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司马懿》中,有两个角色设定很有意思,一个是司马家的管家侯吉,一个是河边捡到的乌龟“心猿意马”。
之所以说有意思,是因为很少有一部剧的会出现这样的人物:明明没什么重头戏份,偏偏出镜率还挺高;明明时常见到,可就是不知道他做过什么。
整个司马府中,每个人都在各行其是,有的忙着杀伐决断定国安邦,有的忙着争权夺势搅弄风云,年长的心思日渐深重,年幼的尚不知世事多艰。
好像只有他一个人是在真正的生活。
吃、喝不用说,他本身就是个掌勺大师傅,把司马懿伺候得活了一大把岁数,这样的人还能亏待了自己?
玩,没事就跟着主子练五禽戏养养生,浇花做菜,要么就是惦记着啥时候把张屠户家的闺女给娶回来,心里美滋滋。后来知道那边没戏了就瞅瞅西院的小沅姑娘,小眼一眯:其实这个也不错。
成天乐呵呵的,少有烦心事。
真让人羡慕。
直到后来小沅被杀,侯吉身上才第一次出现了浓重的负面情绪。他怨司马懿没有教好儿子,他恨自己在爱人被杀时无能为力。可即使这样,当看到主子戾气日重,开始滥杀无辜时,他还是会担心,会想方设法的规劝。
为了一锅“心猿意马汤”,司马懿提着刀追杀他,俩老头扭打起来一顿折腾,司马懿躺在地上气喘吁吁余怒未消,却见爱宠慢悠悠地爬了出来。
“嘿,老小子,你敢骗我。”
“骗你咋滴,真杀了它我还舍不得呢!”
侯吉翻着小白眼,顶撞了权倾朝野的太傅一句。
司马懿终究心有愧疚,亲自为侯吉和小沅操办了阴亲。礼成后,侯吉把司马懿赶了出去,一个人抱着小沅的灵牌又哭又笑,喃喃自语。
侍奉一生的家人杀了自己的至亲爱人,朴实敦厚的侯吉身处其间痛苦不已。
最终,洛水河畔,侯吉先主人一步,悄然而逝。
至于心猿意马,它的出场机会就更少了。
司马懿自断双足拒仕后,由夫人陪同,在许都郊外散心。无意间在河边发现一只乌龟,此时正值夫人暗自后悔,本可以避免夫君自残的时候,司马懿从侯吉处知道原委,安慰夫人说,做人不能心猿意马,要明白自己要什么,于是干脆给拾得的小龟取名心猿意马。
之后在上方谷之战中,胸口处的心猿意马为司马懿挡了一箭。
再就是最后一集中,司马懿洛水放生,心猿意马微微回头后潜入水底消失不见。
侯吉谐音猴急,让“猴急”去照顾“心猿意马”,不知道是不是编剧刻意而为。
不过,无论是猴急也好,心猿意马也好,都是很难自控的情绪,人的一生都在与之相争,顺逆之间多修行。
真正无欲无求的人,是不存在的。
二、懿之爱情
1
喜欢《大军师司马懿》,不仅喜欢其中呈现出来的庙堂诡算和战场豪迈,更喜欢那简单的生活日常中,一对夫妻发自内心的依偎相守和不离不弃。
仁义木事件后,知道司马懿决意辅佐曹丕,夫人张春华充满担忧,觉得他不该参与到朝堂之中,一个不慎就后果难料。司马懿说自己一介书生,最大的抱负就是择一明主,臣辅左右,何况这乱世之中,也没有人能完全独善其身,即便是为了子孙后代,也要尝试做出改变。张春华看到了夫君的决心后,语出真心道:
“我不知道外面的天下什么样,我也不想知道以后的天下,会是什么样,我只想要你,今生,今世,平平安安。你要是有什么不测,这个家的天就塌了。”
是啊,天下再大,和我有什么关系呢?我只希望陪着至亲至爱平平安安,就够了。
当司马懿开始青云直上,进入权力中枢的时候,整个司马家面临的危险也越来越多,先是以曹真为首的曹氏宗亲的虎视眈眈,然后是新皇帝的步步紧逼,刀光剑影明枪暗箭纷至杳来,好在司马懿的政治手腕也越来越成熟,总能化险为夷。
