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这是我看毛姆的第二本书,第一本是《刀锋》。《刀锋》让我喜欢上毛姆的文字。
冷眼旁观是我对毛姆的第一印象。不同与大多数的作家,他少有热情洋溢的文字,几乎不带有个人情绪的讲述,就好像他把自己隐藏在某个角落,邀请第三个人引领我们走进故事,一幕接着一幕回顾故事的发生、发展与结局……
《月亮与六便士》,初听这个名字很有趣,月亮和六便士有什么联系?这也是我想去一看究竟的原因。
这个故事很简单,查理斯斯特里克兰德,一个普通的伦敦中产阶级,他的生活用庸庸碌碌来形容并不夸张。突然有一天抛弃妻子,远赴巴黎追寻绘画的理想。虽然这种突然之举令周围人错愕,但对查理斯来讲,似乎理所当然理直气壮。
在巴黎的生活并不能与在伦敦相比,或许我们能够想象查理斯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状态。但这并不阻碍查理斯对绘画的追寻。实际上,书的前半段很难找到有关查理斯绘画的描写,也很难找到有关他作品的评价。直到勃朗特失去,施略特看到查理斯画的勃朗特。
我一遍读一遍想“揣测”查理斯的内心,就如同书中所有人对查理斯的怀疑,“他为什么突然要去画画?!”
书中的人,有时候就是我们的一面镜子,看到他也好像看到了自己,或者看到了某一个人。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追梦的自己,一个和现实抵抗的自己,一个作为斗士的自己。只是,无情的现实会突然在某个时刻把我们再次拽回到现实世界。然后我们发现,原来我们还留在原地。
查理斯似乎有更强大的意志。回顾他还是一名平庸的证券交易员期间,看似平静又不懂交际的外表下,内心究竟暗藏了多少次激烈的“动荡”?也或许,他已经准备多时,只是在等待一个离开的时机。
或许,在书中很多人看来并不顺利的巴黎生活,对查理斯来讲是最好的生活。查理斯并不在乎物质生活,相比之下,追寻内心的理想,探究内心深处的欲望,找到情绪释放的出口更为重要。所以,他只关注自己,甚至是自私的。因为,他为了探究自己,而“不择手段”的利用了勃朗特。
只是,这是对还是错呢?
毛姆在书中曾说,“作家的角色本来就是要了解人性,而非评价人性”。实际上,书中只是客观的讲述了这个故事,并没有评价查理斯的行为是对是错,一切都是我们读者自己来判断。
故事的结尾,讲述了小说中的“我”,到达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经过访问多个曾和查理斯有过接触的居民的讲述,还原了查理斯生前的最后一段时光。最终,查理斯终于在这里找到真实的自己,并通过一幅费劲心力的画作彻底而完整的释放了自己。最终实在了塔希提岛,结束了这样的一生。
我经常会想起不知从哪里听来的故事,一个留学生在日本的京都看到了故乡的样子,最终留在了那里。在书中,也同样写道查理斯选择塔希提岛的原因是,这里满足了他对希望生活的地方的所有想象。
读罢小说,我还是很感动。我感动,是因为看到查理斯耗费一生终于找到自己,表达自己。我感动,是因为费尽心力的寻找,虽然过程痛苦,但独到查理斯坐在小屋看着最终的画作的心满意足。
实际上,查理斯并没有因为最终完成伟大的画作而表现的疯狂。他平静的审视,也许他释然了,一生追求终获回报,然后将其销毁。这并不是洒脱,这只是一种态度,终其一生完成至高追求,已经拥有何必执念?
没错,《月亮与六便士》是一个讲述追求的故事,所谓追求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或许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在当事人的眼中,也许有的,只是不忘赶路与达成追求后的回归平常,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