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2 NO.19 60分钟1720字
今天看到一篇一位长辈分享的文章――《我的寒门之路:从一穷二白的农村女孩到女博士》,里面提到的观点让我为之一振。
她以自身经历为证,将一个人成功的决定因素归结于父母的支持和自己的努力,无他。
这使我想起了自己曾经看到的一篇文章《寒门再难出贵子》,来自于一位商业银行带教实习生的资深HR,当时看完以后,我感到十分信服。
在他看来,年轻的孩子都是一张白纸,不懂得为自己规划人生,同等优秀的他们,因为家庭背景的不同,父母手上权力的不同,价值取向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因此将获得不同的机会,从而展开一整场不同的人生。再一个,出生于不同家庭的孩子形成不同的性格,性格真的是决定命运的,耳濡目染承接于父母,或谨慎、或开朗、或自信,和思维模式一起,在孩子整个人生中发挥作用。
截然相反的观点,引起了我的思考。
在我的认知里,寒门再难出贵子是很好理解的:家境富裕的孩子,物质基础的烦忧不在,机会手到擒拿,人生困惑有处可解,闲来也在接受政治金融诗与远方的熏陶,等他们步入社会时,整个人从气质形象到技能品格都已与农村的孩子大不相同。
但是进入大学以后,我发现这样太过绝对。
我是一名中医学学生,我原以为没有旅行不行,但是后来发现没有过旅行经历的同学同样可以知识渊厚,讲话妙趣横生,在专业上得到了老师的青睐;我原以为没有化妆打扮不行,但是后来发现身着朴素的同学也可以横笑三声,充满自信地抒发他脑海里的“自成体系”;我原以为没有读书不行,但是我发现明说自己就是讨厌看书的同学充满生活智慧,对经济见识渊博,看电影也一针见血。
我自己出身算是寒门,因为没钱旅行,没钱化妆,没时间读专业外的书籍,自卑、埋怨、单调、焦虑不已,感觉常常思维混乱、神经紧张,在努力读书和开始赚钱里犹豫不定,在努力读书和学生工作、娱乐交友的选择里左右为难,快被困死在“寒门”的阴影里。
到底什么出贵子?
我认为最主要的还是思维加行动,理智又有趣的思想加有效又坚毅的行动。
《寒门再难出贵子》说的仅仅是那一次留在银行工作的机会,是当下的走向,并不代表五年后、十年后那群实习生的样貌。的确,寒门苦儿们没有得到那样的机会也许会因为努力得到上帝的眷顾,改变自己的命运。
我认为人可以分为多种,以此来分析“寒门”会不会影响一个人的成才:
1.如果都是没什么人生方向的小孩子――寒门劣势:寒门的孩子接触的职业少,不同的生活方式少,难以找到和自己父母生活方式、态度不同的典范来效仿和努力。家境优渥或父母知识水平高的孩子将接触不同的事物,进行更多的尝试,利于找到人生目标为之努力。
2.如果是同等学历的青年――寒门劣势:在一个个人发展的初期阶段里,可能需要借助父母或家族的帮扶,尤其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里。寒门的孩子无处借力,只能硬拼,必须要做到足够优秀才行;而家境优渥或有钱有势的家庭就可以为孩子谋得一些出路。
3.如果是同等年龄的中年人――努力者占优势,无关寒门。“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的冲刷终究会除去一个人身上的所有包装,露出他最本来的面貌。尤其在这个专业化越来越强的时代,实力真的是最有力的证据。之前处于劣势的寒门子弟得到了足够时间的资本积累(包括工作经验、人脉)之后,将会获得很分量的筹码。
我自己感觉虽然社会竞争激烈,上层阶级的人都需要相互“帮助”,以保证自己和家族分得最大利益,但是永远正大于邪,善良永存,在这个公民素质愈加提升的时代,存在着一大帮惜才爱才的前辈,他们会在自己最大能力范围内为真正的有才之士争取机会。寒门子弟第一步,便是要有能力抓住那只公正之手,抓住那从幕后走过留下来的机会。因此,不要怨天尤人,只管埋头努力。
说到这里十分庆幸一点――上一辈的知识、情商都没法完全复制给下一代,层层叠加。每个新出生的孩子都是一片空白,需要持之以恒学习和不断的思考历练。这给了寒门子弟打翻身仗的天然机会。同时,“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他们过早地懂事,也将有能力很早就开始为自己的人生思考,做自己的选择,不用囿于父母的见识,自我教育。最后一点就是发达的互联网,丰富的资讯更是能够给每个人提供巨大的学习机会。
当然,自己思想,自我教育,是最重要的一点。
对于我自己而言,今天这番的启示便是――
自信
认清现实:尽量努力开源,适当减少娱乐开支
明确目标
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