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第一节听了华东师范大学张志勇院长对大元、大情境、大任务的看法,他旁征博引,站在国际的高度上看待教育,站在人未来发展的角度上看待教学,又落实到高考改革,历史、地理课堂大单元整合教学。我听了这样建构的新课堂,更加坚定了对大单元教学的信心。特别是听了张院长对国外学生学习历史的方式的描述,加上昨天最后感触的“先发布单元真实性任务”,让我立刻对我的教学产生了反思,促使我产生了回去以后立刻实践的想法。
张院长描述的国外历史学习的方式是,第一课时发布让学生制作“美国动荡的六十年”的任务要求,然后给学生两节课自主查找资料、独立完成作业的时间,一节课展示任务。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亲自参与了知识,构建了知识,这是最不容易遗忘的。
我理解的新课堂是,从知识理解记忆中来寻求高度的深入学习是不可能的,把知识学习和思维能力的统一,来提高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才是重要的。旧课堂只是记忆传递老师的知识,从幼儿园开始学习,那么学的东西就很容易遗忘,但是我们亲自参与的内容就不容易忘记,例如鲁迅《社戏》中说的那句话“我从来没有看过这么好看的戏,我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罗汉豆”,鲁迅在中年时期(也许中老年?)还能清晰地记得自己童年时的社戏,就是因为他亲自参与的,亲自偷采的罗汉豆,记忆深刻。
我想,我们拼音单元学完了,该如何让学生用拼音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呢?如何在课堂里给学生设计真实性情景任务呢?该如何给学生提供使用拼音的场景呢?我设想,对于一年级学生,必须把应用与游戏联系起来,以兴趣为驱动,来创设情景任务。
例如我可以让学生去从写中用拼音,例如开一场“动画片推荐会”,写一写自己喜欢的一个动画片,动画片里都有什么人物,自己最喜欢哪个人物,最讨厌哪个人物,让学生学会用拼音这种工具,帮助自己表达。拼音是一种工具,学就是为了用。例如给拼音分类,我可以让学生每个人额头上都贴一个字母,在班里转圈圈,当音乐停止的时候,同一类的字母立刻抱在一起。再例如,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里给学生打乱的一句话,比如wo de mama ai chi pingguo 。每个小组都拿到自己的拼音碎片,音乐响起,开始按照正确的顺序站好,哪个小组能够最快排列正确,胜出。我相信,设计这样的拼音单元结业仪式,一定是欢声笑语,师慈生善。每个星期玩一次,在游戏中,拼音学得差的同学,一定会回去刻苦学习,因为他知道,如果知识没有掌握好,在游戏中就会收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