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一个大富翁病入膏肓,自知来日不多,于是叫来了两个孩子,叮嘱他们说:“我死了以后,你们要平分我的财产。”
不久以后,大富翁死了,两个儿子还是分家产,可是怎么也没办法平等分配,甚至因此产生了很多纠纷。这个时候来了一个愚笨的老人,对他们说:“我有一个平分的好办法能使你们都满意,就是把每一样东西都分成两半,有人拿一半,不就公平了吗?”
兄弟二人非常满意,于是他们把衣服剪成两半,吃饭的盘子摔成两半,甚至是铜钱也斩成两半……最终虽然平等分配了财产,却没有什么能用的东西了,看似富有实则一无所有。
这是《百喻经》里的一个故事,在生活中,我们就像那两个分家的人,古代先贤留给我们很多智慧财富,比如佛家典籍,每个人根据自己不同的理解,片面地看待事物的发展,结果很好的正法被生硬地拆分成了邪法。其实,佛法中的所有语言,都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讲出来的,真正地理解一句话要考虑说话的背景以及其他因素。
客观地看待事物是非常难的,主要是因为人性的缘故,我们总是倾向于自己已经相信的事情,而且会千方百计地找很多证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同时会非常抵抗不同的观点,并选择性地忽视对方的证据。这是一把双刃剑,好的一面是能够不断坚定自己的信念,不好的一面其实就是固执。
长此以往,我们就渐渐住进了自己给自己创造的牢笼里了。在我们国家从古至今有几百位皇帝,成为圣主明君的寥寥无几,难道大多数皇帝是不想做好吗?恐怕自己想当昏君的人也是寥寥无几的。这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周围各色各样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为皇帝塑造了一个语言的牢笼。古代没有电视直播,人们相信什么大概率取决于人们听到什么,语言有的时候就是思维和想象的边界。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学习佛学也是如此,不能简单地沉浸于文字语言当中,而需要打开眼界,打开心中的牢笼,首先清空自己各种各样的看法和观点,看世界上不同的人,不同的思维方式,真正理解他人。
修持的人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最好的判断,最好的行为。即使修行不够,又怎么能够错过一次尝试的机会,锻炼自己的判断力和定力本身也是一种修行。若是修行够了,又怎么会担心自己听信外道,毁弃正行。
孔子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一生都在不断精进,到七十岁的时候才达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也就是遇事总能够做出最好的判断和行为。
圣人尚且奋斗终生,我们人生的旅程也应该不断精进,在事上练,心中磨,一定可以到达理想的彼岸。
文章来源于公众号:觉者佛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