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古严同学在群里问大家,有多少人愿意用手写笔记的方式只字不差地重读《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专栏的全部内容?响应者不少。两天之后他发表了一篇“《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第二季没有了,该怎么办?”,我报了名,不久之后的3月16日,读书正式开始了。
为什么参加这个活动
大约是虎头蛇尾开始的事情太多,于是最近我每次想做什么需要大量时间的事时,先生都会问一句:你为什么想做这件事情?
我为什么会参加这个重读的计划----尤其,在看到古言写在书上的密密麻麻的字的时候,觉得自己可能没那么多东西好联想的,颇为惶恐----有两个原因:
一是我本来就想重新读一遍《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以下简称《财富》)的纸质书,但是几个月过去了却完全没开始。
作为一个容易喜新厌旧的人,基本所有我“喜欢”过的人,大都只能“喜欢”一阵子。但这并不妨碍我仍然认为这是一本好书——好书在我心目中的定义是:能够引发你很多思考,能够用得上。用某本写作书(好像是《成为作家》)中的话:写得很好的书可能让你完全无语或者心情抑郁,而大家都觉得很烂的书也有可能让你泉思如涌。所以,你心中的好和坏,并不需要和别人的相同。
作为一个刚刚花了两个月时间死磕完了《资本论》第一卷的人——我并不是说《资本论》没有收获,但跟付出的时间精力相比,收益显然有点低——《财富》中随便哪段话都能让我发散开去想很久,简直友善得让人想哭。
而另外一个原因则是,组织活动的人比较靠谱。之前古严在《原则》已有中文翻译的情况下,仅仅因为觉得这是一本翻译不够准确的好书,就重新从头到尾又翻译了一遍。而同样是《原则》,我匆匆扫完一遍中文翻译之后又浏览了一遍英文原文,就已经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了——我很少反复看一本书。我想,他带着做这件事情的话,至少应该不至于烂尾——而这是我在没有约束时很容易走向的结果。
开始之前的计划
事实上我根本没有计划,唯一的打算就是:组织者让怎么做就怎么做,反正我先跟着做吧,先按要求做一段时间再说。一段时间之后嘛,到时候再说了。
一段时间之后,对比别人的笔记内容,以及自己在这之前的读书方式,发觉在读这本书时我好像跟以前不太一样。想了想,大概是因为,前一段时间碰巧做了两件事情:
1. 太极课开始写日记
一月份参加冬训营的时候,为了到最后能够凑出一篇总结文章,我上完课的每天晚上和第二天早上都会搜肠刮肚记下自己能想到的任何内容:上课时的感受、当时的想法、同伴的反馈、某些过程等等。那段时间发现自己关于太极学习的思路清晰了很多,功力也长进了一些。于是,过年之后上常规课程时,我也开始在每次上课后记学拳日记,像放电影一般将上课的整个过程回忆一遍,接着再把老师纠正我的、或者当时做不到的内容拎出来单独练习。
在我这么做之后,我发现以前困扰自己的“老师讲的好有道理,可是我根本记不住,记住了也做不到”的问题,好像突然就不存在了。每次上课时,常常会有惊喜和开挂的感觉。
2. 学到了概念图
最近在参加L先生的第三期智识训练营,训练营的第一课讲的是如何阅读,其中提到了两种方法:FCR和概念图。
我在阅读中一直对于文章的结构以及说清楚它到底讲了什么有很大的障碍——难怪从来语文成绩都很凄惨——但我始终没有找到有效的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很多人推荐过思维导图,我使用的次数不少,但实在很难觉得它是一个有效的读书工具。然后,我第一次从这个训练营知道了概念图,并且随手用上了。那种感觉,很像找到失散多年的亲人。
我渐渐习惯在仔细读一篇文章之前先画一张概念图(画得不那么标准,因为正常的文章并不一定有那么多概念),每次画完总会对文章的逻辑有一个新的理解:原来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过后再重新看这篇文章时,只要看到概念图也就能够回想起来它到底讲了些什么东西,具体是怎么叙述的;相比以前两眼一摸黑,完全凭印象记忆的情形,概念图简直就是我的救星。
重读过程中的感受
1. 同伴的做事方式会影响你
我一直觉得自己并不能算是一个大大咧咧的射手座,在某些事情上我相当仔细。但是当我看到古严在这个人数并不算非常多的读书群里做的事情之后,发现自己相比之下,真的属于非常将就的人。他做了几件事情,让我很受刺激:
1)文字版的打印
读书群的每个人都同时订阅过专栏并购买了《财富》的官方纸质版,我翻纸质版的时候也发现里面少了很多内容,但又不愿意在手机上去看专栏——因为对着手机屏看东西的时候,理解能力不自觉地就下降了很多。可我从来没想过要再去整理打印一份完整版。直到我看到打印出来的完整版之后,才发现原来这么做是一件这么方便自己(和别人)的事情。并且,我也从来没预期过,完整地打印出来居然有十本!!!因为他有意识地留出了足够的空间给大家写笔记。
2)笔记的使用
