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
中元节又称鬼节,是中国人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传说这天,地宫之门打开,放出鬼魂,让他们得以回家团圆。
小时候心里对中元节总是莫名恐惧。
但是人到中年,历经人生的悲欢离合,生死哀伤,慢慢懂得,那些令人害怕的鬼,都是别人朝思暮想的人。
中元,是生者和逝者的交汇,也是情感的寄托与慰藉。
理解了中元节的意义,也就慢慢读懂了它背后的庄严敬畏,温情慈悲。
我们中国人讲:事死者,如事生。
对待死去的人,要像对待活人一样,恭敬妥帖,衣食住行,样样周到。
比如清明节扫墓是为先人打扫房间,寒衣节烧寒衣是天气转凉,为先人寄去衣物。
而中元节则是祭祀先祖,是让先祖尝到刚刚收获的粮食。
中元节处在小秋,此时谷物刚刚收获。
人们设好香案,用新米来供奉祖先,一方面是报告今年的收成,感谢祖先的荫庇;另一方面,则是祭祀神灵,免灾接福。
祭祀不是迷信,鬼节也并不恐怖。
焚香祭祀,供奉新米,在告慰先人的仪式上,我们的内心平静下来,灵魂才真正有了归宿。
传说,中元节起源于佛教的盂兰节。
释迦牟尼座下大弟子目连的母亲,生前吝啬贪婪,虽然家中甚富,但是却从不修善。
在儿子外出的时候,宰杀牲畜,大肆烹嚼。
因此在她死后,入了饿鬼道,日日饥饿,却无法进食。
目连知道后,心中不忍,于是偷偷给母亲送饭吃。不料饭刚送到母亲嘴边,便化为焦炭。
目连无计可施,于是向佛祖求助。
佛祖告诉目连,在盂兰节当日,借助十万僧众,超度其母亡魂,让她得以摆脱饿鬼道。
后来形成一种习俗,每年的鬼节都会有僧侣超度亡魂。
而民间也有类似的习俗,便是放河灯。
传说,古时候淮河边上有一户人家,老两口老来得女。但是女儿在中元节这天走丢了。老两口怕女儿迷路,于是做了很多河灯放在淮河里,希望让女儿找到回家的路。第二天女儿果然回来了。他们这才知道,河灯帮助超度了亡灵,女儿才得以顺利归来。
自此中元节放河灯,沿袭成俗。
刘禹锡说:浮图之慈悲,救生最大。
一个懂得救难的人,一个善良的人,优于一切伟大的人。
不是所有孤魂都有家可归,不是所有亡灵都能享受祭祀。
但是若能得到一盏河灯,他们就能脱离苦海,早入轮回。
放灯表示活着的人们,对那已死的冤魂怨鬼还没有忘记,愿意给他们照亮前行的道路,这是人的一份慈悲心肠。
当放下河灯的那一瞬,某种意义上,也唤醒了人们内心的善良。
《过客》中,过客向一老人和一小女孩问路。
老人告诉他,过了前面的坟墓就到了。
小女孩告诉他,过了前面开满鲜花的土丘(坟墓)就到了。
年轻的时候,是看不见死亡的。
可是年纪渐长,父母渐渐老去,那堵隔在死神之间的墙已经开始倒塌。
我们慢慢看清死神的模样。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
劝诫人们,少去纠结虚无缥缈的死亡。
但是希腊人却说:向死而生。
一个人真诚地面对过死亡,才能明白生命的可贵。
有死的恐惧,才有生的眷恋。
很多人觉得热闹欢喜的氛围和庄重肃穆的中元节并不相宜。可这恰恰是中国人的智慧。
逝者已逝,活在当下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告慰。
人生百年,不过是光阴一瞬。此时我们纪念先人,彼时我们也会被后人纪念。
既然人生终归寂灭,不如活在此时。
对生活保持热爱,不愧对岁月里的每一天,才能不负韶华,不负此生。
小时候总觉得鬼节是迷信,中年之后,慢慢理解了这个节日的意义。
荀子曾言:君子以为文,小人以为神。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
对于鬼神之说,君子当成一种文化,小人当成一种迷信,当成文化是好事,当成迷信就是坏事。
中元节,让我们懂得敬畏。
敬畏先祖,才能不堕家声;敬畏生命,才能懂得良善;敬畏时间,才能不负此生。
它让我们知道自己的来处与归途,也让我们懂得珍惜与善良。
而这,也许才是中元节传承千年的意义所在。
摘自《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