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接到朋友的电话,咨询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其实,很多时候的咨询,在一个搜索引擎如此发达的社会,往往不是对信息的咨询,而是在面临选择时候如何进行选择的权衡。
当然,作为一个选择,至少需要有两个或以上的选项。而且,选择的前提也是我们需要对这些选项本身有一定的认知。这些都是进行选择的基本前提。如果缺乏这些前提,所谓的选择就和抓阄没有什么区别了。当然,咨询专业问题另当别论;有时候咨询不仅会改变咨询人的命运,也可能会改变被咨询人的人生。例如:
(图片来自网络)
在了解选项本身之后,其实最大的纠结就在于对选择结果的预测了。这也是很多人最终无法自己抉择而需要到处咨询的原因。因为,对选项本身进行了解容易,但选择后可能产生的效果,却会因为选择的时间、地点、环境、经济形势、社会形势、周围相关人的作用力及反作用力……而有很大不同。其实更为关键的是,仅仅根据选择权人本身的不同,其结果就会有千差万别。例如,年轻时候的姚明去选择打篮球而不是踢足球,就是个正确的选择;年轻时候的我,可能选了哪个也是个败笔。又比如,我们在高中的时候经常讨论,读北大好还是清华好?后来发现是自己想多了~
说了这么多不确定性,难道选择真的就得像抓阄一样吗?非也!我觉得,最好的选择,就是在你现有的认知范围内(包括通过学习、咨询可能真正掌握的认知)根据你所拥有的资源所能做出的最好选项就是最好的选择;这时候如果还无法做出选择,那就追随自己的内心吧。为什么这样说呢?
1、 人的认知是有限的。严格地说,在每个人对自己行为后果负责的情况下,没有人有充分资格评价另外一个人的认知(当然,每个人都有言论自由;但以自己的经验对别人的事指手画脚或粗暴干涉就有点讨厌了)。古希腊地心说流行的时候,日心说就被认为是错误的认知;当然,以今天我们科普的知识来看,日心说也是错误的认知。难道我们今天的所谓科普认知就一定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吗?没有人能这样确定;除非他是自大狂或精神病。
2、 任何人看待其他事物的时候,都是局限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的。这些认知有些可能是对的,有些可能是错的。但即便是错的认知,在你不知道为什么是错的,或者无法理解为什么是错的情况下,就当成这次选择是验证自己认知对错的一个实验,按照你所理解的认知(即便是错的)来吧;结果自然会告知你对错。毕竟,生活中绝大多数选择,还是有再来几次的机会的,如果你不是那么在意完美的话。
3、 你只能在自己的可选项里进行选择。是的,很多时候两难的选择可能都不是你想要的。但是,首先要问问,你想要的是你的可选项吗?至少很多人所梦想和假设过的含着金钥匙出生,可能就不是可选项。或者,如果我十年前多买几套房今天就会怎么怎么样之类的,也就是个意淫,算不上选项。每个人,每个职业都有自己的选择局限。作为一个文科生,我们有时候很难像理科生一样思考问题;要求运动员像宫斗剧里面的甄嬛或武则天那样去思考不仅没有那个条件,也是勉为其难的。
4、 Follow your heart。在充分了解选项本身,并了解自己及环境的局限性之后,根据自己的认知进行选择还是难以抉择的时候,follow your heart可能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如之前所说的,在选择面前,由于时间、空间各方面的局限,很难有所谓绝对正确的选择;想要完美的选择除了让自己心力憔悴外,很多时候也意义不大。人生只有一回,但选择做事可以有很多次机会;难以抉择的时候,跟随内心。心若在,梦就在;即便错了,又有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