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遇到人生低谷的时候。
以前的我,一遇到挫折,就会郁闷烦躁,跟朋友抱怨、跟家人诉苦。但是抱怨和诉苦,并没有让我变好,反而,次数多了,朋友们开始很少理会我了。
之后,读王小波先生的《沉默的大多数》,里面有一句话,我至今印象深刻。他说,从话语中,你很少能学到人性,从沉默中却能。
金庸笔下的光明右使、逍遥二仙之一的范遥,不但嗓音浑厚,容貌俊美,而且为人刚毅,武艺高超。
但是,他曾在明教一度衰落之后,甘心自毁容颜,扮作哑巴,卖武至西域,潜伏汝阳王府多年,直至遇见了张无忌,才选择不再沉默。
小说里的范遥,自毁容颜,现实中大可不必,但是,沉默却是可以做到。
人生低谷时,学会了沉默,才会看到更多的可能。而读书,则会让人在沉默中积蓄能量。
01
读书,能让我们看清低谷中的自己。
人在低谷中,都有寻找希望之光的本能。读蔡崇达的《皮囊》,有一种看到希望之光的感觉。
相似的年代背景、相似的家庭环境、相似的童年时代、相似的伙伴朋友,书中的阿太、父亲、母亲、同学、朋友,那些刻在骨肉间的系列故事,都放佛自己亲身经历过一样。
作者用真实、细腻、冷静的语言,一遍又一遍地撞击着我的心灵,一层又一层撕开了我的皮囊。
人在低谷时,容易被痛苦、自责、甚至愤怒包裹,从而看不清真正的自己。读一本属于自己的书,我们可以看清自己的内心。
人在低谷时,看清自己的内心,才会了解自己,才能积蓄向上的能量。
02
读书,能让我们看清低谷的本质。
《少有人走的路》一书中说:完整意义的人生,势必伴随着痛苦。如果你想避免其中的痛苦,那你恐怕只有完全脱离现实,去过一种没有任何意义的生活。
人生在世,悲喜参半,人生低谷,在所难免,关键是你面对低谷的态度。
人在低谷时,你可以是祥林嫂,喋喋不休地向周遭人群重复诉说着自己的苦难;你也可以是范遥,选择沉默积蓄能量,播下希望的种子。
一场大病、一场灾难或意外的失去亲人,让我们承受着巨大的身体之痛和精神之痛,同时,它也会让我们改变自己的人生态度。
经历过之后,我们才会明白,哪些才是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东西。比如健康、比如伴侣、比如独立……
人在低谷时,其实是生命给予我们的真实馈赠。
03
读书,能让我们找到走出低谷的方式。
《藏在这世间的美好》一书中说:人生在世,无非就是:读书、历事、见人、行路。
以前的我,历事、见人、行路,唯独书读得很少。每当一遇到痛苦的事,只会以眼泪为伴,自怨自艾。
后来,一位好心的朋友对我,看书吧,看书能帮助你。
第一次看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我看到了,豪气、大义、胸襟、气度之类的词语。
看完后,心中甚至留有一个疑惑:小说里明明不是写“龙”,为什么金庸先生会取名为“天龙八部”。
再次读它的时候,我终于明白了,小说表达的另外一种更加深层次的意义,那是一种叫做“执着”的信念。
段誉执着于初见的神仙姐姐,对王语嫣的爱低得像草履虫。王语嫣于执着青梅竹马的表哥,对慕容复的暗恋,苦得像黄连。虚竹执着做一个守戒律的少年寺和尚,对送上门的上乘武功和至尊地位痛苦不已。
慕容复执着于匡扶大燕;鸠摩智执着于上层的武功绝学……
于是,我懂了,不论是身体之痛,还是精神之痛,人在低谷时,容易陷入对自己的认知,执着于某个人、某件事、甚至某一个时刻。
比如执着于一个爱不到人,一个能力之外的职位;比如执着于深夜接到医院打来的心有余悸的病危电话;比如执着于几位亲人离去之前缺失告别遗言的遗憾……
这就如同《天龙八部》小说中塑造的人物角色,宁愿越陷越深,也不愿意妥协。
小说里,放不下执念的慕容复和鸠摩智,一个疯了,一个武功尽废。
王语嫣放下了执念,接受了对她一往情深的段誉;虚竹放下了执念,接受命运中的神奇际遇,和梦姑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金庸先生用他的作品,告诉了我们一个人生的大智慧:只有放下心中的执念,才能重生。
人在低谷时,唯有放下无谓的执念,才能包容和关怀自己,才会走出痛苦。
04
人在低谷时,少说话,不再增添新的痛苦;多读书,从别人的人生中积蓄走出低谷的行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