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逼格满满的智能,蠢蠢欲动的产品
第一个使用“智能”来命名手机的人很聪明,这个被套上光环的,可以安装各种软件的手持电话设备如今已大放异彩。可是,它真的智能吗?是否能像好莱坞大片一样,在很多情境下准确理解我们的需求,为我们主动做过什么事情?而不是我想到了什么,掏出它,点亮屏幕,打开一个个应用?
智能这个词,充斥在各种广告上。能够连个网,手机控制大门开关的,叫智能门锁;能够远程控制灯光开关或亮度的,叫智能电灯;能够安装几个APP更换表盘背景的,叫智能手表。
这些仅仅在用户的手动操作下,告知需求,才能完成一个单点的任务,与一件寻常的物品——一支钢笔、一把小刀,并没有多大区别。什么时候,门锁能够识别熟悉与陌生的面孔,进行开门或者通知主人核实身份的下一步动作?什么时候,灯泡能够感知白天黑夜、我们需要与否而自动点亮和熄灭?什么时候,手表能够给我们准确的安排好各项日程并给予时间提醒、能够采集我们的健康数据做精确分析后,告知我们应当如何饮食,或者生病如何治疗?甚至自动帮我们订餐、预约医生?
真正的智能,并不是一个或几个设备的在线控制,也不是一次或多次数据收集和上传,它应该能够准确感知人的需求,并通过适当的人机交互,为用户完成一系列符合预期的动作。
智能产品,任重道远。
2 需求、需求、还是需求
1.1 痛点在哪里?
智能产品的出现有一段时间了,既有硬件,也有纯软件。硬件产品,如主打远程开关的智能电灯,主打安装各种TV软件的智能机顶盒,主打健康和运动检测的智能手环;软件产品,如苹果4年前推出的Siri和微软的小冰。在初期的一阵喧嚣过后,逐渐归于平息。为什么?产品给用户做的事情,用户并没有感觉到痛。想玩的时候,摆弄摆弄,其余时候,束之高阁。他没有长期使用的动力。
智能产品也是产品,你要满足用户的需求,要让用户感觉他痛,要让你的产品解决他的痛。
1.2 用户想要什么,他真的知道吗?
痛点需要转化成需求。用户需求量越大、使用频率越高、痛点越深,产品越有价值。这个道理产品经理都懂。在各类传统的互联网产品策划中,产品经理会想方设法跟用户打成一片,通过用户调研证实或者证伪需求,采用参与感的形式去运营……其目的,就是让产品更亲民,保证足够的用户量。
作为面向未来的智能产品,是什么样的情况?汽车大王亨利·福特告诉我们:我当年问顾客,他们想要什么,他们告诉我“一匹更快的马”。
用户的意见的确很重要,但在一些突破性的领域,即使做好了用户调研,跟用户打成了一片,你还是无法做出好的产品。在需求这个命题上,除了倾听,你还需要挖掘。
1.3 挖掘用户需求
智能产品的产品经理,更像一个巫师,需要有一点“未卜先知”的能力。除了从万千用户当中,抽象出几类典型的代表用户,给他们画像,描绘需求实现场景之外,还需要挖掘和提炼他们没有表达出来的需求,结合时下的技术,选择最合适、最先进的方式,去打造这个属于未来的产品。需求的挖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维度考虑:
1.3.1 建立足够的需求样本库
产品的需求,源于用户,又高于用户。产品经理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在广泛的用户调研和市场调研基础上,建立足够的样本库。这样才能给我们提供一个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思考和抽象。
要注意,样本库是有时效性的,若有必要,每隔一段时间,就要重新做一次调研,根据科技发展和市场变化做出修正。
1.3.2 洞察需求背后的动机
用户说:我想要一匹更快的马,哦对了,马背上还得留个地方,方便我插拔大伞,你要保证我不被雨淋。要真按照这样做就SB了,没准花一大笔钱做出的产品四不像而且难用。其实用户本质的需求,是想要快速抵达某个地方,这个就是动机,为了达成这个动机,他可能需要一个舒适快捷的交通工具,也可能要一个送达的服务。
