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的可以以形补形,我恨不得可以把整个猪头啃掉。
最近开始加大看书量,还要尽量做输出。脑子不够用了。觉得自己大脑空空,空白地方太多,怎么塞也不够。但是速度处理又跟不上,所以问题就出来了,累。
绞尽脑汁这词原来是真的。
昨天听爱老师讲读书,知识真渊博呀。爱老师建议尽量读有深度的书。现在我觉得,不仅要读有深度的书,而且读书也要趁早!
比如我,和那些年纪小的,同时开始读书,怎么算,我都比别人少读几年。
而且年轻时读书,牵绊少,尤其是学生时代,只要负责读书学习就行;精力更旺盛,思维能力更强。现在也是读书的好时候,社会提倡,大家重视,都在倡导阅读,而且各种知识,资源,书本,国内的,国外的,总之穷尽一生,也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
想起小时候印象深刻,关于读书的一些事。
记不清什么时候起,很喜欢看书了。只要带字儿的纸片,书,拿到手里就要看看。
有次看某个童话故事,因为语法成分,句子里有两个一样的字:孔雀选谁谁就做她的徒弟,觉得是不是印错了,怎么有个字重复了?读了半天,终于读顺了,原来是我错了。
我坐在沙发边,恍然大悟的感觉。心想,老师说不明白就多读一读,这话是真的,多读了几遍就真明白了。现在一直记得,那是一个秋意浓的早晨,我读一年级。
那时候大人没有看书的习惯和对看书的认识,也很少买书。认为除了学习课本和作文,其余的书都是“不务正业”,闲书,不允许看。
小小城市,也没有图书馆,家里也几乎不买书。那时只要有书看,我就能坐原地一天不挪窝。三年级,就抱着《醒世恒言》之类的书生啃,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反正只要是带字装订成册的就想看。
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聊斋,故事会,读者,还有大部头的章回体小说……都是东看一点,西看一点,向同学借书,在别人家借书。后来有了少少的零花钱,买的最多的是郑渊洁童话。
市里好不容易开了家租书店,需要租金。邻居家给孩子开了卡,经常被我们借来去借书,租金自付。可惜不到半年,老板亏损所以关门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