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直到今天,我还能清晰地回想起小学三年级时我在一堂体育课上的尴尬一幕。
那是90年代中期,橡胶跑道还没有出现在北方县城小学的操场上。我们50多个人站在已被踩硬夯实的黄色土地,等待着体育老师示范当天的运动项目。
如果要给那天的运动项目起个名字的话,“摸高”应该比较贴切。我们年轻的男体育老师老师把一根绳子拴在了篮球框上后,大家就排好队,一个接一个地跑过去然后跳着去够那根当时看起来很高的绳子。
记得那天太阳毒辣,我懒洋洋地站在队尾,看着我们班个子最高的人都需要很用力地跳起来才能摸到绳子后,我垂头丧气地跟同伴说,这肯定够不着呀,就是走过场吧。
于是轮到我的时候,我真的去“走了个过场”,走到篮球架下,伸出右臂,随便一跳后就准备往队尾走,这时候被老师叫住了。
体育老师是我最怕的几个老师之一,因为我小时候体育成绩不好,所以在他的课上经常被嘲笑,刚上小学时进行了一次短跑训练,我吭哧吭哧地跑回来之后,好朋友告诉我“刚才体育老师说你跑得像乌龟”。从此体育课成了我青葱岁月中最深的一道痛。
所以,当我“跳”完,被叫住的时候,心里真是忐忑不已,隐隐约约觉得好像要出大事了。
当时的我是个特别敏感、特别害羞、特别内向的女孩,生平最怕的是就是在公众面前说话。所以当所有人的目光全部凝聚在我身上的时候,我本来就特别容易红的脸当时就想烤熟的地瓜一样,已经发红发黑了。
“你刚才那是跳吗?从现在开始一直跳,直到你能够到为止!”体育老师黑着个脸,凶巴巴地说。
所有人都盯着我,有的忧心忡忡,有的嘻嘻哈哈做好了看好戏的准备。
太阳炙烤着我,好像所有的阳光都被聚集在我一个人身上,还没开始跳,我就已经满身是汗。没有退路,只能一次又一次地助跑、起跳,试图抓到那根高高在上的绳子。
不知道跳了多少次,每一次我觉得自己永远也够不到那根绳子了,每一次又明显感觉自己离绳子越来越近,有时候甚至只是差那么一厘米。
“可以了,回去吧。”
我有点惊愕,因为我依旧没有够到那根绳子,
“只要够认真,还是有可能做到的。”体育老师轻描淡写地对我说了最后一句话。
这句普普通通却异常深刻的话,从那天开始,就这样刻在我的脑子里。
后来,我的体育成绩仍然不好,但我再也没有偷奸耍滑、走过捷径、用过巧劲。
再后来,慢慢长大了,也会在人有意无意间听到别人对我的评价,基本上以“认真”、“踏实”为关键词。思路缥缈的时候,我问自己,这到底是性格使然还是经历使然呢。
02
如果你问我为什么小学三年级的那节体育课给我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十岁的我可能会说学到了做事情要脚踏实地,不能偷奸耍滑。然而这仅仅是在那个年纪时的我的浅显解读。
随着渐渐长大,尤其是在成长的过程中遭遇挫折、经历痛苦的时候,每一次重温那个场景,我都能从中汲取到新的力量。
03
高中时我读的是理科,对一个出生于“文科世家”的我来说,上课最紧张的一幕莫过于被数学老师和化学老师点名到黑板上解题的那一刻。每当老师宣布要找两个同学上黑板做题时,我总是头低的不能再低,小心脏一边跳得蹦蹦蹦,一边默默地把各路神仙佛祖全拜个遍。但是即使假装“低落尘埃”,仍然逃不过老师的火眼金星。总之有个阶段老师特别“照顾”我,我“中签”的概率特别高。
上就上吧,然而问题是我上去了就很难下来。有些自己在座位上能解答出来的问题,一到了黑板上,就开始大脑缺氧,心里发慌,心里纠结着,怎么办怎么办,要是做不出来就要被人笑话了。于是越想越急,越急越下不来。后来我才知道,对当时处在那个状态的我来说,智商顶多残留30%,所以能做出来就怪了。
04
上大学之后,在班主任谢老师的帮助下,我早早树立了自己的目标——保送读研。但是由于我们学校的保送名额很少,要想增加一分胜算,就需要在每次考试中尽量保持在前三名,直到大四。我生性谨慎,告诉自己,必须拿第一我才能更有把握。
于是,为了尽力在各门课程中得到一个好成绩,大学前三年除了雷打不动的朝六晚十的图书馆学习外,我还要克服自己胆小、害羞的天性,当众演讲、竞选班委、带领团队......
