们未曾涉及的那一面。
2018,找事做,还是找点闲,取决于你想要什么。无事必生非,积劳必成疾。拿捏适度即可。祝新的一年,诸事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