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原文-第二十一章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耘心解读:
儒家把“诚”提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前文已专门强调: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也就是说,要达到中庸的境界,依循天道的境界,除了前面的三达德,五达道,九经之外,还有一个最最基本的前提,那就是“诚”。
天道在“诚”,天不欺人。
每每读到这几个章节,我就常常感叹,儒家从来不是在给我们讲道理,他是在讲现象,他们不是去揭示现象背后蕴含的道理,而是就天地自然之现象,来告诉人们,我们是天地的一部分,天地如何做,我们就如何做,他不去研究天地为何这样做,他只研究天地就是在这样,那么我们天地孕育的子民——人类,也应当去这样——依循天地,服从宇宙。察天地万象,而立人道。
天地中和,万物得生,宇宙有序,人有人伦,天刚地德,人当宏仁,天道在诚,人自当诚。
至于这天地为何会中和,为何会有序,为何会有诚,这不是儒家关心的问题,儒家只关心,我们就是要学习天地,顺从天地,归附天地。需要特别再强调的是:儒家并不是讲要“听天由命”,而是要向天道地道学习,以立人道——天命不可变,故天刚,而地道载万物,故地厚,人要向天道学刚建有序,向地道学厚德仁恕。天地皆诚,从来不欺,天地是人类最好的老师,故诚为天地之性。
所以我说,儒家是天地的“现象学家”,儒家的道理从对天地的现象观察而来,他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类发展规则,不是一个凭空自以为是的道德标准,他有一个宏大的依据——天地宇宙。
故,中庸开篇即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离开了道,也就意味着离开了天地,脱离了自然,人就把人独立于自然之外。
《易经》中把六爻中的上两爻表示为天,下两爻表示为地,而中间两爻表示为人,此为天地人三才,也是在启示人们,人在天地间,天地为师表。
所以,中华民族是一个信仰天地的民族,他最初就是以天地为图腾的。
因此说,儒家把“诚”理解为天地之性,是从天地之道而来,这天地之道,就是诚,就是仁,就是中和,就是有序,否则万物不生,人无可存。
换言之,人首先要学天地之诚。
如果一个人能学习天地之“诚”而自己做到“诚”,那就是知“天命”,应“天命”,依“天命”,就达到了“道”的境界,即“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就是“明”就是“智”。此处可理解为向天地直接学习天地之诚。
如果一个人能做到先学人道即“明人道”而后体悟到天地之“诚”,进而自己“诚之”,那就是“教”,就是修道。此处可理解为向人学习天地之诚。
即,以自然天地为师,为“自诚而明”,以圣人贤人为师,为“自明而诚”。
只要诚,人则明;只要明,也能诚。做人就是要像天地一样,真如反映,真实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