然而,一心扑在施展抱负和朝堂权谋的司马懿没有注意到,多年的担惊受怕早就给那个往昔明媚的女子蒙上了一层灰尘,无声的负累已经渐渐侵蚀了她的健康,让她整个人滑向另一个深渊。
长子司马师蒙冤入狱给她原本就不堪一击的身体压上了最后一根稻草。
她吐血倒地,面色灰白。
等太医诊视过后,司马懿才知道妻子积病已深,回天乏术。
他如遭雷击,悲恸到难以言语,喑哑失声。
她从昏迷中醒来,知道自己已经病入膏肓,于是殷殷嘱托次子,说其实司马懿最疼爱的人就是你,希望父子间能相互理解,并想将司马昭的幼子司马攸过继给司马师,给司马师留个后。她还与柏灵筠摒弃前嫌,诚心诚意地将这个家和司马懿交到对方手中。
司马懿知道妻子最后的心愿是再见一面司马师,于是去到曹爽府上,忍受百般侮辱刁难将长子领回。
趁司马师擦拭血迹的时候,夫妻二人温柔对视,张春华童心大发要与丈夫拇指相绕,司马懿笑着应允。
几圈过后,她含笑而逝。
他瞪着眼睛,看着她安详如沉睡的面容,犹自不能相信她已经离开了自己。
他拉起她的手指,流着泪又转了几圈,这才缓缓俯下身亲吻妻子眉心,然后抱紧了她。
司马师进门看到安详逝去的母亲,悲痛欲绝,放声大哭,随后一家人哭声震天。
司马懿对周围一切置若罔闻,他只是抱着她,嘴角露出一抹诡异的笑意。
是笑这世道的残破,还是笑这人心的丑陋,无人知晓。
但我始终固执地相信,后来司马懿所谓的“黑化”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他竭尽全力保护的家人终究还是由于政敌的迫害而离开了自己,既然如此,他一直死守着这些原则和底线还有什么用!
那些无知的贪婪的可耻的蠹虫,都该死!
去给我的爱人殉葬吧。
从挚爱离世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陷入疯狂。
爱通常意味着生和活,可当爱也死了,又当如何?
2
如果说张春华对司马懿来说是似水流年的话,那柏灵筠无疑就是他的如花美眷了。
她是曹丕下旨让他“攻克乃还”的女人,他是她在曹丕面前立下军令状要收服的男人。
皇帝做媒,这红线的规格委实不低。不过老奸巨滑的司马懿岂能不知这是皇帝在自家安插的眼线,所以从两人一见面他便敬而远之,打定主意“秋毫无犯”。
可既然是连皇帝都差点舍不得送出手的妙人,那无论是外貌还是心思自然都是一等一的玲珑剔透。她根本就没打算一战功成,反正自己有的是时间,倒要看看这个家伙能装到什么时候!
有曹丕撑腰,柏灵筠最终还是进了司马府。
两女一男之间的相处就像一场战争,全是看不见的硝烟弥漫。一边是相濡以沫的发妻,一边是聪灵毓秀的奇女子,夹在中间怎么做都不对,把司马懿逼得上窜下跳,头疼不已。
随着接触日深,司马懿两位夫人之间的关系终于有所缓和。柏灵筠被危难时张春华表现出的胆识和气度所折服,张春华也意识到柏灵筠在智谋方面确实比自己对司马家有用得多,于是司马懿罢官归乡的前一夜,张春华默许两人共度良宵。
司马懿踌躇辗转片刻,走到柏灵筠屋前,婉转点明自己来意。
柏灵筠对张春华心怀感激,却还是忍不住向司马懿发问。
柏:那日,你究竟是有心还是无心?
懿;哪日啊?
柏:就是,奉陛下旨意沐浴休息那日,你说你是无力,我说你是无心。究竟是有心还是无心?