如果他需要的是交通工具,我们就可以将他的需求进行抽象:要快、要能遮风避雨。结合时下广泛使用的内燃机技术,我们就可以策划汽车这个产品。
1.3.3 通过真实的场景反推需求
智能设计是面向未来的设计,需要提前思考未来的场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用户怎么去使用,产品如何理解,做出什么动作,给予什么反馈。
如智能家居产品设计,考虑如下场景:夏天,用户在家里看电视,天气热,温湿度传感器自动检测到温度过高,于是自动打开空调。这样就可以避免用户很烦躁的找空调遥控而不得不停下精彩的节目。于是,我们就得到以下需求:
1、需要能够感知房间里有没有人;
2、需要实时感知房间温度;
3、需要实时上报温度给控制端;
4、控制端能够实现根据预设的温度情况自动打开空调;
5、空调打开后,用户收到一条反馈消息。
2 智能的进化:从用户中心到产品中心
2.1 从一对一指令到条件反射
无论是智能手机,还是智能家居,发微信、收邮件、打游戏,开关灯和空调,都是人去下达一个一对一的指令,机器(或者程序)理解这个指令,并按照预设的方式执行。这种交互方式,跟人用铅笔写字,用木棒钻木取火,没有太本质的区别,只不过交互的对象,从物品变成了智能手机或可编程计算机,能做一些复杂的事情。我们姑且称之为人工智能的第一阶段。
当物与物之间的连接建立,或者机器(程序)形成了一个较大的系统,这个系统就能够感知用户的需求,有条件的做出反应。这种可预设、可感知、可执行,就是人工智能的第二阶段。举几个身边的例子:
半夜,内急,床与厕所距离较远。这时候我们需要光,但实在不想摸黑打开几盏灯。这时候红外移动侦测传感器与灯之间建立了连接,当在半夜这个时间点侦测到人走过的时候,它们理解人类有点亮卧室、客厅和洗手间的需求,于是做出系列条件反射,传感器控制灯依次打开。
2.2 从条件反射到无缝交流
在第二阶段中,反射的“条件”都是人为预设好的,一旦条件发生,就会不折不扣的执行,在此期间不会跟人有实质上的交流。试想,如果系统在理解人需求的基础上,能够在适当的时机,与人之间有进一步的交流,就能做更多的事情、满足用户更多的需求。
一个数码爱好者在搜索引擎中搜索“iPhone价格”,搜索引擎理解用户有购买苹果手机的需求,于是除了检索、显示实时价格外,还能够询问用户:是否立即购买?用户说:是。系统于是打开用户最常用的购物网站,并且根据用户的习惯和喜好,选择颜色和付款方式。购买完成后,系统询问用户:是否需要购买相关配件?得到肯定后,跳转到配件购买页,重复以上操作。
人的需求具有多变性、复杂性(单凭以上例子,可能还无法说明,大家自行脑补)。在这种情景下,预设的场景就容易出问题。如果系统与人之间能够使用语音或者文字进行无缝的交流,无疑是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就是人工智能第三阶段。
2.3 从“用户中心”到“产品中心”
用户中心,我们耳熟能详,文章的第一部分也是针对用户展开的讨论。在这个时代,产品本身就是用户需求的缩影,处处反映着每一个使用情景。
但大数据和全连接时代,给了产品进化的空间和可能。产品将根据它们采集到的需求和交流获取的信息,不断的加工、分析,实现产品进化。那时候,产品的生态系统将不会只是围绕着一个用户,而是将包含与之接触的每一个群体,甚至包括其他相关的产品。类似人类的心智模型,产品的行为将不仅仅是预先设定好的流程与规则,还会根据收集理解的信息不断进行调整自身的行为,帮助我们理解它们的想法与计划。
到那时,现行的界面设计手法将无法涵盖、反映并且传递所有这些细节。全新的设计语言将会出现,通过动作、声音、甚至气味等全方位的媒介对产品的体验进行全新的演绎。
这个,就是人工智能的第四阶段,也许到了那时,人类会感觉到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