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格英雄之旅第175日
每日国学感悟: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这句话取自《诗经》。《诗经·卫风·淇奥》里有: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论语》中,孔子的弟子引用了此句: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这个弟子是位企业家,挺有钱,是一个集学问与财富于一身的人,比安贫乐道的颜回要接地气得多。他问老师:“贫穷但不谄媚,富贵但不骄傲,这种精神怎么样?”可以看出,他问的同时,也略露得意之色。当然,“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这可是“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大丈夫精神,非常难能可贵。做到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想必会受到老师的一番嘉许。但孔子并未完全同意他的观点,说:“可以。但是,这种精神不如贫穷时安贫乐道,富贵时依旧待人有礼。”可知,孔子对于贫富的境界要更上一层楼。然而,这种境界,做到更难。“贫而乐”,即孔颜乐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安贫乐道,不改其乐,不注重物质享受而完全满足于精神享受。同时,如果要做富贵君子,不但要有“不能淫”的底线,还要有“好礼”的追求。也就是,“苟富贵,勿相忘”,飞黄腾达了,依然待人有礼,“色思温,貌思恭”,依然追求学问,追求做人做事的道理。像刘秀那样,当了皇帝也不忘自己的糟糠之妻。如书中所说:“假如一个真正富有的人,能够不断追求学问,不断讲究做人做事的道理,实在了不起。有的人事业成功了以后,往往亲朋间脱离了关系,这是遗憾的事。”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出自《诗经》,现在比喻学习或研究问题时彼此商讨砥砺,互相吸取长处,改正缺点。这八个字讲的是做玉石的方法。“做玉器的第一步,用锯子弄开石头叫剖,也就是切;找到了玉,又用锉子把石头的部分锉去,就是第二步手术叫磋;玉磋出来了以后,再慢慢地把它雕琢,琢成戒指型、鸡心型、手镯型等一定的型式、器物,就是琢;然后又加上磨光,使这玉发出美丽夺目的光彩来,就是磨。”这四步比喻的是教育。“一个人生下来,要接受教育,要慢慢从人生的经验中,体会过来,学问进一步,工夫就越细,越到了后来,学问就越难。”
所以,意思是,子贡说:“做学问还要像玉一样地切磋琢磨,我懂了。”孔子便说:“你懂得这个道理,现在可以开始读书了,也可以开始读诗了,因为我刚刚提示了你一个道理,你自己就能够另外推演出别的道理来。”这表示一个人的天分高,就是教了一个原则,其他就可以自己类推了,即“告诸往而知来者”。
孔子和诗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他把《诗经》删减修订成三百零五篇,赞扬它“思无邪”。诗的作用是很大的,不仅仅是酸溜溜地欣赏,还有“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的巨大作用。正如南怀瑾先生在书中所言:“诗的目的,并不是专搞文学,其中所含的道理非常重要。”又言:“读了诗,并不是教你变成一个酸溜溜的书呆子,一定要“告诸往而知来者”。岂但作诗,我们读历史也是一样,我们为什么读历史?现在大学里的历史系、历史研究所的研读历史,虽然拿到好成绩,但对做人做事,一点用处都没有。我们中国人过去读历史,主张要学以致用,它的精神就是‘告诸往而知来者’,懂了过去就要知道未来,这也就是诗的精神。”
知行格-英雄之旅
日精进第175日
日阅读:读《现代儒学家传》《辛弃疾词集》《论语别裁》等,阅读3小时左右。
日锻炼:
日总结反思:
同感悟。
第八轮一周封闭计划:
时间:12月26日——1月1日。
具体:
1.作息:6点起床,1点休息,午休1小时。
2.晨读:听说读《高级英语》、《法语》等。
3.时间:除日常杂事外,无特殊情况时,白天和晚上约10小时上课、自习,中午和晚上3小时以上看书。
4.看书:《理想国》哲学书四本《老子庄子》《致加西亚的信》等;微信读书《岛上书店》,掌阅《如何读一本书》《辛弃疾词集》,纸质书《拖延心理学》《瓦尔登湖》等。(依次进行)
5.手机:看消息每天最多一个小时。除此之外,学习,读书,兼职。
6.完成时间表读书学习任务:听好课,读好书,锻炼好身体,做好事。
7.锻炼:每日跑2000米等。
今日事今日毕:
1.跑步2000米。
2.看书至少2小时。
3.完成学习任务。
知行格:培育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