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转型的重要前提,也是组织中的个人需要建立共同的内在信念体系。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半脑,敏捷的价值观和原则位于右脑部分,代表必须通过行动体现,变成下意识反应,而不仅仅是记忆和背诵。
4个价值观,12条原则为基础,并由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若干方法、实践、工具,以及无数的应用场景。曾经出现了众多敏捷方法中,经过时间的打磨,不断的总结和融合,目前最主流的敏捷方法:Kanban、Scrum和SAFe。我们可以在最右边看到SAFe所涉及的实践数量是最多的,它也最适应大规模企业级敏捷。
SAFe是一个跨团队、跨部门、连接业务和研发,甚至整个组织扩展敏捷的体系。这个是它的全称和缩写。全称是为企业打造的可扩展敏捷框架。
相同的范式同样适用于SAFe。首先从内在信念体系开始。
实施SAFe的人需要具备开放的成长思维,保持好奇而不是仅凭过去的经验来看待当下所发生的一切。SAFe的框架以及四个核心价值观分别为:
协调一致
质量内建
透明
项目执行
这些指导原则有助于指导参与SAFe的每个人的行为和行动。SAFe的12条原则,因为它不是仅限于开发团队,SAFe是一个跨团队、跨部门、连接业务和研发,甚至整个组织扩展业务敏捷的体系。包括立项投资、跨部门协作、学习型组织等,所以SAFe独有的新12条原则,适用于更大的企业级系统,拓展至组织运营和市场竞争的方方面面。
最后介绍SAFe精益小屋:它由1个地基,4大支柱,屋顶构建而成。
屋顶是目标。实施SAFe的目标是在最短的可持续交付周期内实现最大的客户价值,同时为客户和整个社会提供尽可能高的质量。高士气、安全性和客户满意度是附加的目标和好处。
支柱1——尊重人和文化。德鲁克说: “管理的本质,就是激发人们心中的善意。”尊重人和尊重文化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当受到尊重时,人们有能力发展自己的实践并改进。管理层要求人们改变,并可能引导他们走向更好的工作方式。然而,学习解决问题和反思技能的是团队和个人,并负责做出适当的改进。这种新行为背后的驱动力是一种生成性文化,其特点是积极、安全、以绩效为中心的环境。实现这种文化需要企业及其领导者首先进行变革。
支柱2–价值流。成功执行SAFe的关键是建立一个持续的工作流,以支持基于持续反馈和调整的增量价值交付。持续流动可实现更快的可持续价值交付、有效的质量内建、持续改进,建立可视化管理来验证改进效果。流程原则是精益敏捷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了开发价值流、可视化和限制在制品(WIP)、小批量生产和管理待办列表长度。此外,精益侧重于识别和持续消除延迟和浪费(非增值活动)。为了实现流,组织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步骤是立项-结项模式的项目管理过程转变为与长期开发价值流一致的敏捷产品管理方法。精益敏捷原则通过结合新的思想、工具和技术,更好地理解系统开发过程。领导者和团队可以使用它们从里程碑方法转向DevOps方法,该方法具有将流程扩展到整个价值交付过程的持续交付管道。
支柱3–创新。价值流为交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如果没有创新,产品和品质都会逐渐下降。为了支持SAFe精益之家的这一关键部分,精益敏捷领导者从事以下实践:在组织的员工队伍中雇佣、指导和指导创新和创业。去看看……走出办公室,进入产生价值、创造和使用产品的实际工作场所(称为gemba)。正如大野泰一所言, “办公桌上从来没有发明过有用的改进。”为人们提供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发挥创造力,实现有目的的创新。SAFe的IP阶段和PI阶段就是一个这样的创新机会。应用持续探索,即不断探索市场和用户需求的过程,快速获得实验反馈,并定义愿景、路线图和功能列表,为市场带来最有前途的创新。与客户验证创新,然后在假设需要改变时毫不犹豫地转向。将自上而下的战略思维与基于团队的有机创新相结合,创造协同的“创新激流”,为新产品、服务和能力的浪潮提供动力。
支柱4——坚持不懈的改进。通过不断反思和过程改进鼓励学习和成长。持续的竞争危机感驱使公司积极寻求改进机会。领导者和团队要做到以下几点:优化组织和发展过程的整体,而不是部分。在整个组织中强化解决问题的思维,其中所有人都有权参与工作的日常改进在关键里程碑上进行反思,以公开识别和解决各级流程的不足之处,以确定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并快速应用有效的应对措施创新和持续改进在实现业务敏捷性。
以上所有,都是构建于SAFe的敏捷精益领导力的基础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