懿:那日啊···我以为的有心,不是见色忘义的怦然心动,是不离不弃的日久生情。那日,我若是对你有心,那我怎么对得起与夫人二十载的同甘共苦。可今日,我对你之情,是真舍不下的,朝朝暮暮的相知相惜。我司马懿只此一心,叫做长情,要还是不要,你看着办。
这段告白,真可谓撩妹利器了,何况妹子本身早已经半推半就。
柏灵筠听了这段话,当即投入司马懿怀抱。两人经历诸多坎坷,此番真情流露,终于成就好事。
相较而言,柏灵筠的情,是情投意合的情,也是志同道合的情,它不同于张春华那种耳鬓厮磨与粗茶淡饭的情。
所以司马懿会对她说:“灵筠知我。”而在张春华那里却是:“我只希望,这一生一世,耳朵都在夫人手里。”
柏灵筠更像是一个端庄的文艺女青年,找寻着自己的同路人。她理性克制,不会揪着男人耳提面命如何如何,而是冷静地告诉你只能这么做。
但她认定的男人必定是胸怀天下满腹经纶的伟男子,如同等待着心中的那个盖世英雄身披金甲战衣,脚踏七彩祥云前来迎娶自己的紫霞,宁可飞蛾扑火,也不虚度平生。
曾经的司马懿完全符合她对意中人的设想,可不知从什么时候他变了,让她也看不透,甚至面目全非了。
先是冷酷诛杀败军曹爽的三族,连妇女小孩都不放过。之后大军征讨王凌,不顾多年交情,诓骗对方投降,随即夷灭王凌三族。
这哪里是那个曾经让她心仪的男子,分明是个残忍暴虐的煞星!
仿佛理想上了锈,真心蒙了尘,一去不回。
返程的路上,叛军旧部把车驾里的她当成了司马懿,点燃火油疯狂袭击。她本欲逃生,可看着一群人喊打喊杀,自己无力阻止,不由深感心灰意懒。
这样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不过是眼看一场屠杀接着一场屠杀,根本没有尽头。
罢了,就这样吧。
于是她重新坐回车里,不知不觉间泪流满面。
恍惚间,几十年的过往化作一幅画卷徐徐展开,那个意气风发的书生,正直果敢的诤臣,仿佛还在眼前。
那年,她也还是花颜绿鬓的少女。
多好啊。
三、最后的胜利者
司马懿的一生,少有畅快写意,多的是隐忍,然后一忍再忍,等到时机真正成熟,才会遽然暴起,克敌制胜。正是这样的行事风格,才被拥有“冢虎”,这样一听就让人心生怖畏的别号。
他注定做不来光耀千古的流星,只能做艰难蛰伏的老龟,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死死压抑着自己的私心杂念,谨小慎微如履薄冰的前行。
可是炫彩夺目的流星终有陨落的一天,于是恃才放旷居高自傲的杨德祖走了,他还在;壮志凌云的一代奸雄曹孟德走了,他还在;神机妙算旷古烁今的诸葛孔明走了,他还在。曹家两位皇帝驾崩了,他依然在。
故人先后逝去,在众人反应不及的时候,硕果仅存的他已经开始大放异彩。
舍我其谁。
世事多变,一个人要坚守初心是很难的。
因为人皆有一己私欲,就司马懿而言,青年书生的欲,在于自保。中年朝臣的欲,在于推行国策惠及百姓。老年权臣的欲,在于维持权柄,为子孙铺路。他的欲望,是随着能力的上升而增加的。可从始至终,保护家人的初衷都没有变过。
当然,他也迷失过,也曾深陷在权力的旋涡中不可自拔,可是当柏灵筠葬身火海,司马孚与他分道扬镳,这一切让他内心震动:原来,我也不是我了。
是啊,有谁不在变呢?
临终之际,回望自己的一生,他会心一笑,值了。
一点附言:
历史上的司马懿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有人说他奸诈狡猾,狼子野心,有人说他喜新厌旧,狠辣多疑。不一而足。
可我们凭什么依靠这些所谓的“史料”来对他进行猜测,甚至评判和盖棺定论呢?
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人们看到的那个样子,和许多原因有关,绝不是仅靠三言两语就说得清的。今人如是,古人亦是。
你不是我,你不知道我经历过的,所以请不要把你的任何想法强加在我身上。
在故事面前,我们终究只是一个看客,而不是一个评论家,这个故事对我们的意义,在于我们的内心是否受到触碰,对自己的人生是否有所借鉴,仅此而已。
别想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