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的本质,
本就是一场价值交换。
员工进到一家企业,
自己的辛苦付出,就要拿到相应的报酬。
当企业无法满足员工的需求时,
他不会因为企业对他栽培过,就打消离开的念头。
同样,企业招员工进来,
是希望员工能给企业创造远大于工资的价值。
企业不能单方面要求员工感恩,
员工也不能单方面要求企业讲人情。
只有两者双赢,合作才能长久。
企业和员工都是各取所需,
不存在相互亏欠,更不需要谁感恩谁。
作家萨古鲁说:
“如果你有需要,就去做相应的事。”
人总是在有需要时,才会想着去改变。
改变的方式有很多种,
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都是想找到掌控感。
1. 谁更着急解决问题,谁更先改变。
人天生喜欢确定性,厌恶不确定性。
职场上很多人,天天喊着要离职,
结果过了大半年,还是没动静。
因为在职是确定性,离职是不确定性。
离职 也许多半是
职业生涯上遇到了难题,
很着急,但又无法解决。
尽管离职后充满了不确定性,
但相比一直犹豫不决,
倒不如主动寻求改变,
离职后再做其他打算,寻求自己的确定性。
2. 谁更怕失去机会,谁更先让步。
如果企业很想留住一个人才,
它肯定会给出更高的待遇。
比如加薪升职,比如股权激励。
但大多数情况,
都是员工更怕失去工作机会。
往往越在意的人,也更愿意做出让步。
就像企业降薪调岗、无休止的996,
员工因为怕丢了工作,也只好无奈接受。
待遇再差的工作,也会有人做,
因为总有人更需要挣钱。
3. 谁更难以忍受痛苦,谁更先改变。
有句话叫,人因痛苦而改变。
就像有的人受不了,
公司的各种不满,最后选择了离职。
但有的人,即便当下的工作,
让他心力交瘁,也不愿学习改变。
有人说,离不开饱受委屈的公司,
是因为家里压力,上有老下有小。
但从另一方面也说明,
相比承受学习的痛苦,
承受生活的痛苦,要容易得多。
我们选择做一份工作,习惯性躺在舒适区。
而不管是着急解决问题、
怕失去机会,还是不愿忍受痛苦。
本质上,
都是在一段不对等的关系里,满足自己的需要。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不在乎、不改变,坐以待毙,
但前提是,你可以这样。
如果不能,还想拥有选择权,
还想让自己舒适点,改变就是最好的办法。
就像有句话说的一样:
“改变不是为了跳出舒适区,而是为了扩大舒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