很多事情当时觉得很难很难,但咬牙经历后,方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每一次挑战都会带来一项新的技能,以及一次新生。
05
很早之前我就听过一句老话,上学的时候排好的队,在进入社会后要重新打乱重排。
刚上班的那一年,身边高手如云,相比之下觉得自己好菜。加上终于完成了二十多年的奋斗目标——就业后,忽然觉得失去了目标,整个人处于一种轻飘飘的空虚状态。后来,受到了一些负面价值的影响,我对自己的工作前景失去信心,在那一阵的低沉迷茫中,下意识地选择了“放弃”。
工作近三年的时候,我遇到了职业上的“滑铁卢”,差点失业。
这次经历让我突然警醒。小学那节体育课的场景又一次浮现在了我的脑海中:我懒洋洋地走到篮球架下,马马虎虎、毫不用心地完成了那一跳,然后自嘲地笑了一下,正准备往回走......
然而,这次已经没有了把我叫住,呵斥我“认真才有机会”的老师。职场不讲人情,没有谁有义务去提醒你做错了,告诉你正确的路在哪里。一切后果都需要自己承担。
李笑来说“时间在惩罚愚蠢的时候,只能毫不留情”。
那一刻,我知道了我需要为自己曾经的愚蠢埋单。而我所犯下的错误其实与二十年前如出一辙,因为时间的长河冲刷了我曾经记忆的深刻。还好,最终我又及时的找回了它。
06
再后来的故事就是这两年了,我把它们零零碎碎地记录在了公众号中。
人总是要经历一些事情,才能看清楚自己,看清楚这个世界,才会渐渐明白在这个世界中,如何行走才不会摔倒,然后在和这个世界慢慢磨合中,走出自己的节奏和独一无二的路。
查理芒格喜欢举一个农夫的例子用来说明逆向思维的妙处,这个充满智慧的农夫说,如果我知道我未来将死在哪个地方,我就永远不去这个地方。
我试图在自己身上找到这个原则的实践,一直枉费工夫。在梳理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想,我找到了最适合的地方。
“如果我知道每一次的主动放弃都会带来人生的未战而败,那我永远也不再会把主动权让给别人。”
07
如今,当我用一种理性的态度和第三方视角回顾自己曾走过的路,会发现一个规律:每当我把主动权和安全感掌握在自己手里时,我就会从心底生出一股勇往直前的勇气,此时的我如阳光少年一般,斗志昂扬、充满信心的向着自己理想的远方大步前行,因为自带光芒,甚至每一个擦肩而过的人都会为之驻足;而每当我把安全感和主动权拱手相让的时候,身心内外都会黯淡无光。
今年三月初的时候,我参加趁早大学薛毅然老师的“绘制你的职场地图”。课程开始之前有个小作业,需要请朋友、领导说出自己的优缺点。借着这次机会,我和领导聊起了这几年自己的心路历程,领导也谈了对我初入职场时的印象,“感觉工作上不够独立,甚至有些退缩......但是你知道,如果你不愿意做,单位也不只有你一个人......”
“如果你安于现状,或者害怕改变,不努力争取,你永远无法大赢。”——查理芒格
08
积极主动是成为一名高效能人士的第一步,是基本的行动方针。然后呢?做事,专注于事。这些道理,古人已经悟得很明白了。
在《传习录》中有一篇是王阳明与友人在书信中探讨良知与格物、诚意、正心之间的关系,王阳明说:
原文:随时就事上致其良知,便是“格物”;著实去致良知,便是“诚意”;著实致其良知,而无一毫意必固我,便是“正心”。
翻译:致良知就是当下就有地方可以着实用功。随时在事上致其良知,就是“格物”;实实在在地去致其良知,就是“诚意”;实实在在地去致良知,而没有丝毫的意、必、固、我,就是“正心”。
时代变迁,基本的人性和道却从未改变。全神贯注于当下的每一件事,就是致良知。在每一件事情上专注用功,即所谓“保持正念”。
专注于当下,把注意力放在事实上,而不是别人的看法上。接纳自己的笨拙,勇敢的去尝试,尤其是在学习一个新领域的时候。因为没有一个人天生就拥有某些技能,每个人都首先要经历如婴儿学走路时的颤颤巍巍,才能有后来的健步如飞。
09
写这些故事的初衷是为了铭记并分享20年前那节体育课带给我的人生财富。
祝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生活中积极主动、保持正念,将安全感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