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江湖漂》是网络作家彭小玲达达令创办的个人公众号。鄙人关注她的公众号已经有一年了。这也是我关注的众多个公众号中,关注时长最多的一个,没错,没有之一,就是唯一!!!!
今天试着用互联网思维分析一下达令女神的《她在江湖漂》。在接下来的分析阐述中,我用“产品”二字来代替达令女神的公众号。
如若在此篇行文中,有不合适的表述,还请女神多多包容。(正经脸,一本正经地学着女神达达令码字的样子,请自行脑补~)
从产品定位角度看,产品的主流用户是一群乐于倾听故事,渴望在职场、生活中得到正能量的年轻人。因此,达令从职场、朋友、爱情、旅行以及对于人生的思考等不同维度梳理自己的故事亦或是周遭他人的故事,以引起目标用户的情感共鸣。
那么,为什么这群人需要这款产品?
让我们来解剖一下这群用户吧!年轻人面临着诸多方面的压力,他们需要一个可以获得正能量的地方。而这款产品正好满足用户的基础需求,帮助用户实现负能量到正能量的转化。同时这群年轻的用户,他们生活节奏比较快,而阅读一篇简短的小故事只占据他们一小部分的时间。其次,喜欢窥私是人类的通病,亦可以说好奇是人的天性,对周边发生的事情感到好奇,对他人的“隐私”感到好奇。而《她在江湖漂》中的文章分享的大多是达令所听所见所闻以及自身感悟。而大多数人会将这些私事与感悟跟亲密的人分享亦或是写进自己的日记本中,但用户通过关注达令的公众号就可以知道她的“隐私”和心里想法。用户会获得一种“捡了便宜”的体验感。
那这算不算是一款成功的产品呢?
一款优秀的产品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方面:满足用户的需求、具备用户粘性以及良好的用户体验。前面已经分析用户的需求,就不再赘述了。来看一下这款产品是如何实现用户粘性的。首先,达令开通公众号的留言功能,留言评论功能帮助用户发表自己的看法,达令也会在评论区选择部分人进行回复,拉近了用户之间的情感交流。其次,坚持输出原创优质文章。在公众号创办的前7个月里,达令是通过分享别人的一篇文章。但后面她开始碎碎念念地写自己的文字。没错,她开始了原创文章写作。自媒体时代,是一个内容为王,服务为王的时代。任何优质平台,如果没有足够的优质内容,那都将土崩瓦解。此外,有了优质的内容之后,用户对更新的速度与频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她在江湖漂》分享的内容大多都是每日一更,这与优秀的互联网产品版本更新迭代如出一辙,比如我们使用频率最高的一款APP产品-微信。微信版本一般一两个月更新一次。保持稳定的更新频率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体验兴趣与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
那它的用户体验怎么样呢?
公众号文章的推送时间一般是在早上11.30或是晚上10.30左右。那么,这段时间大家都在做什么呢?这两个时间点是大家准备吃饭和准备休息的时间点。有调查数据显示,中午12点和晚上10点钟左右是页面访问的最高峰。而达令正是利用上用户的阅读习惯,在早上11.30左右和晚上10.30左右进行推送,使得《她在江湖漂》的推文信息排列在在众多公众号信息的前面。而这也是我前面所说的,培养了用户的阅读习惯。一到中午吃饭点,晚上睡觉前,用户能够习惯性地点开微信推文。
它的盈利模式是什么呢?
对于一个热爱写作,热爱文字的人来说,分析公众号所能带来的商业利益是否是对她文字的不尊敬呢?但我又想想,如若达令想要的是大家对她的故事产生一种共鸣,那么,很好!她已经做到了。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达令已经实现了被尊重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也就是说文字让达令获得了较高层级需求的实现。那么是否可以说那些报酬是她“额外”获得的呢?
接下来,不矫情,认真脸,开始分析盈利模式。
盈利模式主要有三个方面:任何一款拥有大量用户流量的互联网产品,都免不了通过广告获得收入。当然,《她在江湖漂》也不例外。但广告只占据很小的一部分。达令在偶尔会在推文中推荐一款自己喜欢的护肤品。让我佩服的是,这个广告打得很巧妙,一是推文的标题依旧是引人思考的题目,二来推文中广告的形式依旧采用分享自己故事经验的形式,三是广告的频率比较的低,偶尔一两次,不会影响用户的体验感。其次,创办“女神经说”付费活动,这是一个收费邮件服务系列,达令会通过邮件的形式,定期写一封信给付费的用户。邮件的话题是不会出现在公众号或者其他出处的。收费的内容让用户获得额外的服务体验。最后,最主要的还是通过公众号平台聚集了一大批的忠实粉丝,进而售卖自己的书。达令前前后后写了《为什么你总是害怕来不及》以及《选择你所能承受的那条路》两本书。在新书出版的时候她也会在公众号上发布购书的入口以及抽取在公众号上留言评论的粉丝送上自己亲笔签名的书。
嗯呢~暂时就想到这么多,就先不写总结语了~
因为我希望自己写的内容也可以 “更新迭代”,如若在之后的学习中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想法,能进一步更新,那就再好不过了!
以上是我个人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如果其中有哪些地方写得不对,希望达令多多包涵,也希望阅读的你能多多指教,谢谢咯~
就酱紫~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努力!
公众号:专注成为一只互联网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