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与小慢可主题征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最近了解了一下门槛效应。简单的说,门槛效应就是指由低要求开始,逐渐提出更高的要求,最终达到自己的目的。因为对别人或自己提出一个很简单的要求时,都很难拒绝,也很容易完成,从而得到满足。当我们接受了或完成了简单的要求后,再提出较高的要求,心理上就很容易接受了。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其实有很多的门槛效应。比如说借钱。如果朋友和亲戚一下子突然向你借一万块钱,你一定会犹豫。但是如果开始先向你借一千,你应该会毫不犹豫地借给他。然后他再借两千,你也可能会爽快地答应。接着他再向你借五千,你可能觉得,反正都借了,索性就又答应了。看看,这是不是典型的门槛效应呢!当然,在这里我是不提倡总向亲戚朋友借钱的,因为俗话说得好,钱是救急不救穷的。而且借钱这件事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也会伤感情的。还有句话不是说,“如果你想得罪一个朋友,那么就借钱给他;如果你想彻底失去一个朋友,那么你就让他还钱!”
还有老板让员工加班,开始只是让员工帮忙,牺牲一下自己的时间,慢慢地就变成了理所当然。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虽然现在有了加班费,老板也算利用了门槛效应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我上面举的例子好像有点负面了。所有的事情可能都有两面性或多面性,门槛效应也不例外。
如果我们的目标太大或很难实现,那么我们就可以把计划分段。开始先把要求放低,然后再一点一点地增加难度,我想在不久的将来,你一定会完成任务实现自己的目标。这就是门槛效应的一个正面例子。
再比如说减肥。大家都知道现在一囗吃个胖子容易,可是回到原来的体重就没那么简单了。有多少人再减肥的路上选择了放弃。又有多少人的减肥永远都停留在嘴上。那么我们不防来试一下门槛效应。首先很简单,第一步,管住嘴,迈开腿。然后给自己制定一个减肥计划。每个阶段可以比上一个阶段稍增加点强度,当然,这还需要你的毅力和坚持,我想如果每一个阶段都可以完成任务,你不想瘦都难。
最后再谈谈育儿方面吧。就比如说我们家现在正在进行的如厕训练。想要让孩子脱掉尿不湿立刻用马桶,那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我们家这两个孩子现在已经两岁半了,从两岁开始我们就开始有意展开如厕训练的“大旗”了。首先我给宝宝们换掉尿不湿后,先让他们穿一会小短裤,让他们感受一下“身轻气爽”的感觉。开始他们会拒绝,然后就是穿短裤的时间会越来越长。接着我会让他们在不穿尿不湿的时候尿尿,我当然建议他们最好尿在马桶里,但他们那时还很排斥马桶。所以我允许他们尿在裤子里。当他们真的尿湿裤子时,我就会说如果有尿时告诉妈妈,妈妈帮忙把裤子脱掉就不会再尿到裤子上了。后来他们就可以脱裤子尿在卫生间的地漏里了。直到现在,孩子们只有不睡觉的时候穿尿不湿了。如厕训练这件事,别看我用短短的几行字就写完了,可是到现在我们已经用了大半年的时间了。虽然“工程”浩大,但是通过门槛效应,我们离“竣工”真的就不远了。
瞧!生活中的门槛效应是不是很多呀!你知道或经历过哪些门槛效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