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一段时间记录自己在运营工作中的得失,通过记录和思考,来激励自己更多成长。
也希望,通过写笔记来认清自己的不足,通过反省,让自己内心更加平静。
浮躁和焦虑,是我目前面临的两大问题。
浮躁让我眼高手低,焦虑让我浪费时间。
刚好加上自己刚到深圳,各种不适应,似乎患上了间歇性的焦虑症。
停下来,反思自己的不足,砥砺前行。
最进的两个项目来总结自己的得失:
1.对运营SOP的思考。
从需求澄清,到方案构思,到资料收集,到文案落地。
整个过程耗费时间较长,文案不停改版,光文档不下10个。
没有详细的运营SOP,没有明确的项目进度管理,导致很多地方是在重复劳动或者返工重做。
运营SOP和项目甘特图,每个运营都知道它很重要。
我也在第一个项目结束后就想建立一个自己的SOP,但是我发现自己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去思考,几次尝试去建立SOP,但是都失败了。
后来,我反思了这个问题,并不是因为我不知道SOP怎么做,而是由于没有足够多的成功经验,我的思维中的框架本身就是不清晰的,怎么能写出清晰的SOP呢。
在做完了第二个项目之后,我又重新开始写运营SOP和项目甘特图,非常明显我已经可以做出一个比较满意的结果。
2.对渠道的思考。
对于活动运营,渠道一定是必不可少的要素。
如果把传播当做一个立体的网,那么渠道的多少和质量决定了网的面积,那么活动的质量决定了网的体积。
如果,启动渠道的流量太少,很容造成传播中断。
已经有太多的案例验证过这个问题。
3.对弱流量的思考。
真正的潜入到流量当中,哪怕是弱小的流量,你一定会发现用户的需求点和相应的运营方案。
强流量有强流量的玩法,弱流量也有弱流量的玩法。
经过反思,我发现每个流量真的是一个真实的用户,用户需要被尊重和重视,有效的互动和引导可以提高一大截的转化率,而不是坐等结果。
思考清楚用户的特点,做相应的引导和互动,用户是愿意为自己的情感付费、付出行动的。
这个想法也在我的第二个项目中得到了完整的印证。
4.对用户、社群的思考。
简单套用任何一个模板,都是不负责的运营。
对用户洞察的深度,决定了业务流程规划的质量。
为此,甲方粑粑还特意请我们第二次吃饭表达谢意,要知道第一次吃饭可是鸿门宴啊。
由于我对甲方用户的理解不够深入,对业务流程的梳理不够顺畅,导致转化效果不佳。
被甲方粑粑请去吃鸿门宴,哈哈,这还是我头一次,还好老大救场。
让我不爽的地方,我一定不会放着不管。
在第二次活动开始前,我已经有了想法。
通过在社群中实践我的想法,果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也让甲方粑粑为之一振,第二天一下高铁就来请我们吃饭。
其实,不仅是对用户的洞察,还要加上对环境的理解,再加上社群运营的经验,知道用户(什么特性)进群(什么定位)之后,我需要怎么去引导、互动,从而提高转化率。
运营必将是一个精细化的运营。对于精细化运营,我的理解是,对运营业务流程的梳理(运营SOP)和对用户的需求洞察(用户行为的引导)。