我偶尔也会看别人的笔记,在我觉得无聊并且好奇别人有些什么想法的时候,但是手机上看照片中的文字并不是那么容易,尤其是别人把字写得很挤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得了密集恐惧症,然后就会点关闭。
之后有一天古严让我重新拍下笔记的照片,因为边上有一部分字他看不到;别人发的笔记他有时候也会说两句。然后我忽然意识到,每个人的那些写得并不那么清楚的笔记,他可能都看过了。
再往后的时候,他设计了一个方案然后征求大家的意见:怎么才能方便大家阅读其他人的笔记,以及,怎么才能在读完书之后更好地运用到你的生活中去。
我看到的时候觉得有个声音在问:有必要做到这个程度吗?然后另一个声音回答道:如果你希望每一天的自己都比前一天更好一点的话,那么很有必要。
2.读书不是全盘接受,却也不是找茬
我们常常,喜欢一个人的时候总将他的话奉为圣经,而在不那么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又总喜欢对他说的话吹毛求疵。
我以前看书,总是作者说什么就是什么;而最近因为找茬找得比较多,又看什么都是鸡蛋里挑骨头。一段时间之后,忽然发现这种态度,跟大部分人遇到问题时候的态度很像:大部分人在问题面前只有两个选项,逃避或者对抗。可是这两种方式,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读书时候,盲目地迷信作者,或者只看到作者哪里不对,其实也不是读书的态度。在踩了很多坑之后,我期望自己的态度是这样的:愿你始终能怀着一颗谦卑的心,但同时也能判断它的可信度。
关于阅读内容的思考
本周读完的内容包括1~4篇:从《我为什么要开这个专栏》到《出售时间之前你要牢记的三条铁律(二+三)》。我感触最深的是:
1.要学会给别人以希望
书中说,奋斗是通往财富自由的途径,而奋斗的关键在于时间单价。提高时间单价的方法有两种,大部分的人会期望提高时薪,少部分的人会想办法把原来一份的时间,卖出更多份。
那么,可以卖出很多份的,到底是什么样的时间呢?其实不是时间,而是有价值的作品。而“卖出更多份”这句话,本质是一种营销。所以“想办法把原来一份的时间,卖出更多份”事实上是:想办法把你的作品,更好地营销出去。
有没有觉得门槛立马提高了很多?
卖“时间”,时间我也有,多卖几份就可以财富自由了——大家都觉得“我也可以做到”。而如果说好好推销自己的“有价值的产品”,大部分人的反应大概是:我哪有什么作品,还推销...臣妾做不到啊!
励志类的书籍,或者说现在颇为畅销的成长类书籍,不管他们真的解决了你什么问题,更重要的一点是它们会给人以希望。而给人以希望,包括给自己以希望,大概是这世上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大概可以替代掉包括爱情、友情、心理咨询、心灵导师、各大宗教等职责中的相当重要的一部分。
2.要对常见的概念有清晰的定义
当我带着找茬的眼光去看的时候,发现很多耳熟能详的名词,作者认为的意义和我心中的意义,二者的默认设置是不同的。然后,其中的好几个,其实我并没有确切的定义,只有一个大概。于是,我开始学着查字典。
从字典上可以找到的第一个比较有意义的词,是“耐心”。
百度百科的解释是:不急躁,不厌烦——好吧,这个解释跟我一样迷茫。
维基百科的解释是:
“耐心”是在如下场合中忍耐的状态:面对延迟时坚持和等待的能力;被挑衅时不用负面的怒火回应;或者在压力下,尤其是面对长期困难时表现出的忍耐和克制。耐心是一个人在负面事物钱的忍耐程度,它也是坚定的主要特征。
看完这段解释,我去下载了一个维基百科的APP。
3.里程碑式思维,而不是终点式思维
概念图画出来的时候,才发现书中批评了终点式思维那么多次。一劳永逸的想法导致了终点式思维的产生,停留在旧的能力上不愿学习新的能力是终点式思维,没有耐心也更容易选择终点式思维。可是,财富自由并非终点,甚至,你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并非终点。
我们生命中发生的事情,都不应该作为终点,而最多只是一个里程碑。这句话很好理解,但是很难一直记在心头。
《精力管理》中说,人生是一场又一场的短跑。原来并不只有精力管理如此,其它的事情也一样:跑完这一场的时候也许你可以暂时喘口气,但是,只要你还没有下场(死去,或者放弃自己),接着跑吧!
4.从心里放低自己,才会变得更有耐心
书中说,很多人最终失去对事情的耐心,都是因为先失去了对”低效率的自己“的耐心。
为什么我们会对”低效率的自己“失望呢?因为,我们心目中通常认为自己是高效率的。高效率发生的条件有两个:自己很能干,以及,事情很简单。然后,现实真的如此吗?不,现实常常是:你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能干,而事情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换言之,如果你能接受现实,接受那个”自己其实没有那么聪明,每件事情都很难“的现实,也就自然有耐心了。
很久以前看过的那个视频《如何成为一个自信的人》,也许我应该经常翻出来看看,承认自己是一个傻瓜,不仅可以帮助自己更自信,也可以让人更有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