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天,人们提到明朝的儒家理论思想是以王守仁的学说为中心,并且将王守仁理论作为“心学”的代表。特别是到清末以致近代,更是将“王学”确立为明朝的唯一儒家代表。
如果单纯是以理论来判断我们是很难鉴别到王守仁理论的质素,但有一点是,王守仁生存的行为实际成了“王学”理论的重要注脚。也是今天我们理解儒家学说的真正内容。其实,儒家在孔子的理论中,并不是以忠君作为儒生的奋斗目标,而是强调了知礼的目的是为了聚合更多的人,如果一旦成势,不管是谁都可以是成了历史上的一位皇帝。所以,《论语:在行章之首就明确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王守仁的早期确实对哲学理论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试过学习道术。后来。去拜访他的老师娄谅以后,才领悟到了要成为圣人就必须努力学习。其实娄谅并没有多少的儒家理论,只是对人际关系处理的颇为老到。当年,他师从吴与弼的时候,就对后来的状元罗伦有深刻的认识。吴不见罗伦,娄谅就说:“这是个有志之士,为什么不见?”吴与弼就说:“我哪有功夫去见后生仔呢?”相信这句话娄谅又告诉了罗伦。罗伦和当时的张元桢一道,发起了对吴与弼教育上批判。
尽管王守仁在娄谅出没有学到多少理论,但在形式上已经是认同了“悟学”的方法。因而回家后自己筑了一个阳明洞进行悟学并且达到了能知未来的境界。三十岁回到北京,认识了湛若水,两人一论之后,成了至交。湛若水的“随处体认天理”的哲学理论,十分有效地将王守仁的道学和儒学思想融汇在一起,使分离的两部分,可以结合为“王学”的一体中。后来,王守仁写给湛若水的诗信中十分明确地说:“晚得与甘泉湛子,而后吾之志益坚,毅然而不可遏。则予得之于甘泉多矣!”很明显,王守仁的理论基础正是湛若水“随处体认天理”的衍生物。
(版权所有,请勿作任何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